曾经的同事知道我写完了新书便发来微信:“作家的代表作都有自己的影子,你的新书是不是也有自传的味道?”
我在日本游学时结识的朋友说:“好希望看见你笔下的我。”但他的下一句不用说我也知道:“你会不会把我写成个反面人物?”
我想,他们对我的书都是满怀期待,希望能够看见自己出现在别人的书里,又对情节和形象充满了惴惴的猜测。
作者的书和现实,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举个小例子给你。
8月的东京颇为闷热,为了避暑也为了逃避即将到来的离愁别绪,我接受日本朋友的邀请,前往本州岛最北部的青森散心,然后又到北海道的道南小游,再搭乘十几个小时的夜行巴士回到东京。
我把这段经历写进了小说。书中的人物独自结束旅行回到家中时,冰箱里有新添置的复合果汁,连洗澡水都已经被体贴地烧好,浓情和暑热一样,一触即发。可我面对的现实却是,门卡被遗失在了北海道或青森的某处。为了进入公寓大门,我不得不拖着行李跑去补交一千八百日元的工本费用,好不容易打开房门,看到的却是辛苦打理了几个月的小夏菊枯死在阳台上。
你看,这就是书和现实的距离。
身为作者,我慷慨地把自己曾经看到的一切美景和善意奉献给笔下的人物。在书里,所有触动人物灵魂的细节皆有所本;在书外,现实生活和每个人一样,充满了琐碎的喜怒哀乐。
人物是现实的镜子,他们都生发于作者的阅历;人物也是梦想的集成,他们代替作者和读者,毫无保留地投身于故事的逻辑。他们比我们痛苦,经历了不可控的跌宕起伏;他们也比我们幸福,在身心成长之路上总是领先我们一两步。
这领先的几步,就是作者书写的意义,也是书和现实的距离。
“得到之日,便是失去之时。”
“那又有什么关系?
至少我见到了它在清晨冷光中绽放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