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每个人都想要的是幸福,为什么大都求而不得呢?
答:因为他们没有以爱去行动,就是佛家说的执着、妄想、分辨,结果就是苦啊。
·2
问:没有物质生活的基础,这样的幸福就没有缺憾吗?
答:幸福的生活不会有缺憾这一概念。缺是不安的产物,幸福是爱的产物,物质财富不是有没有的问题,是要不要的问题。对于幸福的人来说,他们觉得很够,不想要“再多”。所以,在大众眼里,好像他们很“贫穷”。其实贫穷的是我们,我们拥有了过剩的财富,却还在抓取,只因我们有一颗贫穷、不安的心,是失落了“爱”的恐惧。
问:我不觉得有不安、贫穷或恐惧。
答:有没有不需要去证明。幸福的人,他从不会去证明自己幸福;贫穷的人,他们会去证明他们的富有。想证明什么就缺少什么,想掩盖什么就自卑什么。
问:难道富人不幸福吗?
答:贫、富不是幸福的标准,幸福是穷富的标准,幸福的人都是富足的人。
问:我不是指这个意思,我是说有钱人不幸福吗?家财万贯的人,富翁、富二代。
答:幸福不幸福跟钱财没关系,跟爱有关,标准就是是否以爱去行动、去创造财富。幸福的人更容易创造财富,但是他们的目的并非金钱本身,获取任何东西都不能失去爱与喜悦,否则,就是南辕北辙。
我们教育孩子大都是在为孩子的将来考虑生存问题,而不是幸福与否。我们都错以为保证了生存技能才能谈论幸福,岂不知恐惧的欲望会伴随一生,想用物质去换取幸福是不可能的。看看我们大人们的现状,就知道孩子的将来,我们以为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会更幸福,所以我们也这样教孩子。
问:难道有钱人看不到这一事实吗?毕竟他们已经很富足了。
答:看到这一事实的大有人在,他们做慈善、公益事业等有爱心的事情,甚至不会留财富给下一代。
·3
问:看来还是有钱好啊,等我有了钱我也去做慈善。
答:并不是所有的有钱人都会意识到并做到这一点,他们可能觉得还不够,就像你想的那样,等够了再说。
问:多少算够了呢?
答:是啊,多少才算有钱了呢?
数字是无限大的,多少都不能算多。事实上并不是钱多得花不了了才去做慈善,而是他们了解了爱的本质。慈善不是你能为别人付出多少金钱,而是你能否付出爱心。其实接受帮助的人真正需要的并不是物质或金钱,而是爱。提供给他们资助只是让他们感受到被爱的一种途径,唤起他们心中的爱,爱他人、爱自己、爱世界。慈善是一种传播爱的方式,来唤起人们心中失落的爱。如果爱被在人们心中唤醒,世界就再也不需要慈善,也不需要法律、制度,那才是和谐社会的实现。
问:那个社会一定很美好。
答:所以,重要的是爱。和谐、满足、喜悦等都是爱的变体。它们本是一体,从不分离。
问:所以,解决所有的问题,爱是一切的答案。
答:太棒了,总结得不错。
·4
问:还有一个问题,如何让爱贯穿在日常生活当中呢?
答:学习爱,活出爱,表达爱。对孩子,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来思考——不管你做了什么事,希望父母怎样对待自己?那么对别人也是如此。父母不要以孩子的行为来定义他,而要反观这是由自己付出爱太少造成的。其实人指责、抱怨、批评、愤怒、生气等的真正原因是对自己内心的恐惧所做出的“保护”措施。
问:父母需要指责孩子来保护自己吗?
答:他们“保护”的是内心那个受伤的小孩。
问:怎么保护?
答:逃避不想体验的恐惧不安,用负面情绪指向他人,“都是你的错”,把责任推向对方,避免面对自己的创伤,这样,就不用对发生的事件负责任,从而寻找安全感。
问:这样就能找到安全感吗?
答:不可能找得到,这一系列的负面情绪都来自恐惧。恐惧怎么能带来安全感呢?
·5
问:只有爱才能带来安全感吗?
答:正确,你所想要的一切都只能在爱里找到,你所不想要的一切皆是来自恐惧。恐惧是不存在的,所以你不可能战胜它,也不能逃避它。恐惧是缺失爱的幻象,有光就不可能有黑暗,黑暗是因缺失了光。活在爱里就是活在光明里,活在恐惧里就是活在黑暗里。是要活在黑暗里还是光明里,这是一个选择,而不关乎其他。光明一直都在,你要做的就是拉开遮挡光明的窗帘。
问:我是一个人,是存在、是爱、是光明,我不能改变别人,除非我改变自己。我不能爱别人,除非我有能力爱自己。我不能给予别人什么,除非我拥有什么。
答:太棒了,总结得不错。
永远记着:只有爱是真实的,其他都是恐惧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