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孩子的涂鸦行为(1 / 1)

孩子渐渐长大以后,开始喜欢涂鸦,他们常常拿着蜡笔或粉笔在纸上、地上、墙上随意地画着各种图案。可是,在有的家长看来,孩子涂鸦似乎没有任何价值,也不明白他们所要表达的是什么。家长甚至很烦恼孩子的乱涂乱画,总是抢下孩子手中的笔,并呵斥孩子:“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不要再捣乱了,弄脏了可就不得了。”

面对孩子的涂鸦,家长不应阻挠,反而应该大力鼓励。孩子通过涂鸦感受这个世界,表达自己的内心。如果家长一味反对、干涉孩子涂鸦,会扼杀孩子对绘画的兴趣。

儿童时期,是对一切充满好奇、求知欲和想象力最活跃、最大胆、最率真的时期。孩子的画里充满了童心、童趣和成人难以企及的率真。孩子涂鸦是天性使然,需要家长靠兴趣引导,涂鸦对儿童的感知力、创造力的启蒙,对表现力和自信心的培养具有特殊优势。

这一天,6岁的陈莹莹在爸爸带领下,走进市青少年宫,这里正在举行的是以“梦想乐园”为主题的幼儿原创画大赛及展览。对于参加这样的活动,陈莹莹特别感兴趣,也信心十足。从工作人员手中领到五颜六色的油画棒和大白纸后,陈莹莹开始了她的创作。先是福娃贝贝跃然纸上,接着是一艘小船,一个多小时后,“我的奥运梦想”作品便呈现在人们面前。那种想象力,那种充满梦幻色彩的童真,让朝夕相处的爸爸大吃一惊,当得知女儿获奖的消息后,全家人欣喜不已。

陈莹莹能取得这样的小成就可是有根源的。陈莹莹从一岁多起便喜欢夺过大人手中的笔,在纸上乱涂乱画,到了3岁时,这种现象更加强烈,有时陈莹莹找不到纸,甚至会在墙壁、桌子上涂抹,因此没少挨吵挨打。歪歪扭扭的线条、没有规则的界面、微笑的纽扣、长了翅膀的火车等都会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涂鸦作品上。这些成年人看似胡来、不讲章法的画作,她却画得津津有味,也乐于欣赏,并很想博得家人的赞赏。后来,在幼儿园老师的建议下,陈莹莹在幼儿园附近报了绘画班,走进这里,她仿佛走进了天堂,每周都要将两幅色彩大胆浓烈、创意奇特的画作带回家,供大家欣赏。“看到孩子拿笔表达,千万不要打击,要鼓励她、指导她,只有这样她的想象力、创造力才会激发出来。”指导老师肖老师对陈莹莹爸爸说。

从那个时候开始,爸爸开始注意女儿涂鸦,也看到她不少得意的画作,并主动带她参加了不少幼儿的原创画比赛,“我的家”、“我是一名宇航员”等作品都在各级幼儿画展中得了奖。

如今,陈莹莹是班级里最能异想天开的孩子,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超乎寻常,同时她又是一名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敢于表现自己的孩子。

涂鸦看似很随意,却是孩子对身边事物感兴趣、想表达认识的一种行动。涂鸦在客观上对增强孩子手、眼、脑的协调配合能力和增强脑、眼对手的指挥能力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同时,通过涂鸦,可以激发幼儿绘画潜能,让孩子自己动手,留下童年的点点滴滴,自然地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及审美观。另外,涂鸦还是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桥梁,牙牙学语的宝宝,往往表达不清楚自己的需求,绘画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增进亲子关系,有助于孩子性情的稳定发展及勇于表达自我的能力。涂鸦还能帮助幼儿宣泄不良情绪,满足幼儿在动作上自然发展的需求,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提高孩子学习的信心,增强孩子发表、创造、审美与欣赏的能力。

要让孩子自由地涂鸦,家长应怎样做呢?在此,给家长几点建议:

第一,设置情景引导孩子发散思维。孩子涂鸦,家长喜欢用大人的思维来衡量孩子的作品,线画得不直啦,画画得不像啦,甚至对孩子一些创造性的好作品,一句“没道理”就把它否定了,不仅打击孩子创作的积极性,而且扼杀了他的创造性思维,而这两方面却是孩子作画最宝贵的东西。

第二,不要过于强调技法。为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在孩子画画时,家长应该是让孩子自主创作,按他们内心的表象和心理空间自由地发挥,大胆想象,大胆去试,充分抒发他们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感。技法不是首要的,但如果在孩子有良好的技法基础上,经过充分的自主创作,孩子绘画水平才能真正提高。

第三,鼓励孩子多想。对于孩子的画,家长不要只追求画得多么“像”,而应鼓励他“想”得越多越好。如在纸上画出许多圆,让孩子按自己的想象添加内容,看圆能“变”成什么?孩子可能会从单一的一个太阳、一块饼干、一个头像、一朵花、一个皮球……想到用圆组合出熊猫、一束气球、一群小鸡、一堆鹅卵石、天上的星球等情节画。另外,还可播放不同情绪的音乐,让孩子根据音乐的表现画出。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对孩子的画,家长不要先做鉴赏家,而要先做想象力的评论家,不要着眼于孩子能否成为一个画家,而要先看孩子的想象力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第四,让孩子补画面或者画意愿画能激发孩子想象。补画面是画一幅未完成的画,是让孩子去补画其余的内容;而所谓意愿画,即是让孩子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不要规定画的主题和内容,只要孩子愿意涂鸦,开心就行。

第五,让孩子多接触各种图形。图形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能力,家长应有意识地让孩子多接触各种图形,并鼓励孩子试着以此为基础画出来……

第六,正确面对孩子的“失败”作品。涂鸦是孩子的“另一种童言”,也是承接、释放孩子情感的载体。当孩子涂画出一幅幅“作品”时,面对他的杰作,家长说什么、怎么说甚至家长的眼神、动作都会对他产生影响,令他信心百倍或让他深感失落。因此,面对涂鸦中的孩子,必须正确面对他的“失败”。

涂鸦最能体现孩子的真我、本能和个性,所以,家长应善待孩子涂鸦,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