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满足,甚至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对生前身后的功名也期待颇多。对于前世,我们会埋怨父母没有把我们生养在富贵之家,对于后世,总是抱怨子孙们不能个个如龙似凤。对于我们所有的这些不满足,其实还是来自于我们自身。
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不应当提倡知足常乐。这是因为知足就是对现状满足,而满足又往往导致思想不进取,提倡知足常乐会给现代社会带来种种弊端,不利于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咋一看,没错。其实不然,他们错误地理解了“知足"的真正含义。所谓“知足”者,是知道"足"与"不足"矣。他们简单地把"知足"理解成“满足”,然后顺理成章地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
当一个人不知足时,他在实现了一个愿望后,必定还要有第二个愿望,而且将来还会接着有更多更大的愿望。没有一个人认为他自己的生活中已经不再缺少什么,假如一个人退居一个恶劣的生活环境中时,他总会向往或怀念曾经美好的生活,但在他自己置身在值得满意或甚至于值得艳羡的生活中的时候,他总还是觉得贫乏和不如意。
不知足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摧毁有形的东西,而且还会搅乱你的内心世界。而你的自尊、你的原则都可能在不知足面前垮掉。常言道:欲壑难填。要知道人的欲望一旦爆发,那真是不可收拾!和珅,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贪官,据说他的家产富可敌国,他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他想当皇帝?他个人、老婆、孩子能用多少钱?可他就是不知足,就是要不断地贪,以至后来被嘉庆皇帝赐三尺白练自裁。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知足常乐。
在1908年英国伦敦的奥运会上,在马拉松的比赛中,瘦小的意大利运动员第一个跑进了赛场。途中他多次摔倒,在最后离终点还有15米时扑倒在地,两名医护人员将他搀扶着冲过了冲刺线,他获得
了第一名。但最后,这名运动员的奖牌被取消了,因为裁判认为他不是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到达终点的。英国的彼得太主教在颁奖典礼上说:“参赛比金牌重要。”而这名运动员也很释然,虽然没有得到金牌,却让所有的人看到了自己的努力。这,就是知足。
时间流逝,转眼定格在了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刘翔成为世界的焦点。“我的运动生涯才刚刚开始,以后还有无数辉煌要等待着我去创造。"这句话,让世界人民记住了这个中国田径史乃至亚洲田径史上的奇迹。四年后的北京奥运会上,无数观众看着刘翔痛苦地撕下2号号码牌转身离开的时候,万民落泪。他说,不到万不得己的时候,是不会退赛的。可见当时的他的跟建是多么剧痛。这,也许就是一种知足吧!不会为了一次的比赛而牺牲自己的健康、牺牲自己的运动生涯,这不是懦弱、不是胆怯,而是以一种知足的方式去面对生活、看待生命。知足常乐,刘翔的放弃是一种超越,他是失败的英雄。
知足能使人不为物质所役,从而常乐。爱因斯坦对钱财很知足,也不太在意。他曾用一张大面值的支票作书签,结果不小心弄丢了那本书。对此,他一笑了之。而如果换成了葛朗台先生,他肯定是捶胸顿脚后悔得要死要活了。一把躺椅,一杯清茶,一本好书,某人就常乐;住上别墅,开上跑车,搂着美人,某人却不乐。此皆因知足否。雷锋同志说:“工作要向水平最高的同志看齐,生活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知足的含义。在物质享受上,我们要懂得知足,一味的攀比,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心始终比天高。这种不知足只能让自己不快乐。
当前,许多人的幸福感有所下降。觉得生活水平提高了,工作的环境也好了,但是幸福感却减少了。原因是什么呢?主观上是因为人们的心理不平衡,许多人受市场经济负面的影响,受"金钱万能"、"有钱就有一切"思想的影响,攀比心理、虚荣心理增强。生活上比豪华舒适,工作上比职级待遇,导致心理失衡。而在客观上又缺少正确的心理引导。
要增强幸福感,就必须依靠自我不断地调适。那怎么去调适呢?具体来说,就是要有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用"知足常乐"平衡自己、平衡心态。要对自己所处的生活和工作有知足感,要对自己的生活与工作被人们和社会的肯定有知足感。
知足常乐,知足就是幸福的源泉,常乐就是幸福的继续。只要我们时刻保持着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相信幸福就会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