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讲因缘,凡事须靠因缘和合才能成就。澳洲是个信仰自由的国家,但在过去二百年来,独缺佛教在这里弘扬。直到四年前,才时娇居士首先邀请佛光山到此弘法,因而有了今天的澳洲佛教——不但已有多处道场供信徒共修,更有十几个佛光协会、分会在此成立。此对于凝聚华人力量,促进彼此联谊,拓展活动空间,提升精神生活,都有实质的助益。而这份丰硕的成果,虽是仰赖众多助缘所共同成就,而当初才时娇居士的发心,更是功不唐捐!
早上八点,才时娇居士得知我到澳洲来,特别到精舍来见我,由于我正准备出门,到南天讲堂主持雪梨佛光会干部座谈,匆匆之间只有勉其不忘初心,本着当初引介佛光山到此弘法的发心,继续护持佛教。
到了南天讲堂,见雪梨佛光会的干部都已到齐,随即在佛堂和他们讲话。我先把随行的慈容、依来、李光辉居士介绍给大家,并请他们和大家讲话结缘。之后,我将日前在台湾召开国际佛光会第二届会员大会所成就的十大盛事,与他们分享。其中特别对与他们有切身关系的檀讲师制度之时代意义,作一番说明。
过去,佛教一直以出家人为主,讲经说法是出家人的职责,在家信徒即使学佛再久,永远被定位为弟子。在此情形下,不但佛法的弘传局限在寺院里,而且不能动员广大信徒的力量,共同为佛教奉献,诚属可惜!因此,长久以来,我一直亟思成立一个以在家信徒为主的团体,提供给信徒一个信仰的参与空间。
其间,虽曾担心或迟疑过,但一想到中国四大名山中的四大菩萨,除了地藏菩萨现出家相外,文殊、普贤、观音皆现在家相;乃至维摩居士、胜鬘夫人、妙慧童女等,均以在家居士之身,宣说大乘妙法,可见大乘佛教是重视在家信徒的,在家居士参与弘法工作,于经典有据。于是在一九九一年毅然成立了以信徒为主的佛光会,进而在时代潮流驱使下,于今年十月十七日国际佛光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开幕典礼中,颁发证书给陈履安等十位檀教师、潘维刚等三十位檀讲师。
所谓“檀”,是施主的意思,一般称斋主、信徒为檀施、檀信、檀那。既然可以施财,当然也可以施法,所以“檀讲师”就是在家信徒做讲师。檀讲师的产生必须经过各协会推荐,然后参加讲习,有了实际的成绩,再经评审,最后送交理事会审核通过。此一制度的成立,不但有助于提升信徒的信仰层次,更能使佛教走出过去,迈向未来,真正——
从僧众到信众,从静态到动态,
从寺院到社会,从弟子到教师,
从自学到利他,从本土到世界。
因此,我深信这在佛教史上,将是一次革命性的创新,对未来佛教的发展,将造成极大的影响。我也勉励在场的干部们,人人发心成为檀讲师,大家本着佛教慈悲、智慧的特质,发心立愿,誓为佛法的弘传而奉献心力,共同来开创佛教的时代新纪元。
座谈会后,当地数家报纸的记者已在会议室等着采访,他们提出的问题极为广泛,从因果轮回等佛法教理到佛光会的精神内涵,从佛教如何在海外弘扬到华侨如何在当地安身立命等。前后采访了将近二小时,最后应记者毛佩芳、杨慧仪、周准之请,分别为《新报》《星岛日报》《华声日报》的读者题字,并向所有华侨读者提出四点建议——
1.先要求得安定,所谓安身才能立命,所以应持“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
2.设法从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融入当地社会,容许“同中有异”,设法“异中求同”。
3.人人应有宗教信仰,有信仰才有规范与目标。
4.欢迎大家参加佛光会,因为佛光会可以帮忙解决许多人生的问题。
晚上七时,应邀在雪梨市政大会堂讲演,承雪梨副市长曾筱龙、台北驻雪梨经济文化办事处处长张金钩、华侨文化中心主任陈树强、驻雪梨台湾观光协会主任杨绍文、侨务委员司徒惠初等贵宾,以及广波法师带领了十余位法师大德拨冗参加,另有二千多名澳籍人士及华侨信众到场听讲。
讲演前,曾副市长致词表示,他在市政厅工作三年多,第一次感受到厅内充满了快乐、爱心,令他十分感动。张处长谦称自己刚到任两个星期,便能躬逢盛会,感到无比荣幸。陈主任则以身为佛教徒而感自豪,他并肯定佛光山在雪梨筹建的南天寺,未来必将成为华侨暨澳籍人士精神寄托与学习的中心。
今天的讲演由吕蕴娜小姐担任粤语翻译,她的姊姊吕娜莉小姐与赵燕升先生担任司仪。讲演后并为信众主持皈依三宝典礼。会后,由游象卿居士与邱美惠居士代表呈献南天寺建寺基金。看着信徒求法的渴切、护法的虔诚,越发寄望南天寺能早日兴建完成。
结束后,承王副会长好意,带我绕市区一周,让我看看雪梨不同于白天的另一风貌。回到住处已将近十一点,晚安单于Waratah旅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