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五代的玄沙师备禅师,福建福州人。他依止芙蓉山灵训禅师出家,受具足戒后,常行头陀行,人称“备头陀”。他与法兄雪峰义存禅师亲若师徒,共同弘扬禅法,参学者众。后来迁住玄沙山,应机接引学人三十多年。
有一天,师备禅师和寺里的大众一起上山砍柴,砍到一半,忽然出现了一只老虎。
一位僧人看到了大惊失色,脱口大喊:“和尚,老虎!”
师备禅师瞪了他一眼,反问:“谁是老虎?”
僧人不懂禅师的意思,再说了一句:“和尚,老虎!”
师备禅师说:“和尚慈悲,只有度人,不会吃人。”
僧人不明白,疑惑地问道:“度人和吃人有何分别?”
师备禅师:“度人,去生也;吃人,会死也。生死之别,不可不知也。”
僧人于言下才稍有所省。
养生法语
中国文字里的称呼、文义,常常因为断句的不同,就有很多不同的意思。就如和尚,是亲教师之义,假如学僧说:“老师,有老虎。”则容易明白;现在他把“和尚,老虎”连在一起说,意思就好像二者不分。就等于“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若断句为“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或者断句为“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这二者的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现在玄沙师备禅师从“和尚、老虎”这一句话引出“度人、吃人”,佛教是度人的;老虎则是吃人的。一个是为你生;一个是要你死。难道在老虎、和尚之间,还不识得分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