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产革命(1 / 1)

太虚大师提出的“三种革命”,最后一个是“教产革命”。

佛教初传中国时期,寺院一旦建成,信仰佛教的帝王、士大夫们都会竞相供养三宝,以至于佛教里的财富愈聚愈多。但是时日一久,往往引起社会官僚体系的嫉妒,而引发危机。就是到了现在,有些寺院因为香火鼎盛,也让一些地方官员看了眼红,而处处给予为难。事实上,出家人拥有财富,他不会挪为私用,也不会拿回俗家给家族亲眷使用,都是用在弘法利生和社会公益上,为何不能拥有正当的经济生活呢?再说,寺院没有净财,又怎么能够办成这许多佛教事业,造福人群呢?

不过,目前佛教里的确也有一些关于财产处理的问题,极需要改革,例如:

一、佛教的财产是属于教会所有?寺院所有?还是各自所有?应该有个准则。

二、佛教的财产如何用法,是教会决定?住持决定?还是会计决定?总该有个标准。

三、寺院里的“油香”,应该有个管理办法。在社会上,普通的机关行号、公司团体都有会计出纳办法,那么现在的佛教跟社会一样,也有财务的收支,因此,寺院的财富也要有制度化的管理办法。

综观人世间的团体,过于富有,往往容易腐化;太过贫穷,则容易步入衰微。因此,小康时,大家要努力让这个团体有所盈余;欠缺时,大家更要懂得节省节约,量入为出。同样地,佛门里的财务承办人员也要懂得“开源节流”,对于财源在哪里,是靠田产租金利润或是靠买卖来增加净财,乃至于支出的项目、金额多少,也都要清楚明白。

说到支出,经济是维系民生命脉之所需,寺院里确实也是有一些必要的支出开销,例如:

一、水电修缮:寺院里,举凡水电费用的支出,乃至地震、风灾或是年久失修造成的水电问题,都需要有修缮的预算。

二、人事费用:现代寺院为了因应时代发展,许多弘法事业都需要专业人士的参与,也就免不了要有一笔人事费的支出。

三、图书文具:文书需用以及佛学研究书籍,皆为寺院所不可少。

四、每日饮食:寺院平日除了照顾住众的饮食,对于信徒也是“普门大开”,当然需要支出费用。

五、接待结缘:寺院接待来访信徒、贵宾,多会以佛教纪念品相赠结缘,也就有购买的支出。

六、旅行参访:自古以来,出家人多以行脚参学,遍访天下善知识为志,希望借以究明迷悟。于此,寺院也都会多少给予赞助,以成就他们的道业。

七、医药治疗:人吃五谷杂粮,生病在所难免,那么有病就要医治,必然也是一项支出了。

八、丧葬处理:每当佛教徒往生,寺院都会为其举行丧葬仪式,虽然不求奢华,简单隆重,但是鲜花素果、供菜供饭、线香蜡烛等都是必备品。

九、急难救济:千百年来,佛教寺院普施济苦,在慈善事业上的表现实在不亚于慈善机构;付出的背后,当然也是一笔支出。

十、杂项:如僧装僧鞋、生活用品、车马费用、各项弘法支出等等。

不过,与世俗社会所不同的,佛教一旦有了钱,就是把它用之于十方,广结善缘;因为钱用出去,没有了钱,大家才会一同想办法筹钱,钱多了,有所争执,也就会增加麻烦。像佛光山自开山以来,在经济方面,一直都是处于“日日难过日日过”的情况,经常是明年的预算在今年就把它给用了,因此,常有人以为佛光山很有钱,其实佛光山不是有钱,而是会用钱,懂得如何把钱用在弘法事业上。

百丈禅师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成为千古楷模(佛陀纪念馆壁画,高尔泰、蒲小雨伉俪绘)

至于佛教的经济来源,在原始佛教时期,僧团并不重视收藏、储蓄,一切衣食用物都是建立在“供养制度”上,出家人以“空”为荣。但是这在当时,也曾引起一些争端。例如:富楼那主张今天吃不完的粮食可以留到明天,以防明天社会动乱,或者闹饥荒,或者遭遇意外,可以有点存粮,但是这样的主张却被大迦叶否决。所以,后来富楼那毅然决定出走,他说:“你们听到佛陀怎么说,就怎么去落实;我听到佛陀这么说,我就这么去实践!”可以说,这就是教团为了财务问题而分裂的开始。

那么,佛教传到中国之后,最初寺院的经济来源都是依靠皇家赏赐田地,由于一赏就是几百亩、几千亩,甚至几万亩的,丛林拥有了这些田地之后,瞬间成为大地主,渐渐地也就坐享其成,不肯劳动,而阻碍了佛教的发展。

不过,日后由于中国禅门倡导“农禅生活”,寺院有了田地,不一定放租给别人种植,自己也可以植树、种茶、种菜,自耕自食,落实百丈禅师提倡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寺院才又再树立了教化社会的形象。

到了近代,太虚大师也曾提倡“农禅”,但是在社会从农业形态转为工业后,他又进一步提出“工禅合一”。不过,“工禅”的内容是什么、如何实践,太虚大师倒是没有特别指示,只是先把这一句口号喊出来。

那么时至现代,一般佛教寺院的经济来源又是如何呢?以下我就略举十点说明。

法会油香

向来,寺院依靠香火来维持经济生活,这是不异的原则。因此,寺院除了佛菩萨有灵感以外,殿堂也必须维持清净庄严,主持的僧侣要有道德、有学问,香火才能旺盛。例如现在浙江的普陀山,不能只靠着观世音菩萨一个人的力量,就想让大家前去朝山、添油香,出家人还要负起教化信众的责任。

至于那么多的信徒到普陀山奉献油香,寺院也应该把它供养给教会,分之于十方,不应该只有普陀山独自享受。所以,过去“中国佛教会”会长太虚大师把四大名山列为四个特殊重点,意思也就是说,它们是直属“中国佛教会”管辖,不是少数人可以把持的。

经忏佛事

佛教是宗教,当然离不开经忏佛事。照理说,一般人信仰佛教,逢上喜丧婚庆,都希望能以佛教的仪礼来规范他的人生;可是现在的佛教,面对信徒的喜丧婚庆,一向只有“度亡”特别旺盛,也就让佛教蒙上了“度死不度生”的批评。

佛光山每年在云居楼举行供僧法会,僧信云集(慧延法师摄)

当然,功德佛事还是重要,假如能够做得很庄严、有分寸,这在今日、以后,还是佛教僧侣赖以维生的一个经济命脉。只是说,太过职业化的,所谓“贩卖如来”的佛事,就有检讨的必要。尤其现在中国佛教的佛事越做越大,打水陆要七天,拜梁皇忏要七天,少则也要三天、几天的,甚至一个人往生了,从倒头经、助念的佛事,做到入殓、出葬、头七、二七……七七、百日乃至周年纪念佛事,林林总总的功德项目,实在过于繁琐,也就让出家人没有办法做更多的事,只能为某一家财主服务;说起来是做功德佛事,实际上也只是充其面子而已。

总之,经忏佛事可以做,但是要让信徒量力而为,不能让死人死不起!尤其,人的一生也不光是人死才要和尚念经,人间的生老病死,佛教都可以给予辅导。举凡一个人从出生、弥月、周岁、起名、入学、成年、婚姻,到房舍的迁居、落成,最好都可以为他做一些简单的庆贺祈福仪式,如此才能让佛法和社会家庭紧紧连接在一起。

我一生不随便对外化缘,但为了办学建校,发动“百万人兴学运动”全台行脚托钵,筹募建校经费

四事供养

佛教初期的僧团多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四事供养为主,是僧团重要的经济来源。当然,信徒愿意供养是好事,表示出家人的慈悲、修行、道德赢得信徒的尊敬。只不过有少部分的信徒不依“法”供养,只因为这个出家人对他很好,也就不论法师的道行如何,而全心全意给予供养。这间接地也就养成了一些出家人懒惰、攀缘的性格,甚至还可能让道场成为某些施主的家庙,而无法发挥为众生服务的功能。

所以,对于信徒的发心供僧,我常说:供僧是供养全年,不只是供养一天;供僧是供养十方,不只是供养一人;供僧是供养未来,不只是供养现在;供僧是供养学道,不只是供养热闹。这几点,希望信徒大众都能够注意。

当然,如果出家众收到信徒的供养,也应该反省自己是否堪受得起,尤其要将供养回归常住,作为弘法利生之用。

化缘为生

化缘,是一个很美的名词。在人间,我给你一些缘分,你也给我一些缘分,缘分给来给去真是很美好的事情。只是说,化缘要化善缘,不要化恶缘。有时候一些不懂事的年轻出家人,只管向信徒强行索取,硬叫人家出多少功德,这实在是化缘的缺陷。也有的出家人无所事事,只想拿个钵等在人家举行的法会门口或者活动场所,向往来的人士化缘。你若是为了公共事业,所谓“众擎易举”,当然可以要大家随喜乐捐,可是如果是为了个人的生活,每天几十块钱就可以维持饱暖,为什么一定要抛头露面,每天以化缘为生呢?也难怪有人要说“寄佛偷生”了,这真是很不雅的说辞啊!

其实,如果你能把化缘的时间拿来用功,参禅念佛,有了道行之后,不必去化缘,信徒也会主动前来护持、供养,那不是更增加你的德望吗?

房屋收租

过去的寺院都很大,但是后世的子弟不知道利用其作为禅堂、念佛堂、塔院或学院,也不知道要兴办事业,以至房屋用不了,只有出租或让售,甚至于供给人家停棺;无奇不有的名目,也就埋下了佛教衰微的祸根。

过去一个寺院就拥有一二条街的土地,但现在这许多现象已经减少,慢慢地形成“都市佛教”的形态。这种现象也不是不好,让佛教自食其力,不再靠房地来维持生活,也就免得让出家人养成富家子弟的惰性,对佛教是有利的。

佛光山百人碑墙,为佛教界也是台湾佛教界的首座碑墙,收录中、韩、日等历代书法家所书的佛教诗偈、墨宝等,镌刻在黑花岗石上(陈碧云摄)

当然,这也不是在说财富不好,只是财富要用自己的劳力、辛苦、智慧去获取。如果说完全不靠自己,把自己生存的能力舍弃,不但是个人的悲哀,也是团体的失败。

书画艺术

过去有一些清高的出家人,不忍心向信徒化缘为生,过不劳而获的日子,便发愤创造自己在书法、绘画上的成就,以出卖字画的所得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和修行。例如我在焦山定慧寺的时候,寺前几十个庵堂里的师父们,都是以书画艺术来维持常住的开销。甚至过去也有不少在书画上成就很高的出家人,例如:民初弘一大师的书法,清代四大画僧八大山人、石涛、石溪、弘仁的画作等等。

朝山会馆是佛光山早期最现代化的一栋建筑,一九七四年落成,供来山信徒食宿之用,可容纳五百人住宿(陈碧云摄)

我没有什么专长,如今能够办理公益信托教育基金,也是仰仗着“一笔字”为人所喜,信徒们在获得了我的字之后,都会捐献一些钱做公益基金,也就让我们的弘法事业得到了更多的方便。

法物流通

在寺院里一般都设有法物流通处,让佛教徒或社会人士方便获得各类佛教书籍、佛像法物以及佛教录影带、录音带等,借以带动佛教的文物流通,也使佛教文化得到弘扬。但是佛教与一般社会买卖不同,不以营利为目的,我们要赚的是佛法和人缘,因此“非佛不作”,不贩售一些与佛教无关的纪念品。

素食餐饮

台湾有许多素食餐馆都是一贯道信徒开办的,给了吃素的人很大的方便。佛教也应该想想如何经营素食,以便服务素食者。如果寺院本身负担不来,还可以邀请信徒到寺里来做,再由寺院、教会协助募集资金。

不过,佛教的素菜至今都没有一个标准煮法,光是一道青菜,各家的煮法就不同,不若西式的汉堡、披萨,无论在世界哪一个国家都是同一个样。但是,台湾的寺庙倒是都很有供养心,不怕人家多吃,只不过除了吃素菜之外,如果能再举行座谈会,接引信徒学佛,那就更好了。

弘法事业

寺院不仅是修行办道的地方,也可以与社会的文化、教育、艺术等做结合,例如:创办电台、电视台,发行报纸,成立出版社,设立各级学校、美术馆等,以种种事业来弘扬佛法,这也多少能增加一些净财收入。

观光朝圣

现今寺院大都设有接待信徒游客的客堂、朝山会馆等,不只让来山者观光朝礼,并且提供他们吃住的服务,这也能增加寺院一点净财来源。当然,在食宿之外,如果能再给予佛法的鼓励、文教的接引,日后寺院必然会成为一个净化心灵的去处。

在佛教里,主张财富的获得应该从修善培福、广结善缘而来,一切所得都有其“因缘果报”的关系。因此,自佛光山开山之后,我最先确立的就是佛教处理净财的方法,尤其经常倡导“以智慧来代替金钱”;“有权者不管钱,管钱者没有权”;“不私自化缘”;“不和信徒共金钱往来”;“回归常住,利和同均”等等财物处理的观念。总觉得,佛教的钱财是十方来十方去,是大众所共有,寺院不但要懂得善用净财,对于财富的处理也要有健全的观念,才能让道场永续发展。

总说我这一生在佛教里,为了让佛教跟上社会的进步,在思想上,我无时无刻不在更新;在实践上,我经常不断地在做调整。虽然我知道佛教必须改革,但往往都不是“一腔热血”地去革新,“宁静革命”,有进有退,有行有止,虽然不能收立竿见影之效,然行之有恒,也会慢慢克服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