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 十日 星期四(1 / 1)

清晨,在鞭炮声中醒来,“炮竹一声除旧岁”,今天是农历甲戌年正月初一,也是佛光山台北道场开锁启用的日子。一大早,在将近二千坪的台北道场里,从十一楼到十四楼,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到处是穿梭不息的人潮,人人脸带笑容,处处洋溢喜气。尤其今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天清气朗,风和日丽,带来春回大地的讯息,呈现一股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启钥法会于十点开始,法会前,人潮已井然有序地涌进十四楼的如来殿,不但将近一千个位子座无虚席,鹄立观礼的信众更是挤满每个角落。今天与会的贵宾有:灵根长老、悟一长老、陈履安伉俪、台北市议员陈俊雄伉俪、秦慧珠议员、日月光建设公司董事长张姚宏影等。

法会开始,首先由我说偈云——

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

万众齐心护道场,一切如意皆吉祥。

随后由曾梁源、黄丽明、叶阿玲、林成果、杨彩云、黄永玉、苏月桂、陈丽华、陈丽妃、孙春华、张友良等信徒于佛前献宝。会中,我为台北道场的定位揭橥四个方向——

一、传统与现代结合:台北道场有最现代化的硬体建筑,如佛堂、禅堂、讲堂、斋堂、寮房等一应俱全,更有设备完善的会议室、谈话室、录音室等;而在软体的精神内涵方面,从法会仪规到日常行事等,均依传统的板声号令作息,所以是现代与传统的结合。

二、僧众与信众共有:过去寺院大多居住出家人,如今台北道场十四楼的佛堂由出家众负责,十三楼的佛光会则大部分是在家众参与,甚至有特为信徒设立的谈话室近十间,以及各种才艺班教室、会议室等。此外,道场的两位当家依德、永妙均为佛光山最优秀的中生代,依德曾任普门寺当家多年,现任板桥讲堂住持,他与台北信徒结缘很广;而永妙原为佛光山人事监院,与僧众的因缘也很深厚,因此更能结合僧俗四众的力量,共同弘扬佛法,相信未来佛教的发展,必然不可限量。

三、修持与慧解并重:台北道场除了有佛堂、禅堂供信众礼佛共修、参禅打坐外,另有图书馆可以阅藏读经,甚至各种教室、讲堂皆可以听经闻法,所以这里是一个修持与慧解并重的道场。

四、佛教与艺文合一:过去佛教有许多足以傲视全球,令中国人扬眉吐气的艺术宝藏,如云冈、龙门、敦煌、大足的石刻、雕塑、壁画等。今日台北道场为配合筹建佛光大学义卖活动,于十一楼设立佛教文物及书画展览馆,未来更希望成立佛教艺术馆,借此融合佛教与艺文的内涵。

对于上述四个目标,我殷切期望住持慈容今后能确实贯彻。

说到住持,我发现我的徒弟都不喜欢当住持,就以这次台北道场的住持人选来说,本来我希望由普门寺住持心定一并兼任,就近一起管理,但是心定告诉我,他目前身负佛光山禅净法堂堂主之责,经常南北去来,实在是分身乏术。于是我转请佛光大学筹备处主任慈惠担任,慈惠说,佛光大学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有待推动的工作太多,实在无暇顾及其他。我又想到,台北道场是一块净土,就请净土文教基金会的慈庄担任住持吧!岂知慈庄一听,隔天一早就搭机飞往美国西来寺,至今还不见回来。

最后我不得不商请慈容,我说佛光会就在十三楼办公,你是佛光会的秘书长,干脆由你一并负起道场的住持之责。慈容一开始也拒绝,佛光会有许多会务需要全力推动,他也无暇兼顾道场。这时幸经一旁的心平适时开口说:师父既然这么说了,慈容你就承担下来吧!于是慈容这才勉为其难答应出任。

从这件事使我想到,有些不了解佛光山的人士妄自揣测,认为佛光山的出家人彼此互相争名夺利,其实佛光人不但不为名不为利,而且有着“发心而不拥有,为教而不自私”的精神,佛光人是“大众第一,自己第二”,佛光人具有共同的理念与目标,而非盲目痴聚的团体,因此佛光山多年来能成就许多弘法事业。甚至这次能在财务窘迫的情况下,毅然创建台北道场,甚至在别人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于极短的时间内把筹建佛光大学的义卖筹备得有声有色。

虽然陈履安先生今天一再形容说我的手中如同握有仙女棒,可以点石成金、心想事成,但我知道,这是众缘和合,是大众的力量所共同成就,实非我一个人的力量所及。不过陈先生说,今后大家应该好好护持道场、发心修行,才不辜负这么好的地方,我觉得陈先生真不愧是佛光山百万信徒的总代表。

此外,灵根长老、悟一长老也在会中赞叹、祝贺道场的成立,他们高兴的说:这是佛教史上历史性的一刻。下午四时多,由陈履安先生陪同莅临的许水德先生则表示:现代人普遍追求物质生活,造成精神贫乏,台北道场将是开启现代人心灵智慧的宝地。

经过启钥仪式后,随即展开四十九天的“福慧双修”法会,除了佛堂礼拜千佛及大悲忏法会外,禅堂安排有固定时间指导禅坐,另有“佛教与我——生命的活水”讲座,今天由消费者文教基金会创办人柴松林教授主讲。

此外并有“素斋谈禅”及佛教文物义卖、书画展览等活动。一整天,但见信徒扶老携幼、携家带眷的到处参观、参加活动,他们楼上楼下,一趟又一趟的来去,不但不觉疲累,甚至异口同声表示“舍不得回家”。

看着他们乐而忘返、流连不去的神情,我也忍不住在一场又一场的开示、座谈、会客之外,又拨空随缘集合信徒讲话。从他们欢喜的表情及快乐的笑声回应中,我发现台北道场是个很有人缘的地方,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人欢喜以此为家,借此广结善缘,长养自己的法身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