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充满梦想(1 / 1)

在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听见的是有人告诉你:你什么也不行。你的口头禅里肯定会有这三个字:我不行。它们给你的生活制造的麻烦比所有的敌人加起来制造的还要多。经常说,是吧?小时候,只要尖叫一声“我不行!”“办不到!”也许就能推开自己不想做的事,比如,吃点儿菠菜,吃片治咳嗽的药,干点儿家务什么的。

到如今还是老样子,是吧?过去5年或10年里,有多少次你说了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打发掉了众多的任务、挑战和机遇。

没关系,别耷拉脑袋。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种愧疚,都干过相同的蠢事。实际上,也许我们愿意承认的仅仅是很少一部分。但对你而言,这种做法应该成为过去了。以下是安利公司总裁理查德·德沃斯的故事:

安利迅速成长,已经发展了50万个个体分销商,自然常常有人问对激励成功的看法。他们总想知道怎么有的人总会成功而有人就会失败;也有的人想知道,有什么激励方面的“秘密”,好像我有什么克敌制胜的法宝,能解释为什么有人会连创销售业绩,而有的人就只好打道回府。我真不想让他们失望,可是我的确没有什么窍门能让人成功。对于如何激励别人,我懂得一点儿也不比别人多。不过我却有一个一成不变的信念:只要真正相信自己能行,就一定能心想事成。

我小时候就有一份野心,要自己创业,闯出一番事业,获得成功。就像现在人们常说的那样,这就是“我打定了主意”。对于上完大学我并不是特别感兴趣,也不太在意是不是能到处旅行,或在职业高尔夫巡回赛上成为冠军,更不用说成为密歇根州立法院、州议会的领军人物。当然上面的这些追求并没什么错,它们都是非常好的目标,只不过那个时候对我来说没什么吸引力。我的目标是在自己的事业上获得成功,而且我也相信自己能够办到。我相信不管我设定的目标是什么,最终的结果肯定和它们差不了多少。目标的实质不会有多大区别,生活中没有哪个地方能够对信心和努力的组合免疫。个人哲学意义上的“我行”并不是只针对生意,而不针对政治、教育、宗教、体育、艺术等各个领域。不论在多么迥异的成就中,这种想法都是一个最普遍的事实。不管你是拿个博士学位,赚了100万美金,还是当了五星上将,或在丘吉尔马会上获胜,目标、信心和努力的组合都普遍适用。

回顾40多年的人生,我的经历教给我,执着自信会产生多么大的价值。我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和杰·范·安德尔在一起。我们1959年创立了安和公司。

从“我不行”的枷锁中挣脱出来吧,你就能达到期望的高度。没有什么办不到,只要相信自己能行。就这么简单?当然不是。生活中值得获得的东西没有什么是随随便便的。那到底能不能办到呢?要是你不努力,而且不是努力再努力,那你永远也不会知道。短浅的目标很容易命中,可生活中我们不能如此鼠目寸光。我相信世界上最坚不可摧的力量就是相信自己的意志,敢于瞄准远大目标的决心,以及坚定追寻梦想的信心。

“我行”是非常有力的一句话,现实中很多人运用这句话。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句话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还非常实用。人们相信自己能做什么,就一定可以做到。有人说,世界上除了一些精神失常的人之外,可以实现的事情与真正实现之间的距离其实很小很小。但首要的是他一定要相信自己能行。

早在那之前,还在上高中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探讨对人生的看法。正是那些探讨奠定了我们“我行”的思想基础,这既令人深思又激励人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杰和我回到家乡。我们确信,航空业必定是未来的热门行业。于是,我们想象着每个机库里装满了飞机,成千上万的人学习飞行……所以我们非常渴望加入航空业这一行。那时我们俩一共才有几百美元。我们借了一架小飞机,就敲锣打鼓地准备开一家航空学校了。但还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我们两个人都不会飞行!但我们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马上雇用了有经验的飞行员来上飞行课,我们则忙着向大众兜售我们的课程。我们既然已经决定要经营飞行事业,就决不会让任何意外浇灭我们的热情,即使是不会飞行这样的“小事”也改变不了我们的决定。但是我们又碰上了麻烦——学员已经报了名,教师也已经请好了,可我们却发现小机场的跑道居然还没完工。除了一条条绵延横亘的泥土路之外,什么也没有。不过,我们立即又有了新主意。机场旁边有一条河,于是我们买了一些浮桶,架了个浮动码头,干脆就在水上起飞,在浮桶上降落。以后,从我们学校毕业的两名学员居然从未在陆地上起降过飞机。在临时飞机跑道旁边,我们本该有个小办公室的,但直到快开业了,办公室还没盖好。那总得想点儿办法吧?于是,我们向农民借来了大鸡笼,搁在跑道旁边,粉刷了一下,在门上挂了把大锁,又竖了个大牌子,写上大字:水獭飞行学校。我们曾计划着加入航空业,而现在已经入门了。

故事的结尾是,我们的事业非常成功,收入不错。后来我们又买了十几架飞机,最终成了镇上最大的航空公司。我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一开头我们就认定自己能行,从骨子里感到我们一定能办到。而我们也真就办到了。尽管开始时我们也碰到了一些障碍,如果我们就那么漫不经心地实行计划,不太相信自己,总是给自己找借口歇歇,或者干脆放弃,那么我们的第一架飞机永远不可能起飞,也永远不会有“水獭飞行学校”。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基本问题:不去尝试又不去努力,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干成什么。

虽说就这么简单,而很多人却忽略了这一点。如果当初我们也听从所谓的“合理分析”,认为我们开办飞行学校是“天方夜谭”,那么我们就决不会去尝试,肯定早在开始之前就已经放弃了,就是到今天我们还会以为自己肯定干不了,办不成。那我们也许只会闲坐着,随口说说那主意听起来很宏大,但根本办不成的话。可是它却成功了,因为我们相信自己行,同时付诸努力去尝试。同样,后来我们决定在餐饮业一试身手。要知道,对餐饮业我们并不是熟门熟路,说实话,根本是一窍不通。但是我们去了一趟加州,生平第一次看到汽车餐馆。在格兰德溪可没有那样的好东西,因此我们想或许可以在家乡也开个那样的餐馆。于是我们又试了一把,买了一幢预制板组建的房子,在里面建了一个仅容一人的厨房,就准备开业大吉了。可就在开业当晚,电力公司没给我们接上电,这真让人着实着急了一会儿。可是我们决不允许自己有推迟开业的想法,于是在最后一刻,我们借了一台发电机,在那间又矮又小的房子里支了起来,点亮了忽明忽暗的灯光,餐馆如期开张了。

那家小餐馆虽没有赚什么大钱,但却增添了不少冒险的乐趣。

杰去做饭,我去招徕顾客,第二天,我们交换岗位。这样挣钱很艰难,不过,既然决定去做的事,我们就会全心全意地好好干起来,而不是坐在一边聊天、吹牛,过上好几年无聊的日子。如果我们一直担心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再想想各种各样的障碍,于是不再埋头苦干,那我们也就永远不会得知餐馆的生意到底是行还是不行。

这些都说明了什么?让梦想成真,成为现实!给成功一个实现的机会!你不努力尝试,那怎么可能成功?你不敢战斗,又怎么可能获胜?编织美梦,空怀野心,总是期待、希望奇迹发生,却从来不给它们实现的机会,这样的生活真是太悲惨了!就好像只会小心翼翼地看着梦想摇曳闪烁的火花,却从不让它成为熊熊火焰。对大家而言,获得额外的收入,拥有自己的生意,这样的生活是多少人的梦想啊!因此,我们的安利就应运而生了。很多人还在梦想:学校老师希望再拿个硕士学位;小商小贩梦想扩大自己的生意;丈夫妻子打算去欧洲旅游;家庭主妇渴望写部小说……

梦想还有很多很多,人们都爱做梦却不敢尝试,也从来不愿说“我行”,从来不相信努力和行动可以使梦想成真。这都说明,其实人们非常非常害怕自己的失败。

除了重重考虑,种种算计,人们只剩下一件事可以做了——那就是去实践,去尝试。别再废话了,开始行动吧!你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画一幅好画,经营好一份生意,卖掉一台吸尘器,获得一个学位,赢得选举,做好演讲,赢得比赛,获得姑娘的芳心,写本书,烤好蛋奶酥,建所房子?除非你试一试!

我和杰早年的经历就深深打着这种人生态度的烙印。回首往事,我甚至觉得自己做的事都有点鲁莽,不计后果。可是,我们的确非常渴望去尝试新的东西,我们的确非常自信:我们一定会获得成功。我们飞翔在遐想的“我行”之中,而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确成功了!你看,要想知道行不行,首先得去试试。

结婚前我们俩都读过一本书,写书的人曾环绕加勒比海航行,书里充满了对大海航行中各种历险的鲜活描写。这本书让我们俩也扯起了远航的风帆,决定去航行冒险。我们想,自己一直拼命工作,现在也该放个假,休息一下。于是,我们在康涅狄格州买了一艘旧船,是一艘长约38尺的纵帆式帆船,便准备起程历险。我们计划沿着美国东海岸航行到佛罗里达,然后经过古巴,加勒比海,去探一探异国风情的岛屿,最后到达南美洲。我们打算好好玩一玩,可难题是我们俩谁都没有在海船上的经历。于是,我们去了密歇根州赫兰德,请一个会驾驶帆船的家伙捎我们一程。“干吗让我帮忙捎你们一程?”他问。

我说:“嗯,我们刚买了一条帆船,可我们这辈子还从来没有航行过呢!”“你们打算去哪儿?”他问。

我告诉他去南美洲,他差点没昏过去。但是,我们相信自己能行。我们拿到了船,匆匆学了几课,然后就一手拿着书,一手掌着舵出发了。我们很快迷了路。在新泽西更是迷得一塌糊涂,连海岸警卫队都找不到我们。原来,我们夜里错过了两个河口,又漂进了什么沼泽。海岸警卫队经过一天的搜寻,最后终于找到了我们。他们简直不敢相信,我们居然到了上游这么又浅又窄的水域里。他们说:“以前这么大的船根本不可能跑到这里来。”接着,他们拿着绳子把我们的船又拖回到海里。我们的船真是上了年纪,时不时还会漏点水,这对船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习惯。尽管一路上都得用泵抽水,我们总算还是到了佛罗里达。一路上,我们把闹钟上好弦,早上3点铃声一响,就赶紧起床把泵打开,要是到5点钟还没起,我们就只有用手往外舀水了。船到达哈瓦那之后,情形有所好转。我们还以为麻烦不见了呢,于是,又转向古巴北部海岸驶去。可是一天黑夜,帆船突然散架了,开始往深达1500米的大海里沉了下去。那会儿,我们距岸边还,10多里远呢!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艘荷兰大船,这本来可以给我们的故事画一个美妙的结尾,因为我和杰是荷兰人的后代。可是这艘船却不肯要我们。船上的人发了无线电报,说他们发现一艘破旧不堪、东倒西歪、七零八碎的古巴小船遇险了,然后就扬长而去。一个小时后,美国的急救船才从新奥尔良赶来,把我们的船拖上,在波多黎各又把我们扔下来。那么,我们就放弃航行而回家吗?

当然来到波多黎各是我们计划之外的。我们远在密歇根老家的亲人会想:“啊哈,这下这两个孩子可该回家了吧!”但是我们想都没想,我们告诉保险公司把钱寄到什么什么地方,然后又继续航行。我们走遍了加勒比海,穿过了南美洲每一个国家,最后仍按计划回到了密歇根。

那次旅行不是什么生死存亡,也不像事业和家庭那么重要,只不过是次旅行罢了,任由我们两个小家伙去见见世面。但对我来说,那一刻太重要了,它使我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去努力尝试越过现实和梦想之间的唯一屏障,这也就是我相信一定能行的信念。在商场上摔摔打打了30年,还没有什么事让我对自己的信念有过丝毫的动摇。

可为什么那么多人白白让自己梦想的火苗熄灭了呢?我想最大的原因是来自别人负面的态度。那些别人不一定是敌人,反而是朋友,甚至是家人。如果真是敌人,通常倒起不了那么大的作用,因为我们费不了多大劲儿就能“摆平他们”。可是对我们的朋友,如果他们常常说“不”,再来点讽刺的微笑,求全的责备,这股持续不断的消极细流就会在我们的梦想上浇几盆冷水。

朋友能毁了我们!

当一个人有了新的工作,正在高兴得不亦乐乎,那疲惫衰老的心又开始狂跳,活力的热流又开始到处流淌。他感到自己又振奋起来,他看到了赚钱的机会,他要干更多的活,迎接挑战,实现那个激动人心的前景。可是他得到的却是些讥讽和嘲笑:“你不行!”以及一连串的质问:“你有多少困难?”还有劝他最好还是老实待着的忠告。还没等他察觉,热情已经降到冰点。他又缩手缩脚,像霜打的茄子,像挨揍的小狗,耷拉着脑袋,所有自信的火焰都熄灭了,脑子里只有自己不行的原因。只消5分钟,隔壁那个没有理想、无所事事的邻居依靠信口而说的讽刺和质疑就熄灭了你刚要发动的马达。

这样的朋友对你造成的危险比一打敌人还要多。

年轻的家庭主妇打算上完了编织课,自己也能织毛衣和披肩。她找了本书,准备好了毛衣针和毛线,准备开始学习最简单的图案。她心中充满了期待,仿佛看到了各种美丽的手套和毛衣。可是丈夫下班回家,告诉她织东西太难了,学上几年也不一定织得好。

有多少人就是这么准备开始,又是这么放弃的。丈夫脸上挂着不屑的微笑,还拿出关怀的口吻说:“你还能学会织毛衣,那绝对不可能,亲爱的。”还没等他离开房间呢,妻子就觉得丈夫说得有道理,自己的信心早已销声匿迹。

记住,在上帝创造的绿洲上,最容易听见的话是有人告诉你:你什么也不行。不少人总希望告诉你,不论你想干什么,做什么努力,尝试什么新事物,你都毫无希望,必败无疑。他们的眼神或音调都让你感到自己不行。但是,别听他们的!那个一年挣不了一万块钱的家伙,却十分清楚你为什么赚不了三万块钱。那些在大学里总逃课,不及格的人,却能解释你就拿不到学位。那个不善经营生意的人,却最善于描述你做不成买卖的原因。没有参赛资格的人,却能让你信服自己为什么赢不了。别听他们的!只要你有梦想,不管是什么,都要相信自己能行,勇敢地去尝试!给自己一个梦想成真的机会!别让你的姐夫、你丈夫钓鱼的伙伴或是隔壁办公室的家伙剥夺你对自己的信赖。别让那个整天躺在沙发上,每天晚上看电视的家伙告诉你生活是怎么一回事。如果你心里有那么一簇梦想的火苗,感谢上帝吧!赶紧去行动起来!

千万别让谁把这簇火苗吹灭。

我父亲对个人的潜力深信不疑。小时候,每次只要他听到我说“不行!”他就说:“就没有‘不行’这个词,你再说一遍,我就把你扔到墙外去!”他从来没有那么做,但我从来也没忘记他的话。我明白了“不行”这个词一点儿用也没有。相信你行,你会发现你真的行!试一试!你会惊讶地发现那么多美妙的事情会降临。

生命不是一张无期的船票

五官科病房里同时住进来两位病人,都是鼻子不舒服。在等待化验结果期间,甲说,如果是癌,立即去旅行,并首先去拉萨。乙也同样如此表示。结果出来了。甲得的是鼻癌,乙长的是鼻息肉。

甲列了一张告别人生的计划表离开了医院,乙住了下来。甲的计划表是:去一趟拉萨和敦煌:从攀枝花坐船一直到长江口;到海南的三亚以椰子树为背景拍一张照片;在哈尔滨过一个冬天;从大连坐船到广西的北海;登上天安门;读完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力争听一次瞎子阿炳原版的《二泉映月》;写一本书凡此种种,共27条。

他在这张生命的清单后面这么写道:我的一生有很多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现在上帝给我的时间不多了,为了不留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我打算用生命的最后几年去实现剩下的这27个梦想。

当年,甲就辞掉了公司的职务,去了拉萨和敦煌。第二年,又以惊人的毅力和韧性通过了成人考试。这期间,他登上过天安门,去了内蒙古大草原,还在一户牧民家里住了一个星期。现在这位朋友正在实现他写一本书的夙愿。

有一天,乙在报上看到甲写的一篇散文,打电话去问甲的病。甲说:“我真的无法想象,要不是这场病,我的生命该是多么的糟糕。是它提醒了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实现自己想去实现的梦想。现在我才体味到什么是真正的生活和人生。你生活得也挺好吧?”乙没有回答。因为在医院时说的去拉萨和敦煌的事,早已因患的不是癌症而放到脑后去了。

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每个人都患有一种癌症,那就是不可抗拒的死亡。我们之所以没有像那位患鼻癌的人一样,列出一张生命的清单,抛开一切多余的东西去实现梦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因为我们认为我还会活得更久。然而也许正是这一点量上的差别,使我们的生命有了质的不同:有些人把梦想变成了现实,有些人把梦想带进了坟墓。

每一个明天都是希望。无论陷入怎样的逆境,都不应该绝望,因为前面还有许多个明天。乐观的人,在绝望中仍然满怀希望;悲观的人,在希望中还是绝望。

为什么你不敢将梦想付诸行动?是因为觉得为时已晚,还是害怕失败?别着急,现在开始为时不晚!从零开始,经营自己的人生,也许将会收获更多。

赶快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吧!不要等到生命患了癌症的时候,更不要把梦想带到坟墓,因为到那时一切都为时已晚。

死神也怕咬紧牙关的人

两个探险者迷失在茫茫的大戈壁滩上。他们因长时间缺水,嘴唇裂开了一道道的血口,如果继续下去,两个人只能活活渴死!一个年长一些的探险者从同伴手中拿过空水壶,郑重地说:“我去找水,你在这里等着我吧!”接着,他又从行囊中拿出一只手枪递给同伴说:“这里有6颗子弹,每隔一个时辰你就放一枪,这样当我找到水后就不会迷失方向,就可以循着枪声找到你。千万要记住!"

看着同伴点了点头,他才信心十足地蹒跚离去……

时间在悄悄地流逝,枪膛里仅仅剩下最后一颗子弹了,找水的同伴还没有回来。“他一定被风沙湮没了或者找到水后撇下我一个人走了。”年纪小一些的探险者数着分数着秒,焦灼地等待着。饥渴和恐惧伴随着绝望如潮水般地充盈了他的脑海。他仿佛嗅到了死亡的味道,感到死神正面目狰狞地向他紧逼过来……他扣动扳机,将最后一粒子弹射进了自己的脑袋。

就在他的尸体轰然倒下的时候,同伴带着满满的两大壶水赶到了他的身边……年纪小的探险者是不幸的,因为他放弃了坚持,同时也就放弃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很多时候,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能够咬着牙坚持着熬过最漫长最艰难的时刻,可当成功将要与我们伸手相握的时候,却因为我们最终的放弃,便与之擦肩而过了。

困难的时刻,绝望的时刻,千万别轻言放弃,坚持再坚持。咬紧了牙关的人,死神也会避而远之,因为死神最害怕听到咬紧牙关的咯咯声。

珍惜生命,绝不是苟且偷安!饱食终日而无所事事,无异于慢性自杀!珍惜生命,就要惜时如金!待到硕果累累之时,才是真正的快乐。

我们尊重生命吗

人类是多可悲啊!我们的文明已经发展到这样一个高度,但我们却不能避免彼此互相残杀。

人类有着漫长的文明史,但在彼此停止互相残杀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上都无法达成共识,又怎么能说人类是文明的呢?幸好有了甘地,是他给人类的文明带来了光芒,使我们懂得用文明的方式来解决争端。据报载南非准备建一座比自由女神像还高的曼德拉的雕像。我认为,曼德拉得到这样的荣誉是适得其所。一个人花了毕生的精力为其民族争取平等和自由的权力,更可贵的是一直采用非暴力的方式,甚至为此在狱中度过了人生中29年的光阴,曼德拉不正是这种光芒照耀下走过来的文明人吗?希望我们以后会有更多的人走在这种光芒之下,这样,人类的文明才有了希望。

只有野蛮的社会才需要暴力。因为在野蛮的社会理是讲不通的,人们考虑的是自身和自己的利益、集团的利益。文明的社会是不需要暴力的,因为人们懂得用文明去战胜野蛮,能将人类的利益置于自己和自己的利益、集团的利益之上。

要尊重人,要有民主、自由思想,首先我们的文化中就要以人为本。要尊重生命,要有对生命的敬畏。而要做到这些,首先就要在文化中渗透博爱的思想,以人道主义为文化的主流。

在美国联邦大楼大爆炸案中,残忍的凶犯炸死炸伤了数百人,其中还有不少儿童。美国联邦法院首次打破惯例判了人死刑,结果引发了全美国的争论。这样的凶手在中国可以说死有余辜,枪毙100次都不够,但在美国却有很多反对声音,甚至很多遇难者的亲属也反对死刑。印象很深的是一位退休老人,他年轻、漂亮,朝阳般的女儿,也在受难者之列。但他却对记者说:“开始,我也恨不得绞死凶手,但冷静下来后,我的想法却不同了。判凶手终身监禁,他就不能危害社会了,为什么要杀死他呢?生命是上帝创造的,只有上帝才有权力主宰生命,我们怎么能够去剥夺人的生命呢?我们更不能用牺牲人的神圣生命来杀鸡吓猴。”

他的话给人们的震动很大,西方人对生命对人的尊重已成了他们整个文化的精髓。

那么我们尊重人吗?我们尊重生命吗?

除了墨子的不太现实的兼爱思想,从古至今,我们的主流文化中什么时候产生过雨果、托尔斯泰这样颂扬博爱和人道主义的文化大师呢?

凤凰卫视的曾子墨偷偷采访了某地区数个艾滋病村中的一个,那是地方当局虽想掩盖但其实却早已闻名全国的艾滋病村。

这个村庄的农民由于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在血头的操纵下卖血,最后3000多人的村庄有700多人染上了艾滋病。当地的青壮年要么死了,要么就是艾滋病菌携带者,剩下的只有老人和孩子。

曾子墨也采访了一个血头。这个血头全家都感染了艾滋病,血头说他也不懂医学知识,而且村里提倡大家卖血,宣传标语就写着:要想奔小康,就要卖血浆。村民当时对他还是充满感激的,他也是受害者啊!

在这样一个悲剧的村庄,我们的一些地方当权者,却不是想方设法来挽救这些人,而是将他们封锁起来,让他们自生自灭。大队部是全村最好的建筑,但就建在村口上,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起监督控制的作用。他们不许外界的人进来采访,甚至一些善良的志愿者来为村民服务,他们也不允许。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村里办了一所义务小学,但却受到了种种阻挠,最后只剩下了一位学生。

他们为了阻挡记者和外来的志愿者,甚至用艾滋病人做人体武器。通过给个别艾滋病人多一些的药或其他好处,让他们在村口负责阻挡外来的采访者。

其实这件事曝光程度越高,受到的关注就越多,能得到的支持也就越多。但一些地方官员却害怕因此丢了乌纱帽,他们将村民的生命同他们的官场利益对立了起来。但那些艾滋病患者也是活生生的生命啊!

这些村民都很善良,曾子墨在与他们一起吃饭时,他们都不挟碗里的菜,要挟就只挟游离在碗边上的一根菜。其实一起吃饭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这些村民的要求也并不高,他们只希望在他们死后小孩能有人照顾,但连这最起码的要求却没有人理睬。

“没有人是孤岛……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这是海明威在《战地钟声》的扉页上引用的一首名诗中的一段。

人类是一个整体,没有人能自全,没有人是孤岛。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失去了一个生命,是人类的整体在减少。别人死了,你以为与你无关。他虽然死了,可是他影响到我们活着的人,好像我们的一部分也跟着他死掉了。作为人类的一员,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也为你我而鸣。

人是为了爱而生活在世间,不是为了恨!

《悲惨世界》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冉阿让自幼失去双亲,由贫苦的姐姐抚养成人,他因为偷了一片面包被判了5年苦役。服刑中,他四次试图逃跑,结果被加重惩处,服了19年重刑。好不容易熬到出狱,被释放回家时,但是他的通行证又被盖上“服过苦刑”“千万警惕”的字样。没有人留宿他,更没有人给他工作。这时有一个神父突然降临,热情接待了他,为他提供了一张温暖柔软的床。但冉阿让的生活经历从未告诉他什么是信任和如何对待他人的信任。不仅如此,他甚至不能简单地接受下这份情意。夜里他偷盗了神父家,被神父发现后打伤了神父,并盗走银餐器逃到街上,结果被警察捉住。当警察押他来见神父时,神父却说:“我这里最值钱的是那对银烛台,我不是也送给你了吗?你为什么忘了把它们也一起带走呢?"一句话解救了冉阿让,使他免受二次入狱之苦。事后,神父还坚持将两支烛台连同银餐器一起送给冉阿让。

在这事之前,冉阿让遇到的都是冷酷无情之徒,他心里郁积着绝望和愤懑。当他被警察捉住,送到神父那里以前,他确定神父一定会勃然大怒,痛斥其罪。神父如此对待此事,是他始料不及的,他没有丝毫的思想准备,这种做梦也想不到的事,使他完全惊呆了。

在神父的感召下,冉阿让觉醒了。他那长此以来沉睡在内心中的“良心”和“爱”的感情由此迸发,使他脱胎换骨,成为一位充满慈爱之心的、有教养的绅士,并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也可以说,他的新发现——世上存在着丰厚的爱和具有深深爱心的人——这一令他无比惊喜和感动的“新发现”点燃了他心目中蕴藏着的人间爱的火焰。

奇迹不止如此。他要把连他自己也未曾享受过的父爱和母爱永远给予亲生儿女以外的受苦人。世界上的确具有无私博爱之心的人,这一信念始终激励着他。由于不知情,他无意中解雇了一位贫困的靠出卖肉体来养活女儿的妓女。当他明白了情况后,费尽周折从警察手里解救了这位妓女。但由于贫病交集,这位妓女已奄奄一息了,临终前将女儿托付给了他。冉阿让发誓要照顾好她的女儿。

其间一位尽忠职守的警察发现了冉阿让曾经是一个罪犯,于是,展开了几十年像猎狗般锲而不舍的追踪。当这位警察被起义工人抓住的时候,冉阿让偷偷放了他,并且没有提出任何要求。但这位警察执法的痴心不改,仍誓要将冉阿让法办。最终这位警察抓住了冉阿让,但他在几十年的追踪中已逐渐理解了冉阿让的博爱心,并被冉阿让伟大的人格力量所打动。可是法与情两者不能兼顾,他不能背弃几十年来所忠心的法律,于是他放走了冉阿让。然后给自己戴上手铐,投河自尽。

《悲惨世界》的艺术魅力正在于通过这样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讴歌了人类中普照世界的博爱精神。这种精神的力量超越了阶级,超越了法律,是人性中最光辉灿烂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