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阿谀奉承的人拉开距离阿谀奉承的人多是制造是非的人,他的人格是扭曲的,他奉承人是有目的的,他会捧你,也会毁你,所以在与人交往中最好与阿谀奉承的人保持一段距离。如果他生活在你的身边而你又摆脱不了他,那么,你就在心里与他保持距离,不能被他的几句奉承话把你变成了一个平庸的爱听假话的人。
如果有人阿谀逢迎,极尽奉承之能事,作为我们是心悦诚服地领受,还是回避拒绝?接受了这种奉承,只能使小人得意,拒绝了这种奉承,于人于己都是有益的。
溜须拍马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情,而且在有些时候,我们都自觉不自觉地就拍了别人的“马屁”。当然也会被别人自觉不自觉地拍了自己的“马屁”,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拍马屁”与“被拍马屁”,本来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坏处,大可不必过于在意。然而就领导而言,对于“被拍马屁”这件事还是应该多注意才是,尤其不能对“拍马屁”者大开绿灯。
在日常生活中,就有那么一帮人,专以“拍马屁”为生,而且他们还具有相当技巧,拍起“马屁”来不显山、不露水,让你浑然不觉,不知不觉中上了他的当,最终受害的还是你自己。况且,也确有不少人被奉承者弄昏了头,把升迁的制度变成了“党派之争”:谁对他毕恭毕敬、阿谀奉承,就对谁恩宠有加,大加赞赏和关爱。无疑,这种人更助长了阿谀之风的盛行。但是,明智的人则不会这样做,他不会中这个圈套,也许反而会对喜欢拍马奉承的那些下属感到十分鄙视和厌恶。
我们应当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哪些是实事求是的评价之辞,哪些又是阿谀奉承之辞;在阿谀奉承之中,哪些人是出于真心而稍稍过分地赞美几句,哪些人又是企图通过奉承而达到自己的某种企图;哪些奉承之辞中含有可吸取的内容,哪些奉承话都是凭空捏造、子虚乌有等,诸如此类。对于这些绝对不能含糊。
对于实事求是的评价,要认真听,认真记,并注意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保持这种风格。赢得人们信任的同时,也会对我们的前途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对于出于真心而稍稍过分地赞美几句的人,不妨一笑了之,抑或谦虚一下。让别人在真心赞美你的能力的同时,也认识到你的人格魅力。这样,岂不是更有助于你赢得朋友的信任和尊重吗?
这的确是一个好机会,心与心之间真诚地交流,在这种会心的交流中,你的才华得到朋友的进一步认可,可以促使你更加充满自信地进行社会活动。
如果满足于小人对自己的吹捧而昏昏然,最终会导致自受其辱。
美国迪士尼公司创办者沃尔特在给妻子写的一封信中说:“这个行业是最搅不清的。这个行业没有机智,没有应变能力,没有专业培训是不容易显露头角的。有些一肚子诡计的人,看起来很可爱,往往是由于没经验,反而容易上当,之所以我没有像羊入狼群,是因为我庆幸我请教了一个人。我很乐观,自信……我认为很值得让人放心的是鲍维斯。”
然而,欺骗沃尔特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非常信任的那个鲍维斯。鲍维斯说,卡通影片录音,他拥有一组称为“电影声”的独立录音系统。据说只需要一两位音效人员和五六件乐器即可。沃尔特的信任,使一笔又一笔的钱流进了鲍维斯的口袋,最后他对沃尔特假惺惺地说:“我特别想帮助你。你的米老鼠也可用来推销我需要的电影声。比大公司给你的钱还要多,我可以帮你做到。我可以负担卖到每一个州的放映卡通片的权利的一切费用,包括推销员的开销。给我十分之一的毛利就行了,咦!这是摄制卡通片的钱。我先借给你。"
一个月过去了,但一直没有支票汇过来,满怀希望的沃尔特派人去了一趟纽约,还是没有拿到,这时的沃尔特才恍然大悟:鲍维斯是个大骗子。
曾为墨西哥革命英雄维拉做顾问的更塞·雷辛被沃尔特请去当法律顾问。1930年1月,沃尔特请他去纽约找鲍维斯谈判,鲍维斯说,他并不重视米老鼠,米老鼠的成功不过是无意的,他只负责推销电影声,他希望续约在一年后顺利进行。沃尔特提出不付清旧账,免谈续约。鲍维斯说他能判对方续约,随后,他拿出一封内容是乌比和鲍维斯签约,并由他每星期给乌比300美元摄制新卡通片集的电报给沃尔特看。
与他一起辛苦创业的乌比也会背叛他!这怎么可能?沃尔特一下像被推下深渊,呆呆地愣在那里。
过分热心会让对方失去热情
有些人对别人拜托的事情总是想尽办法帮忙。这种人一般不会遭到别人的白眼。也有的人会对来拜托他帮忙的人说“不”。如此,拜托他的人就会认为这个人心肠冷漠。这样的人通常不会被人喜欢。
虽然我愿意在各种情况下给别人提供帮助,但是我总是小心翼翼,尽量不对别人过分热心。原因可以用下面的故事来说明:
有一位很有名气的占卜师,想和他见面,一般要提前半年的时间预约。预约是件很麻烦的事。如果自己不主动行动,就会失去做这件事的动力。人们只有亲自打电话预约,才不会忘记见面的日子。
但是,如果把主动权都交给别人的话,自己就会失去对预约这件事的热情,见面的日子也会很容易就被忘掉了。
热心肠的人不会遭到别人的厌恶,不热心的人有时则会招人怨恨。但是,这不见得就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至少这样做不会损伤对方做事的热情。过分热心地为别人着想,有时会“夺走”对方的热情。为了股票和人生的成功,坚持少数人的意见,怎样做才能引人注意呢?答案很简单,就是加入少数人的一方。
在多数人的阵营里,你不可能轻易地崭露头角。用买股票的事例最容易解释这个道理:
为了赚到钱,在决定买哪只股票之前,你会征求很多人的意见。如果10个人之中有8个人建议你最好不要购买某一家公司的股票,而其他2个人却说这家的股票一定会赚钱,你会怎么做?
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不买,因为有8个人建议不买。如果你这样做了,那你一定会失败!其实,如果你在买股票的时候跟从大部分人的选择,你就不可能赚到钱。
买股票的基本原则就是:大家都抛出的时候你买进,大家都买进的时候你抛出。如果你和大家步调一致,等待你的就只有金钱的损失。和大部分人行动一致还可以赚到钱的情况,绝对不会有。其实,人生也是一样的。
胜败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听取了少数人的意见。如果大家怎么说你就怎么做,那么不管是股票还是人生,你都不会取得成功。即使面对专家的意见,你也要敢于怀疑。但是,人们往往会囫囵吞枣般地接受权威人士的话,不自觉地就被“权威”二字牵着鼻子走。
坚持少数派意见的人一定会招来众人的厌恶。你必须确定自己的位置,是属于多数派还是站在少数派一边。时刻注意不招人厌烦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被埋没在多数人当中。
虽然有的人也有意要成为少数派,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就混进了多数派的队伍里。就拿流行时尚来说吧:
假如某本时尚杂志介绍了“今年流行的个性服装”,而你就依照那本书上的介绍装扮了自己,那么你会和所有看过这本书的人穿一样的“个性服装”。也就是说,你只不过是多数人中的一个。其实,“流行”和“个性”是两个相互矛盾的词语。“今年流行的个性服装”这句话本身就存在矛盾。只有当别人对你的衣着投来惊异的目光时,你才算进入了少数派,也才会引人注目。
当大家都穿荧光色的衣服时,你也跟着穿荧光色的衣服,那你就只会被埋没在人堆里。
遭到别人厌恶的原因并不是你比大家都差,而是因为你属于少数派。多数派并不是永远都对,而少数派也不会任何时候都错。
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某个曾经正确的事物,随着时代的进步,可能就变成错误的了。
在时代的大潮中,对与错的判断并没有什么意义。真正应该判断的,是你属于多数派还是少数派。创造未来时代的一定是少数派!
社会发展的规律,必定是少数派引领着多数派前进。
可以不遵守“道德”,但必须遵守礼节如果你认为不懂礼仪就会遭人白眼,那你就错了。因为即使你彬彬有礼,也有可能招来别人的白眼。
遭人白眼是指不遵守道德约束。所谓“道德”就是大多数人所信奉的规则,而道德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
随着时代变化,道德也会发生变化。道德并不是永远不变的东西。所谓“道德”,只不过是在某一瞬间碰巧符合了多数人的想法而已。
而所谓“符合道德准则的生活方式”,就是混迹于大多数人当中,和大家行动一致。而这样做并不是绝对合乎人性的。
这样做的人在道德的圈子之中会活得比较轻松。如果出了那个圈子,就等于脱离了“正确的轨道”。只要你乖乖地待在道德的圈子里,就不必担心会遭人白眼。但是,一旦进入道德的圈子,人们遵守礼节的意识就会越来越少。
坚持少数派的立场会破坏道德的规则。破坏了也没关系,但是应该遵守礼节。礼节就是礼仪,即不给别人带来麻烦。
遭人白眼的人可以分为两种:给别人添麻烦的人和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人。给别人添麻烦的人不是招人讨厌,而是不懂礼节。一定不能混淆了这两种人。遭人白眼的人并不是没有礼节、不懂礼仪的人。遵守礼仪、彬彬有礼的人也会招来别人的白眼。这是因为,他们有着和大家不一样的价值观。他们都创造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观,而这一价值观的范围更宽广。如果大家在直径5米的价值观圆圈中生存,那么他们就是在直径10米的价值观圆圈里生活。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与众不同,那他就可以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生活。虽然遭人白眼,但是一定要遵守礼仪。
好朋友之间也不可无视隐私
自己的隐私权,所以你可别轻易侵入对方的这个“领地”,除非对方自己主动向你说起。再好的朋友,某些方面还是要保持必要的距离。
有不少人认为过分关心别人隐私是无聊、没有修养的低素质行为,这就意味着你与这类同事、朋友在一起时,得掌握交往的尺度。工作或是信息上的交流、生活上的互助,或是一起游玩,都会让双方感到高兴,可是千万别介入他们的隐私,不然对方会讨厌你、鄙视你,把你看作是无聊的人。
同事是工作伙伴,不可能要求他们像父母兄弟姐妹一样包容和体谅你。很多时候,同事之间最好保持一种平等、礼貌的伙伴关系。你应该知道,在上班时有些话不能说,有些事情不能让别人知道……
为了自己的隐私不让人知道,你应该首先弄清的问题是:你的家庭背景是否会对你的工作产生影响?你与某些亲人或者朋友的关系是否不宜别人知道?你的历史记录是否会影响别人对你道德品质的评价?你的一些与众不同的思想是不是会触动一些敏感的神经?你的生活方式是否有些与传统相悖?你与老板的私交是否可以成为公开的“秘密”?你与公司上层的某些私人渊源一旦曝光,会给你带来障碍还是好处?
隐私本身也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同一件事情在一个环境中是无伤大雅的小事,换一个环境则有可能非常敏感,以上列举的,可都属于你的隐私范畴。
接着你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要在公司范围内谈论私生活,无论是办公室、洗手间,还是走廊;不要在同事面前表现出和上司超越一般上下级的关系,尤其不要炫耀你和上司及其家人有私交。即使是私下里,也不要随便对同事谈论自己的过去和隐秘思想。除非你已经离开了这家公司,你才可以和从前的同事做交心的朋友。如果同事已经成了好朋友,不要常在大家面前和他(她)亲密接触。尤其是涉及工作问题,要公正,有独立的见解,不拉帮结派。对付特别喜欢打听别人隐私的同事要“有礼有节”,不想说的坚决不说。
隐私很多时候由敏感问题引起。先无意把对方的隐私传出去,可是双方一敏感,嫉妒心产生了,就会以传播对方的隐私来获得心理的平衡。
女性之间的妒忌多半因容貌而起。女人爱妒忌,妒忌可以说是女人明显特征之一。而女人又往往因为容貌姿色才处于“优位”,所以,女人对容貌、衣着以及风度气质所带来的爱情生活、夫妻关系等相当敏感,很容易产生妒忌。比如,一个姑娘因有一张漂亮的脸蛋而被不少小伙子包围着,那些容貌平平的没有人追求的姑娘,自然会对她产生嫉妒。这时,你作为男性,千万不要在女性之间当面夸赞其中某一姑娘:“某某真漂亮!”“某某的穿着打扮真时髦!”“某某的气质太迷人了!”“某某的男朋友我见过,特帅,特有魅力!”这不仅会引起其他女性的妒忌,而且会对你产生一种莫名的敌意。
男性之间的妒忌大多因名誉、地位、功业所致。男人对社会活动能力、工作业绩、创造手段等最为关注,也最易导致相互妒忌。比如,某人晋升后赢得了不少漂亮姑娘的追求,某人因才华出众、能说会道而显身扬名等等,都会受到身边其他男人的妒忌。因此,在男性之间,作为女人的不宜当众评头论足,说什么“某某真能干!”
“某某女朋友真标致!”“某某和你一块儿来的吧?现在已经是厂长了!”,如此,就是再敦厚的人也会产生对他人的嫉妒之心来,继而把对方的隐私传出去。
流露爱意不存邪念
在社会交往中,你不可能总是与同性接触,你的生活圈子里有你喜欢的异性,这也很正常,但是要学会恰到好处地处理两性之间的关系。男女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是随自己的工作而形成的,同事关系在分工协作关系中形成的,朋友关系的形成的途径之一也在工作关系中。男人、女人、领导、同事、朋友,这是一个人际关系的整体,我们要用理性的观念来对待这种交叉性的整体关系。有时工作上的困难往往因同事、朋友的帮助而迎刃而解。处理好交叉的人际关系,如男女同事关系,会给工作带来方便,但处理得不好的话,就会给工作带来麻烦。是非都因人而起,男女同事之间如果距离分寸把握不好,是非不断,问题不断。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如果在工作中将男女同事关系看得太僵,必然不利于构建一个合适的工作氛围。我相信不是每个人每天都能将男女同事关系处理得那么融洽,否则大家都是圣人了。我见过的比较合适的氛围,是有不同性别的人在一起工作,却彼此能有一种默契和尊重,相互像兄弟姐妹一样,没有别的奇怪的想法和念头。
爱的机缘是存在的,但男女情爱这种事情发生后,如果公司强制解决,必然会使员工心生怨恨。如果觉得此类事情发生会影响个人业绩,主管必须尽早与相关人员讲清利害关系,以理服人,才能使个人在处理此类事件时保持“理智”。任何可能伤害个人自尊的言行都会导致工作上的抵触和涣散。
同时,我觉得一个感情成熟的人是不应该逃避男女同事相处这个问题的,如果有恋情发生,确实是已有所想,而且是两情相悦,他们也应该知道该怎么做,以及会有什么后果。
有一位部门经理,他有一个能干又外向的女助理,刚开始外面有很多流言,尽管他们之间什么都没有。可见男女关系受重视的程度!
他想,要避免发生这种过于亲密关系的做法是分清工作与生活。上班时大家是合作良好的同事,下班后则享受自己的生活。关键是不能让其他人感到他在工作上由于感情的倾斜,制造了矛盾,或者造成了负面影响。
为了工作的便利,或者社会的交往发展下去,你可以对身边的异性表示好感,甚至还有必要流露爱心,但感情要纯真,让对方感到一种虚荣和满足。你不能让对方发现你有邪念,那样,相处的气氛就变了,对方的戒备,使你与其接近就更困难了。另外,人是最敏感的动物,你对异性稍有念头,就会被其他人看出来,藏是藏不住的,这会影响你的形象。所以,一般关系而非情人关系的男女,在一起的时候,心念正,这是首要的。否则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不敢再接触;一是成为情人,而婚外恋是不能公开的,还得要在他人面前装着没那回事似的,这好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