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百货业曾凭借其强劲的实力和高超的经营技术,大举进军中国台湾,致使台湾省百货业犹如乌云压顶,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销售额大幅下降。
面对困境,各百货公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保住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作殊死抗争。其中,远东百货商店的举措最为果敢,一时竟吸引了同行业经营者关注的目光。
远东百货商店在台湾省设有众多的连锁店,数目之多,分布之广,令同行业经营者望尘莫及。在日本百货业大兵压境面前,远东百货商店果断地采用“李代桃僵”,为谋求长远利益而进行了大胆的舍弃。他们对商店进行了全面装修,把女性服装和儿童服饰全部舍弃,而改以男装和超市为主营项目。
未来是多元化发展,现在改弦更张,经“李代桃僵”、大胆舍弃后,远东百货商店竟走上了专业化道路,以一枝独秀的方式在乌云压顶的困境中顽强地生存,令世人啧啧称奇。
做出这一决断是需要过人的胆魄和敏锐的眼光的,只有高瞻远瞩,明智地区分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才能把“李代桃僵”实施成功。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香港,英资财团在华资企业的攻势面前,已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作为英资财团核心的怡和财团更是困难重重,华资企业收购怡和的消息时有所闻,令他们一夕数惊。
在这危难之际,西门·凯瑟克接任怡和财团的主席,为保住怡和的基业,争得东山再起的良机,他果断地运用“李代桃僵”,对怡和财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为了减债,西门·凯瑟克大举出售资产,他把海外业务全部砍掉,把港灯公司卖给了李嘉诚,把电话公司的股份卖给了英国大东电报局。
经过这一系列的大手术,怡和财团身上的腐肌烂肉被剔除净尽,虽说疼得死去活来,但却为力保大本营不失奠定了基础。
怡和财团与其下属的置地公司本来采用互控对方股权的方式以抵御外敌入侵,但在自己元气大伤、股价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被对方趁机攻破,还是极有可能的。西门·凯瑟克花了极大的心思,终于把怡和财团与置地公司拆开,然后抽调巨资,死守置地公司这一至关重要的生命线。
正因为“李代桃僵”战术施用得成功,才使怡和财团成功地收缩防线,集中重兵保住了置地公司。李嘉诚等人虽发起了对置地公司进行收购的强劲攻势,也不能不功败垂成。
怡和财团赢得了难得的时机,使自己站稳脚跟,并伺机再度振作,东山再起。
史密斯公司是美国密尔瓦基的一家大公司,专门生产客车底盘,供给美国汽车工业需要。这个公司规模庞大,仅员工人数就多达2万余人,年销售额也超过两亿美元。虽在同行业中屈指可数,但可惜的是,其获利率却一直低速,无法得到相应的提高。
经过反复论证,他们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原来这个公司多年来只生产一种产品,只占领一个市场,客户也相当单纯,数量不多;而与此相对应的是管理层相当庞大。因此,使管理层单纯化、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就势在必行。
意识到这一严重性,这个公司立即开展“李代桃僵”的大行动,除了保留职能方面的经理和必不可少的技术人员外,其他高层领导能裁则裁,直至最后只剩下了一名高层负责人,改变了以往营业额增高而利润的反降的奇特现象,公司的发展一日千里。
有所弃才能有所得,在身处不太有利的市场环境中的时候,对自己的企业进行必要的舍弃是为了更好地轻装前进,减员增效,在我国国企改革中是一直被当作有效的改革手段加以大力推广的。
不要舍不得眼前利益,不要抱住局部利益不放,把眼光放远,站得更高一些,进行主动的牺牲,做出主动的退守,是为了今后更有力地出击,是为了今后攫取更大的利益。
无数市场成功人士都曾果断地运用过“李代桃僵”,他们高瞻远瞩,该舍就舍该弃就弃,才赢得了宝贵的发展良机,促使了自身的发展,使自己的事业步入了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