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说,“贫贱之交不能忘”不光是对朋友的一种合理要求,也是交朋友的一个道德标准,为人处世的一种态度。“交之于人也,犹唇齿之相济”,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试想,如果“一阔脸就变”,那还叫什么朋友?
读《毛泽东书信选集》,其中有不少书信谈到他青年时代的“贫贱之交”。
比如,他在《致王首道》(当时任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的信中,就特意提到“张次仑、罗元辑两先生”,说他们“一生教书未作坏事”,“现闻两先生家口甚多,生活极苦,拟请湖南省政府每月每人酌给津贴若干,借资养老。”信中还提到“又据罗元鳗先生来函说:曾任我的国文教员之袁仲谦先生已死,其妻70岁饿饭等语,亦请省府酌予接济。”毛泽东还十分认真负责地要求地方政府将“以上张、罗、戴3人事,请予酌办见复,并请派人向张、罗2先生予以慰问。”他进而将“张、罗通讯处均是妙高峰中学”等一些细节也一一交代,其认真热诚,令人感动。在这点上,伟人毛泽东当之无愧地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贫贱之交不能忘”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所谓“贫贱之交”,无非就是在贫困艰难中结交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多是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贫苦人。
他们虽然本身的生活并不如意,却能以友情来温暖和抚慰同命运的穷兄弟,甚至尽管自顾不暇,仍慷慨救助濒于危难的朋友。
不忘穷时朋友,正是不忘昔日苦,不忘曾经走过的艰难路程,不忘曾经在困难中给自己以安慰、鼓舞、信任和温暖以及前进力量的朋友。
“贫贱之交不能忘”,对于那些当了老板、经理以及社会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的人特别有意义。
比如,在农村里,有些专业户由于善于经营,靠勤劳、靠知识、靠科学致富,他们的经济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并没忘记自己周围的“穷朋友”,慷慨地给予经济上的援助,包括赈济或借贷,并主动上门传授经营方法和进行技术指导,使这些“穷朋友”也逐步走上致富之路。诸如此类不以富嫌贫,不以高明嫌笨拙,真诚地给别人以帮助、指导和支援的事例,都是不忘“贫贱之交”的体现。
此外,有一点还得说明:我们说的“贫贱之交不能忘”,是不忘“贫贱”的疾苦,体谅穷朋友的困难,尽力给以帮助,而不是无原则地“拉兄弟一把”。那种拉帮结伙,“独私故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式的做法,是应当加以反对的。不能因为某某曾和自己交过朋友,就认为他的水平一定高过别人,就非受到重用不可,否则就要被责之以忘却故旧了,这显然也是不值得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