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柳绿桃红(1 / 1)

黑凤凰 关仁山,王松 2843 字 3个月前

第二十七章

柳绿桃红

1

兰兰的呕吐是在一天早晨开始的。起初兰兰并没有在意,以为是天气转冷,胃不舒服。但渐渐地就感到不对劲儿了,这样的呕吐似乎越来越频繁。兰兰的呕吐也引起猴二的注意。

猴二在一个上午来对黑彪说,大哥,我要恭喜你了。

黑彪看看他问,什么喜?

猴二笑笑说,你没注意大嫂的动静吗?

黑彪看看猴二,没说话就转身走了。

……

沿着一条窄窄的小路走下山岙,在岙底的深处就是青龙道观。这里古树参天,人迹稀少。山外的冷风似乎吹不到这里,在道观高墙的下面,竟然还盛开着几朵野**。

大殿里的蒲榻上,黑彪与清一道长相对而坐。清一道长面皮白皙,唇边垂下两缕乌黑的长须,看上去安静而又有些忧郁。此时,清一道长用手捋了一下长须,示意黑彪喝茶。然后端起自己面前的茶盏呷了一口说,黑掌门不必细说,贫道都已听明白了。

黑彪说,我是个粗人,生性愚钝,还请道长指点。

清一道长看一看黑彪问,你喜欢这个女人吗?

黑彪略一迟疑,说,我……喜欢这女人。

清一道长说,男人对女人,喜欢和喜欢是不一样的,你是哪一种喜欢呢?

黑彪说,我是……从心里喜欢她,我愿意用自己的性命去喜欢这个女人。

清一道长点点头说,明白了。然后用手朝殿外一指说,黑掌门,请看。

门外一棵参天大树的枝头上,有一个鸟巢,巢边落着一只美丽的山雀。

清一道长说,这只山雀,每天飞去又飞回,这是为什么?

黑彪不解地看看那棵大树,又看了看清一道长。

清一道长说,这是因为,在这棵树上的巢里有它的幼雏啊。这样说着,又微微点了一下头,所以,如果这女人生了一个女儿,就应该是黑掌门的一桩喜事。

黑彪听了似有所悟,轻轻地哦一声。

不过,清一道长又说,如果生了男婴,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黑彪问,为什么?

清一道长稍稍沉一下,黑掌门,总不想为别人接续香火吧?

黑彪听了,慢慢垂下头……

2

凡浩将矿上的事处理完,回来时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但这时他还不想回去,于是将马交给老蒯,就朝小山街走来。下午的阳光洒在小山街上,将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街边的店铺映成一幅繁华的图景。凡浩走在人群里,忽然有一种梦游的感觉,似乎眼前的一切都不真实。

前面的街边围了一群人。凡浩信步走过去。是一个干瘦的男人在用云遮月的嗓子向路人兜售膏药:各位,神仙难辨丸、散、膏、丹!都是膏药一张,各有熬炼不同!上乘的坨儿汗要用七十二味官药,一百四十四味草药,细研细磨精熬精炼七七四十九天!专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跌打扭闪风湿麻木,胃脘不舒消化不良,小肠疝气内痔外痔,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咳嗽痰喘肺痨咯血……这男人吆喝着,忽然发现了站在一旁的凡浩,立刻走过来说,这位少爷一看就是个新派读书人,读书人大都肾府阴虚,腰酸腿软,看您这位少爷,神色忧郁似有情伤,情伤肺而肺主气,气血不足则营运不畅,来来来,您带一贴我的膏药回去,晚上贴在肚脐上,包您清气上升浊气下降,食归大肠水归**,您买两贴还可以奉送一贴!

凡浩冲这男人笑笑,转身挤出人群。

街边的书寓里传出一阵琴弦声。一个伙计正在书寓门前招揽客人:哎,南来的北往的,穿袍儿的挂掌的,捆紧的松绑的,踢土儿的带响儿的,一壶茶听今古大事,一杯酒品**浓情,黛玉宝玉梁红玉,敬德尉迟姜太公,杨家将大战程咬金,水浒英雄灭三国啦啊!

凡浩觉得这伙计吆喝得有趣,不禁停住脚步看看他。

伙计连忙不失时机地朝里让着,这位爷,里边请啊?

凡浩迟疑了一下,抬起头看看仁和书寓的招牌,就迈步走进来。大堂里稀稀落落地坐着一些客人。凡浩被引到前面的一张桌前坐下来。立刻有人送上茶。凡浩端起茶盏呷了一口,抬起头朝台上看了看,突然愣住了。台上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孩正在演唱唐山落子。凡浩发现,这女孩的相貌竟然与兰兰一模一样,看上去就如同是孪生姐妹。

此时这女孩正在演唱《忆真妃》:

……

雨打窗棂点点敲人心欲碎

风摇落木声声撼我梦难成

当啷啷惊魂响自檐前起

冰凉凉彻底寒从被底生

孤灯照我人单影

雨夜同谁话五更

乍孤眠岂能孤眠眠未惯

恸泉下有个孤眠和我同

想古来巫山曾有襄王梦

我为何思卿梦不成

……

这女孩在台上唱得悲悲切切,如泣如诉。凡浩痴痴地看了一阵,叫过旁边的伙计。

凡浩低声问,这个角儿,叫什么?

伙计说,哦,她叫小桃红,刚来不久,是咱这儿挂头牌的。

此时小桃红在台上一边

唱着,也已经看到了台下正一直不错眼睛盯住自己的凡浩。小桃红立刻意识到,这个气度不凡的年轻人应该是一位少爷。于是一曲唱罢,便下台让书寓老板引着来到凡浩的桌前,笑笑说,这位少爷,唱得不好,让您见笑了。

凡浩仍然定定地看着小桃红,沉了半晌才说,你唱得……好啊。

书寓的竺老板赶紧凑过来说,少爷您真有耳音,小桃红姑娘可是咱仁和书寓的头牌,久站天津的大码头,红遍天津卫的,最近才刚来咱们滦州府,一站脚儿就唱响了!

小桃红不好意思地说,我初到贵宝地,以后还指望少爷多照应呢!

凡浩点点头问,姑娘,姓什么?

小桃红说,我姓常。

凡浩又问,你家的亲戚里,还有姐妹吗?

小桃红掩口一笑说,少爷这样问,莫不是,看上我家哪个姐妹了?

凡浩立刻哦一声说,不不……然后朝旁边招了一下手。竺老板连忙过来。凡浩掏出一块碎银子交给竺老板说,这是给小桃红的,让她买件衣裳。

竺老板连声说,谢少爷赏了!

小桃红说,还没敢请教,少爷贵姓啊?

凡浩说,我姓孟。

小桃红说,哦,孟少爷,以后可要常来啊,记住,我姓常,经常来的常。

凡浩又朝小桃红笑了笑,就起身出来了。

3

凡浩从仁和书寓出来,一边在小山街上走着,心里仍在想着刚才这个叫小桃红的姑娘。凡浩想,世间应该不会有如此巧的事情,这个小桃红的模样怎么会和兰兰如此相像,如果让她们两人穿了相同的衣裳,几乎无法辨认出来。凡浩正这样想着,忽然,一辆蓝呢棚子的马车停在身边。凡浩愣了一下。周学熙在车里撩起帘子说,凡浩,你这是去哪儿啊?

凡浩立刻说,哦,周大人,我……没事,随便走走。

周学熙从车上下来说,好啊,我今天正好也没什么事,咱们聊聊吧。

一边这样说着,两人就走进街边的同乐茶园。

茶园里仍是一片喧哗。周学熙和凡浩在一张茶桌前坐下来。周学熙笑笑说,凡浩啊,我已经听说了,自从你接手腰窝煤矿,这一阵子可是做得风生水起啊。凡浩笑笑说,哪里,我也没什么经验,这不,矿上刚刚又出了点事,井下的瓦斯爆炸了,幸好没有伤到人。周学熙说,嗯,矿上出事故也在所难免,不过前几件事,你都干得很漂亮啊!

凡浩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周大人过奖了。

周学熙说,我从第一次见到你就感觉到了,你是一个很有血性的年轻人!说着点点头,是啊,年轻人就应该这样,有血性才会有**,有**才能做出一番大事来。

这时伙计拎上茶来。凡浩一边为周学熙斟着茶说,周大人说得是。

凡华在这个上午也和翠喜一起来到小山街。翠喜一早晨都在缠着凡华,说自己怀了孩子,想吃小山街上的洪记糖葫芦。凡华刚又弄到一本春宫画,原本无心上街,可是被翠喜缠得无奈,只好陪她一起出来。这时,翠喜举着一串红彤彤的洪记糖葫芦,一边理直气壮地吃着,忽然看到街上卖大梨糕的摊子,立刻又指着嚷,哎,大梨糕!我要吃大梨糕!

凡华不耐烦地说,你不是吃糖葫芦吗,那玩意儿太酸。

翠喜立刻说,你没听说吗,酸儿辣女!

凡华一边无奈地说着,好好,酸儿辣女……只好去买大梨糕。也就在这时,凡华忽然发现了旁边一个卖文玩核桃的古玩摊。于是伸着脖子走过去,随手拿起一对核桃看了看问,这要多少银子?摊主赶紧说,这位少爷,一看您就是内行,不多要,您给八两银子。凡华嘁的一声说,八两?打劫哪?摊主连忙笑着说,您别这么嚷嚷啊,我漫天要价,您就地还钱,做买卖么,就是得有买有卖,您仔细看看,这可是正宗狮子头,而且是闷尖儿的,甭管到哪儿都难找呢!凡华摇摇头说,你这是狮子头不假,可品相太差了,哪儿就值八两银子?接着点点头,好吧,我还个价儿吧,八钱银子!说罢扔了块碎银子就转身走了。

这时翠喜气哼哼地走过来说,你这半天死到哪儿去了?

凡华赶紧拎起手里的大梨糕说,给你买大梨糕去了啊。

翠喜一把抓到手里,哼一声扭头就走。

凡华连忙问,哎……你要去哪儿啊?

翠喜头也不回地说,你管不着!

凡华并没注意到,这个时候,胡华一直站在古玩摊的跟前饶有兴趣地看着他和翠喜。此时胡华走过来,对凡华说,这位是,孟府的二少爷吧?凡华见是个洋人,上下看看他问,你怎么认识我?胡华笑笑说,二少爷忘记了,咱们在河头花园见过面的。

凡华说,我不记得了。

胡华问,我能请你喝杯茶吗?

凡华一听扑哧笑了,说,一看你们这些洋人就是老外,在我们这儿喝茶不论杯,论壶!

胡华又笑笑说,哦,我可以请你喝一壶茶吗?

凡华说,你为什么要请我喝茶?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你想求我什么?

胡华说,你刚才买核桃,我一直在看,我发现你对这种文玩核桃很有研究,所以,我想向你讨教一下。凡华一

听两眼倏地亮起来,立刻说,你想问这文玩核桃的事啊,这里边的学问可大了,一句话两句话还真掰扯不清楚,走,我给你说说去!

这样说着,就和胡华一起朝同乐茶园走来。

4

周学熙与凡浩仍在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凡浩觉得,周学熙这个人真的很令人尊敬,不仅有长者风范,而且心胸宽广,为人平和,一看就是个做大事的人。这时,凡浩对周学熙说,周大人,我从美国一回来就听到很多人说起您,您这些年一直奔走办实业,堪称实业救国、实业兴国的典范,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啊。周学熙点点头说,国之不强,民无所依,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是我们大清国的政府,还有那些官员,唉……我至今也想不明白,这开平矿务的督办张翼张大人,他怎么会糊涂到这个地步,洋人对我们大清国的物产资源垂涎已不是一天两天,他们如此不远万里地来到这里揣的是什么心思,不言而喻啊!张大人怎么能只用八英磅就糊里糊涂地跟英国人签了所谓的租约呢?况且这租和卖,仅一字之差却天壤之别,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啊!我们好端端的一个开平煤矿,就因为他的一时糊涂,竟就拱手给了洋人,他张大人,愧对当年唐廷枢大人的在天之灵啊!凡浩点点头说,我们大清国的官员不懂洋文,所以英国人才有可乘之机,串通翻译偷偷在合约上做了手脚,这是诈骗!周学熙点头说,是啊,这是闻所未闻的诈骗!我已经决定,把英国的墨林公司告上国际法庭!现在我的讼师已经去英国的伦敦起诉,很快就会有头绪了。凡浩说,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做的,您随时吩咐。周学熙说,凡浩啊,对一个国家来说,煤是制造之根本,根本不立他事皆无基础,所以,你现在决心投身煤炭业是正确的,而且一定要把腰窝矿管理好。

凡浩点点头说,我明白。

周学熙又问,我听向楠说,你正准备把腰窝矿业改为股份制?凡浩说是,我觉得向楠兄的这个建议很好,从腰窝矿眼下的现状看,如果这样下去已经很难再发展,走股份制应该是唯一的出路。周学熙点点头说,你们的这个想法我赞同,其实股份制这种形式,在我们这里并不新鲜,但真正用于搞实业,还要考虑周全。凡浩说,我已经制定了一个方案,下一步,准备先跟商会的人知会一下,听听大家的想法。周学熙说,对,商会的人都是滦州的商界翘楚,应该听听他们的意见。接着又说,好啊,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只管说就是。

这时胡华和凡华走进茶园,在不远的一张桌前坐下来。

胡华笑笑说,我怎么称呼你?二少爷……还是孟先生?

凡华摆摆手说,还是叫二少爷吧,听着顺耳。

胡华说,好吧二少爷,现在就请你讲一讲这文玩核桃吧?

凡华立刻来了精神,掏出刚买的这对狮子头摆弄着说,要说文玩核桃,这潭水儿可深了。核桃分四种:狮子头、鸡心、公子帽、官帽,其中以狮子头为最。公子帽也叫相公帽,它跟官帽的区别一般人是分不出来的,要看耳朵。凡华说着,用手里的核桃比画着,从这大边儿一直到这脐儿,这叫耳朵,一般公子帽的耳朵比官帽的耳朵大,看着呼扇呼扇的。

胡华问,你这是官帽,还是公子帽?

凡华得意说,我这可是正宗的闷尖儿狮子头!

这时,这边的周学熙已经看到了坐在不远处的胡华和凡华,朝那边挑了一下下巴。凡浩顺着周学熙的目光看去,也看到了那张茶桌。周学熙说,我不太喜欢这个叫胡华的美国人,我最近才知道,在开平煤矿的这件事中,这个人不仅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而且还是主要的策划者之一。凡浩有些奇怪地说,我家凡华,怎么会和这个人在一起?

此时胡华也已看到这边的周学熙和凡浩,于是起身朝这边走过来。

胡华微笑着说,哦,周大人,孟先生,你们也在这里?

周学熙站起身,客套地拱一拱手说,胡华先生。

凡浩问,你和凡华,早就认识?

胡华立刻说,也是刚认识的。

凡浩看看胡华说,听说,胡华先生喜欢收藏中国人的瓷器?

胡华连忙说,嗯,只是喜欢,我发现,大清国真是一本百科全书啊。

凡浩面无表情地说,是啊,也正因为如此,才让许多外国人垂涎三尺。胡华听了有些尴尬,岔开话说,哦……听说孟先生的家里也有很多古玩收藏?凡浩立刻皱皱眉问,你听谁说的?胡华稍稍一愣,故意没有回答,支吾了一下说,嗯,这个……孟先生,哪天有时间,请你去我那里,欣赏一下我的收藏吧,你一定会大开眼界的。凡浩微微一笑说,是,我听说了,胡华先生那里还收藏了一些从圆明园里流出的稀世珍宝,大概是从英法军人手里买的吧?胡华一下语塞,咧嘴笑笑,转头对周学熙说,周大人……今天这样清闲啊?

周学熙哦一声说,我还有点事,少陪了。

凡浩也站起身说,我也要去办点事。说着朝胡华点了下头,就和周学熙一起朝茶园门外走去。这时凡华才小心翼翼地凑过来,心有余悸地问胡华,我大哥……刚才说什么了?胡华看看凡浩的背影,又回头看看凡华,笑笑说,二少爷,你跟孟先生可真不像是同胞兄弟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