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蔡元培以北大校长的身份去美国考察。当时,学生们去码头上接蔡先生,见蔡先生依然是一个人,仍然是一介寒儒,不由得鼻子一酸,落下泪来。
“蔡先生依然是书生本色,身上依然没有一点儿架子,也没有随从人员,那么大年纪了,看上去还像一个老留学生,一个人住在哥伦比亚大学附近的小旅馆里。”
在他眼里,富贵不重要,读书才重要。如果一个国家连学术都不讲了,那这个国家就无药可救了。
蔡元培一生颠沛流离,到了暮年,却连一处住宅也没有。学生们看着寒心,一直想着帮一帮蔡先生,让他安度晚年。
1936年,蔡先生过生日那天,当年北大他帮助过的 100多名学生,决定合赠一所住房给蔡先生,让蔡先生可以安度晚年。可是还没等住进去,抗战就爆发了。蔡元培举家移居香港。1940年 3月 2日,蔡元培早起时,摔了一跤,三天后在香港去世了。消息传回正在抗战的中国,全国上下一片哀悼。
蔡先生生前可是中国最大的知识分子,曾任国府委员、司法部长、教育总长、中研院院长、北京大学校长、北京图书馆馆长等多重职务,可谓“位高权重”。去世时却无一分遗产,清贫如洗,甚至连棺木都是商务印书馆的同人帮忙众筹。
“蔡先生一生都在资助别人,却连棺木都买不起。”他清贫得让人落泪,清贫得让人敬佩。如此清寒的读书人,全天下恐怕也只有蔡先生一个人了。这些读书人,像呵护生命一样小心呵护着那人世间的一点亮光,生怕沾上一丝灰尘,生怕随时熄灭。蔡先生去世后,香港市民万人公祭。蒋梦麟先生说蔡先生:“大德垂后世,中国一完人。”美国大哲学家杜威说蔡先生:“以一个校长身份,能领导一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以外,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人。”梁漱溟说:“蔡先生一生的成就不在学术,不在事功,而在开出一种风气,酿成一个大潮流,影响到全国,收果于后世。”蔡先生当过高官,做过校长,可一生自始至终都是个清白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