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童话不是骗人的(1 / 1)

(中文版译后记)

跟《黑山羊波纳奇》英文版译者一样,这本书也是我作为译者接触到的一个独一无二的题材。当一开始被告知这是一本类似“成人童话”的作品时,我的心里不由得打起了鼓,想起了那句著名的歌词——“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心想:成人的世界里还有童话吗?

然而,在翻译、阅读的过程中,我才渐渐发现,这个故事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童话,它只是通过一只神奇的黑山羊的视角,讲述了生命的成长、人性的复杂以及世界的多变。说它是成人童话或者寓言,是因为它确实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童话,你在童话中看到的套路通通行不通,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甚至有些“暗黑”。

首先,故事虽然讲的是一只黑山羊孤儿被一对老夫妻收养长大的经历,但它并没有一个知恩图报的精神内核,也没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波纳奇在幼年时确实很依赖老太婆,但随着她长大,经历了一些事之后,她也曾经憎恨这个家对她的束缚和压迫,极力想要逃离,也会怨恨生活的艰辛。故事里的老两口虽然疼爱这只黑山羊,但也不免把她视为自己的财物,对她进行控制和索取,利用她获得利益,在遇到困难时也想过放弃她。故事的结尾我就不剧透了,但它绝不是一个“幸福快乐”的结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更多地倒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反抗”,一个内心向往自由的生命在经历了奴役、离乱、磨难之后的彻悟和决绝。

其次,在这个故事里看不见童话里通常出现的坏人和好人,每个角色都体现了复杂幽微的人性,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普通人。爱偷懒闲逛却怕老婆、怕跟官府打交道的老头子,勤劳善良却爱唠叨猜疑的老太婆,冲动好斗的公山羊,护犊心切的母山羊,仗势欺人的小吏,爱管闲事的村民,投机取巧的有钱人……这里既有亲情、友爱、善良、慷慨、宽容、坚忍,也不乏懒惰、贪欲、自私、冲动、猜疑、嫉妒、背叛。虽然这些特性大都是借故事里的一群山羊体现出来的,但是他们不是黑白分明、非善即恶,他们是丰满的、复杂的、矛盾的个体。这个故事分明是在写人,写社会,写我们成年人的生命真相。

再次,这个故事里有一个童话不可能触及的重要议题,那就是爱与性的关系。作家用近乎直白的笔触描写了母山羊在**期的躁动不安,还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波纳奇和心上“人”在一起时的幸福与愉悦以及作为生育机器被迫与老公羊**时的不甘与痛苦。它讲述了生命本能的冲动,以及爱对于这种冲动的升华。

用当下流行的话说,整个故事的底色其实是很“丧”的,尤其是最后几章对于苦难的描写到了近乎残忍的地步。尽管如此,这个故事中也不乏快乐甚至诗意的描绘。我最喜欢的几个场景:一开始老头子坐在土丘上看日落和彩霞;波纳奇在草地上和小伙伴一起撒欢玩耍;波纳奇在森林中看到月光下一群野猪在池塘中嬉戏;波纳奇与波万相知相识、相依相恋。这些场景会让人想到,生活虽然在不停地捶打着我们,但也确实给了我们不少接近美好的机会。

很奇怪,我竟然在翻译一位印度作家的动物寓言故事时收获了很大的共鸣。从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到渴望自由与希望安稳的矛盾,到人际关系的潜规则,再到友情观、恋爱观,我们成长过程中无法言说的变化、习以为常的无奈,生命中不为人知的欲望和情绪,都在这个寓言式的故事中被抽丝剥茧地展现出来。我同意苏珊·桑塔格所说的,我们不提倡对文学作品进行简单意义上的解读,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是能使读者产生共鸣,产生审美上的愉悦。

也许,《黑山羊波纳奇》并不是一个具有宏大叙事主题的作品,它就是一个不太纯粹但又生动感人的“童话”故事,讲述了真实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酸甜苦辣,从而讲述了生活的真相、人性的真相,并让我们这些经历着这些真相的普通人由此产生共鸣,得到治愈。

译者:卢屹

2020年7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