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译后记)
能够翻译到情境、时间、题材各异的文本,是文学译者的命运,亦是荣幸。这些文本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描写的世界里大多居住着人类;不同的是,动物的世界通常是儿童文学的主题。我还没有机会(说实话,也无意)以译者的身份参与儿童创意文学的创作。《黑山羊波纳奇》的主角是会思考、有感情的动物,但不是给孩子看的小说。实际上,它或许是第一部写给成年读者的泰米尔语动物小说。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1945年)、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的《狗心》(1925 年)是这一题材的两个著名样本,熟悉该题材的读者猜测《黑山羊波纳奇》跟这两个文本类似,是一部具有强烈政治意味的作品,这倒也不算太离谱。
我们往往会生活在一些幽暗的年代,在那时,人类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隐秘情感大多遭到批判。为了保持人性和理性,我们被迫去捍卫、坚守这些至关重要的情感。穆鲁根在《黑山羊波纳奇》中出色地叙述了一只孱弱的山羊经历各种人类基本情感冲动的过程。当我们关注这只孤儿山羊的命运,当她的命运被人类和动物的强大力量所改变时,我们意识到作者的真正主题是我们自己的恐惧与渴望、原始欲望以及生存策略。通过精湛而细腻的叙事手法,穆鲁根使我们反思自身对于强权与奴役、无私与欲求、反抗与顺从、生与死的反应。《黑山羊波纳奇》不只是一只山羊的故事。通过对一个动物生命历程的探索,穆鲁根引导我们深入“隐秘人性史”,以及我们必须力争存留、不能删减的人性本质。
一出生就成为弃儿,经历了作为一只神羊的磨难,波纳奇体会了深植女**中的期盼和体制暴力。在穆鲁根的故事里,她在死去的那一刻变成了一具石像,这让人想起泰米尔纳德邦民间文化中的一个古老传说:一位无辜的女孩被人世间任意而无时不在的暴力摧残,而她的故事却被人当成神话崇拜。这很可能就是把这部小说视为当代成人文学文本来阅读的一把钥匙。
作为译者,翻译这样一个叙事文本是一种新奇的体验,在这里,动物的情感和体验、无数次肉欲的宣泄都被观察、表达得细腻而绝妙。希望仔细阅读文本能引领读者走进并借由波纳奇的世界,以及她在充满艰辛而短暂的一生中所遭受的苦难,去发现和认识自身。
衷心感谢我在Westland的编辑V.K.Karthika,感谢她编辑这一复杂文本时的从容、娴熟、勤奋。不用多说,剩余的错误都是我造成的。
N.卡兰·拉曼
2017年12月25日于印度金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