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多子女:我也是第一次当三个孩子的妈妈(1 / 1)

我也是第一次成为三个孩子的妈妈,需要时间来摸索和适应。每个孩子都是我的宝贝,我尽自己所能去爱她们,我做不到完美,也许还会有遗憾,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也是第一次当三个孩子的妈妈

妈妈不是神,没有完美的选择,也没有完美的人生,当然更不可能有完美的妈妈。我只需要做一个“足够好的妈妈”,允许自己不完美。

宁宁出生后,每天晚上我都在哄宁宁睡觉、喂奶和她吐奶、啼哭中

度过。有时小拍拿着故事书来找我,我只能对她说,让爸爸给你读吧。看她不情不愿,噘着小嘴的样子,我的内心充满了愧疚。是啊,那个曾经被捧在手心里的大宝,终究还是在二宝到来时,免

不了被冷落。

每个都想陪

到怀老三 Lisa的时候,宁宁才不到 1岁,刚刚开口说话的她,一天到晚嘴里喊着“妈妈,妈妈”,可孕前期剧吐、后期太累的我,很多时候也只能狠心地把她交给爸爸和阿姨。

本想让宁宁喝母乳到 2岁,可怀了老三后剧吐,没多久就断了奶。断奶的时候,一开始只要我一抱起她,她就不断往我怀里钻,一给她奶瓶就拼命摇头,身子打挺,哭喊着要 nei nei,那一刻,心疼、内疚、

担心一起向我涌来。半夜换尿片,或者半睡半醒我轻拍她的时候,迷迷糊糊的她总会叫一声“妈妈”,等我答应后她又接着沉沉睡去。

看她熟睡的样子,我总是默默地告诫自己,一定一定不能忽略了宁宁。

有次拍爸的表妹来我家,看我挺着大肚子,宁宁又非要爬上来要我抱,在三姐弟中排行老二的她大概是有感而发,说:“我们老家有句俗话,‘偏大的,疼小的,中间夹个受气的’,你可别让宁宁受气哦。”

我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暗暗想着,那是他们老一辈的做法,我怎么会呢,宁宁这么可爱,我心疼都来不及呢。

可一想到生了宁宁后,自己陪伴小拍的时间急剧减少,又有些焦虑,我真的能做到让每个孩子都不被冷落,在她们需要我的时候及时出现吗?

常常分身乏术

现实总是很残酷,老三出生后,全家人的注意力很快被怀里这个软嘟嘟的小婴儿吸引了。

86天的小 Lisa就学会了翻身,一家人像发现了新大陆,兴奋地给小家伙拍照。宁宁见状,也跑过来翻个身然后趴在地上,喊着“照相,照相”。

家人看她的滑稽样都哈哈大笑,可那一刻,我这个当妈的却只想哭,才 1岁多的小不点,就知道要通过竞争来博取大人的欢心,需要想尽办法让大家关注到她,而不是妹妹。

姐姐得了钟爱的《西游记》,一个人在沙发上看得如痴如醉,爸爸忍不住夸奖,“姐姐看书看得真好。”宁宁一听,也马上爬上沙发,装模作样地拿本书看起来,我走过去一看,大字不识的她连书都拿反了,

那一刻,一旁的我哭笑不得。

想想小拍 1岁多的时候,全家人的注意力都在她身上,哪里需要这样想尽办法来争宠。都说老二比老大精,可这个“精”明明是被逼出来的啊。不精明、不狡猾,谁会关注她呢?

一天下来,躺在**入睡前,我会在心里盘算:今天陪了宁宁一个小时,小拍大概 45分钟,而小 Lisa还在吃奶,相对还多一些。对比以前,我可以整晚陪一个孩子,所以每当这时候,我都会有愧疚感,每个孩子我单独陪的时间都太少了。

为了让我多陪一会儿,宁宁每晚睡前都会想各种花招,以尽量延长这段时间。先是讲故事,讲了一个又一个,终于躺下了,又要喝水,喝了水又说上厕所,找安抚的小猫咪,然后关灯,唱催眠曲……

等她终于快要睡着时,耳边忽然传来小 Lisa在隔壁房的哭声,几乎是一瞬间,我半个身子从**弹起来。

转念一想,这时候冲出去,前面大半个小时的陪睡工夫就白费了。没用一秒钟,恢复理智的我,又悄无声息地慢慢躺下。

可耳边听着隔壁小奶娃的哭声,我根本无法假装无动于衷,那个百爪挠心,大概只有当妈的能懂,而这一刹那,我对小家伙的愧疚又达到了顶点。

妈妈不是神,没有完美妈妈

周六,宁宁的新伙伴西西被妈妈带着来家里玩。西西妈是新手妈咪,一走进我们家就惊讶地大叫起来:“天哪,你们家怎么有这么多好看的书,你太厉害了,宁宁太幸福了吧。”

我笑笑解释:“不是啦,这些书是从姐姐小时候就开始买的,我也买

过很多不好看的书,现在宁宁是在享受我和姐姐这几年的劳动成果啦。 ”

说到这里,我忽然就释怀了,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对于宁宁来说,虽然我单独陪她的时间比小拍少了很多,但她能享受的陪伴质量,她能获得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都比姐姐多了很多,Lisa也是一样。

是的,我没有三头六臂,有了三个孩子,分给每个孩子的时间少了很多,可是每个孩子都享受到了更高质量的母爱,也享受到了姐妹间的手足亲情。

8年前我第一次当妈妈,傻傻的我严格定时喂母乳,看孩子哭得嗷嗷叫却不敢喂,现在的我能轻松地按需哺乳,让孩子舒舒服服吃个饱。

8年前我第一次当妈妈,孩子湿疹了就手忙脚乱地乱涂抹激素药膏,现在我知道,湿疹只要充分保湿,孩子就不用受罪了。

8年前我第一次当妈妈,孩子上幼儿园,因为分离焦虑哭闹,我却冲她发脾气,将她推得更远,而现在我知道如何在孩子焦虑的时候更好地接纳她,让坏情绪快速远离我们。

老大享受了父母独有的爱,但也忍耐了新手父母的愚笨。从这个角度来说,谁又能说老大就是最受宠、最幸福的那个呢?

老二夹在中间,想被呵护的时候上面有姐姐罩着,想体验一把当老大的权威,下面也有妹妹当观众。

而老三呢,虽然从出生第一天起就要和所有人分享妈妈,可最小的她始终是所有人掌心里的宝,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没有完美的选择,也没有完美的人生,当然更不可能有完美的妈妈。

我只需要做一个“足够好的妈妈”,允许自己不完美,允许孩子体验到挫折和失望,并在之后及时安抚。我无须为某一刻孩子的失落而内疚,更不用为一时的冒失而后悔。

妈妈不是神,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自己需求的人。我也是第一次成为三个孩子的妈妈,需要时间来摸索和适应。

成为多子女家庭的一分子,是她们各自的命运。每个人有自己不可替代的角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运和遗憾。我只要尽力就好。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两个孩子争宠要怎么公平对待

最好的日常,就是孩子在闹,大人在笑呀。直到她们一个个都长大,再也不屑于打架时,说不定也会怀念自己的童年,曾经这样热闹呢。

我正在书房里写稿,突然听见“哇”的一声大哭,紧接着一顿号啕直冲耳膜,一听就知道是宁宁。

我差点就要冲出房门,又把自己按住了。客厅里只有小拍和宁宁,还能有什么事,她们一定是又撕起来了。竖起耳朵听听动静,小拍在朝妹妹嚷嚷:谁让你扯我头发,你扯我,我就扯你!

宁宁哭声里夹带几个含糊不清的字:痛,好痛,妈妈,哇呜哇呜……唉,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多少次了。自从宁宁完美进化成“两脚兽”,说话越来越利索以后,她和小拍的

冲突也发生得越来越多。也许在小拍心里,她们终于可以平等交流了吧。你打我脸,我就打你屁股;你咬我腿,我就咬你手臂;你扔我书,我就丢你玩具……总之,寸土必争,吃亏不得。

妈妈到底爱谁更多一点

在生老二之前,我也是有心理准备的。都说两个孩子打架,大人尽量别插手。可真的等到身临其境,才发现这是个极大的心理挑战。

幸好我在书房,如果是在客厅正面碰上,我可能还是会忍不住帮小的。

因为她太弱小了,一个一岁半的孩子,和一个八岁半的姐姐打起来,中间隔着 7年的悬殊角力,场面没有一点观赏性可言,唯一只能用“惨烈”来形容。

但理智也会敲醒我的大脑神经,不能吼姐姐!不能批评姐姐!!不能教训姐姐!!!

理智告诉我,要像个路人一样清醒,要用不带指责和伤害的语气去制止姐姐,还要记得用“事实 +感受”描述:“你这样做,妹妹会痛……”

难度真的好高啊!但如果不这么小心翼翼,“战争”是停止了,可让姐姐在“战场”上带了怨气,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报复到妹妹的身上。

因为宁宁后来就完美验证了这样的逻辑。三宝出生以后,她就有过几次反常的举动。我喂奶喂得好好的,她站在一旁突然“啪”的一下,居然扇了三宝一巴掌。速度之快,我们几个大人都没反应过来。

结果是外婆一把冲过去抓起宁宁抽手心,还咬着牙狠狠凶她:“叫你打妹妹,你怎么这么坏!”

我急忙把吓哭的老三塞给阿姨抱着,把呆住的宁宁拉到怀里,向爆炸的外婆解释:“妈,宁宁不是故意的,只是有点吃醋,是我们没关照到她。不要怪她,更不要打她……”

一系列动作靠我的本能一气呵成,但场面还是乱作了一团,宁宁在

我怀里哭到断肠,老三在阿姨怀里哭到气短。

恶果到底还是种下了。没两天,我把老三放在爬行垫上,忙完一回头,居然发现宁宁在踩老三的头!有次喂奶,她挥起手臂差点又上来打老三……我再也不敢当着“二祖宗”的面喂奶了,这已经成了一个高危项目。

她们还会用各种花招试探,妈妈到底爱谁,即便我回答了一万遍“都爱”,她们还会换花招接着试探:“妈妈到底爱谁更多一点?”

爱是无法计算的

如果你问我,有没有真的爱谁多一点,我会老老实实回答:有啊,当然是小拍。因为她来到我们身边最早,岁月增加了爱的厚度。

可小拍并不这么认为。当她看见我们抱着小小的宁宁,眼里闪着光说可爱,她会挤过来跺着脚问“我不可爱吗”;当她听见爸爸一回家就先笑着跟宁宁打招呼,她会埋怨爸爸一点儿都不关心她;当她发现我正怀抱着宁宁,温柔地讲《猜猜我有多爱你》,本来她自己看书正起劲,一定也会来怀抱里抢一个位置……

我和拍爸都理解她、接纳她,甚至留个心眼迎合她。总会记得先夸完宁宁,也要夸小拍,没事也找点事情夸;进门一定最先热情地跟小拍打招呼;给宁宁讲故事,要问一句小拍来不来听……

可小拍识破了这一切,有一次她忍不住说:“喂,你们的演技好浮

夸哦。”

我们哭笑不得,无言以对。

其实她真正想要的,不是公平的爱,而是唯一的爱。扯头发大战以后,我带着小拍去逛超市,看她已经平静下来,我灵机一动,突然想起了龙应台写过的《葛格和底迪》的经典对话。

于是问她:“你是不是觉得,我更爱宁宁?”小拍果然不假思索地答:“对啊,你总是护着宁宁,从不对她发脾气。”我尽量平稳声调,柔和地对她说:“小拍,宁宁现在一岁半,还是

很弱小的时候,你一岁半的时候,我也是护着你的。”“是吗?”小拍半信半疑,“那为什么现在不护着我了?”“因为你长大了,有些事是一岁半的妹妹可以做的,有些事是八岁

半的姐姐才可以做的。”“那什么事是我可以做的?”小拍的脸上还写着一丝警惕。“看来你忘了,我们上个月是给谁报的夏令营?”“我。”“爸爸每次都是带谁去听音乐会?”“我。”“是谁想买东西就可以拿我的手机下单?”“是我……”小拍的头越来越低,声音也变得也越来越小,像个泄

了气的皮球。“这些事,妹妹都做不了对不对?”我寻找着小拍眼神的方向,与她对望。“对是对,可我有时还是很羡慕妹妹,好想变成她那样……”

“哈哈,看来——你也很想穿上纸尿裤像小鸭子一样走路咯?”我

笑着问小拍。

“啊,不要不要,谁要穿纸尿裤!”小拍捏着鼻子跑开了,又在不远处停下,笑嘻嘻地等着我。

我在心里长嘘了一口气,再也不执着要给我的三个孩子所谓“公平的爱”了。因为她们的年龄不同,对爱的需求也不同,“公平”根本无法计量。

她们之间也许还是会打闹,还会有战争,但最好的日常,就是孩子在闹,大人在笑呀。直到她们一个个都长大,再也不屑于打架时,说不定也会怀念自己的童年,曾经这样热闹呢。

多子女家庭,先要照顾好老大的情绪

对于多子女的家庭,父母应该定期抽出时间,和每个孩子单独相处,如果有可能,也要有妈妈自己独处,以及夫妻单独约会的精心时刻。

很多育儿书上都说,对于多子女的家庭,父母应该定期抽出时间,和每个孩子单独相处,如果有可能,也要有妈妈自己独处,以及夫妻单独约会的精心时刻。

小拍平时要上学,我跟她约好,每个周六是妈妈单独陪她的时间。于是小拍戏称:周六是咱们的“妈拍日”。

可这么规定下来后,我们一直执行得不太好。老三还在吃母乳,时不时地,我得去给她喂个奶,好歹是亲妈,总不能喂完马上就把人家丢下,还得逗弄一会儿。

小小的婴儿总是那么惹人怜爱,这抱一下亲一下的,半小时一小时就过去了,有时小拍走过来,看我手上正忙活着,又悄悄地一个人回房间了。

2岁多的宁宁更是想甩都甩不掉。只要发现我的鞋子在门口,就开始满屋子找妈妈,把妈妈搜出来,然后就黏在妈妈身上,或是缠着妈妈各种玩。

说好的“妈拍日”得陪姐姐啊,要甩开两个小家伙可不容易。有时候,我就和小拍躲在她房间里,可刚没开始玩一会儿,门就被宁宁拍得震天响,伴随着她凄厉的哭腔“妈妈,妈妈”,我能怎么办?哪个当妈的受得了孩子这样哭闹,没办法,房门一开,抱起哭成泪人儿的宁宁,我都不敢回头,怕自己会被小拍失望的眼神击穿。每到周六,我就恨不得把自己劈成三瓣,每个孩子都想陪,最终却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照这个情况,待在家里我俩是没办法好好享受这个“妈拍日”了,必须走出门去。无意间在朋友圈看到,台湾的林祐竹和朱道兴老师来广州开绘画和书法的亲子艺术工作坊,看起来还不错。我今年 30多岁了,还没怎么拿过画笔,借这个机会让我这老母亲,也熏陶一下艺术气息。

咨询过小拍的意见,她马上两眼放光,“要要要,我要跟妈妈一起报名。”看来对小拍来说,重要的不是学什么,而是和妈妈一起坐在教室里当同学,她别提多开心了。我和小拍商量,中午就不回家了,工作坊提供午餐和教室可以休息,两个人就把饭盒和睡袋带上,下午 4点半课程结束再回家。小拍把我拉过来,靠在我胳膊上,“妈妈,我好期待啊。”

我开玩笑:“你最期待的是什么,老师的台湾腔?”“不是,我最期待我俩中午在教室一起午睡。”她抬起头来,狡黠

地笑道。啊,好吧,孩子的想法果然跟我们大人不一样。我俩开始分头准备东西,笔记本、画笔、饭盒,我还得带上吸奶器、

冰包。正收拾着,小拍跑过来,趴在我耳边悄悄问:“妈妈,我可不可

以带上 iPad?”

咦,iPad好久都不见了,她怎么又找出来了?我假装不经意地问她:“你从哪儿找到的?”“爸爸昨天骑动感单车的时候在看,然后我就留意他看完放哪里了。”她有些得意。

“上课最好不要带这个哦,对老师不尊重。”我开始说教。“上课的时候我不会看的,我是想如果中午我睡不着,然后又没地方玩,我就看看。”她开始坚持。想不到好的理由反驳,我只好默许,心里却“咯噔”了一下。

第二天一早,和小拍一起背好包,手拉手去上课。坐在课堂里,听着老师温柔的台湾腔,心也跟随笔下的色彩肆意流动。我俩边画边互相提醒着,远方的天空颜色再淡一点,会不会更美,青青的绿草地上,有光照过来的时候,颜色更明亮。一个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吃完午饭,午休的时候大家就一起来到旁边的教室,铺上睡袋或垫子躺下。刚有点恍惚,忽然听见旁边传来动画的声音,小拍在睡袋里,打开iPad在看动画片,我隔着睡袋碰了碰她。

她轻声说:“马上就睡。”虽然声音很小,但心里惦记着让她早点睡,我也一直没睡着,过了一会儿,我忍不住又碰了碰她,低声道:“别看了。”

她还是没停止,我也不好发作,只好闭上眼,迷迷糊糊间,那边终于没了声音,可还没多久,上课时间就到了。

收拾起床,我心里憋着一股气,她的睡袋怎么也叠不好放进收纳袋里,我也不主动帮她。

下午上课,我也一直黑着脸,她也不好意思跟我撒娇,两个人别别

扭扭,上午温和友好的氛围飞去了九霄云外。

放学后,我们并排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主动检讨打开僵局。“对不起,妈妈今天下午一直有情绪,对你态度不好,请你原谅。

中午午休的时候,听到你在看动画片,我就很不舒服。”“我知道。”她轻声应着。“我想了一下,自己为什么不高兴,一个是因为该睡觉的时候你看

动画片,我担心你打扰到别的家长和孩子。”“我把声音开得很小了。”她咬着嘴唇,有点委屈。“是的,可是我躺在你旁边,我觉得有点被打扰,我很担心中午休

息不好,妈妈的偏头痛发作就麻烦了。”她低头不语。“还有一点,那么多家长和孩子,别的孩子都没玩电子产品,就你

在看 iPad,我觉得有点丢脸欸。”“不会啊,你的脸就在你的脸上,怎么会丢呢?”她笑嘻嘻地指着我的脸。“噗!”被她这么一调侃,我也忍不住笑了,这个小家伙,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幽默了。

不知什么时候,我俩的手又像早上一样牵到了一起。“你玩别的,妈妈基本上都支持,不过 iPad我觉得最好还是交给

妈妈。妈妈那个同事薇姐你认识吧,她有个女儿。”“嗯,我见过那个姐姐。”“今年姐姐 13岁,上初二了,她也很喜欢玩 iPad,但是她的功课

很多,有时候玩着玩着就耽误了写作业,她自己也很着急,就会怪妈妈,

当初为什么会把 iPad给她玩。”

“是啊,寒假的时候我也跟她一样,一边玩 iPad,一边担心作业没做完,真的很难受。”“是啊,这不是你们小孩的问题,我们大人也会玩着手机就忘了工作,一边玩一边内疚,耽误了工作就发誓明天不玩,但明天还是照旧。”

可能是我这么说让她被理解,她的表情开始放松。

“要不,还是把 iPad先交给妈妈收起来吧。”

“好。”

她答应得这么干脆,让我有些意外。

想起以往我和拍爸,有几次都因为要限制电子产品,双方讨价还价,

弄得很不愉快。

反倒是这次,可能是我对这件事没有预期,我只是因为午休的事跟她道歉,然后真诚地分享同事的经历,她没有压力,也没有感受到指责,才愿意接受我的建议。

嗯,下个“妈拍日”我们去哪儿玩呢?除了阅读、去公园,9岁的孩子还可以带去哪里玩儿呢,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议,也可以告诉我哦。

老大、老二抢玩具,我该再买一个吗

对孩子来说,“分享”与其说是一种美德,不如说是一种不断去实践、练习后收获的社交能力。

上周小拍结束了台湾游回到家,9天的别离思念,把我们带回了蜜月

期。看来“小别胜新婚”,用在亲子关系上也一样。但甜蜜的第一晚,就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我在房间正抓着刚洗完澡的老三穿衣服,小拍抱着她的公主屋气冲

冲地站在门口说:“宁宁又偷玩我的公主屋了!妈妈你看玩得乱七八糟,我之前摆了好久的!”好不容易才抓住滑溜溜的老三,小拍这么一吵,一个恍神又让她趁机溜走了。

唉,三个孩子妈的岁月永远都静好不过三小时。

我定定神,回答小拍:“这个公主屋是你放在客厅的,妈妈跟你说过很多次了,你觉得可以分享的玩具才放在客厅里,不能分享的玩具就好好地收拾到自己屋子里,这样妈妈会监督宁宁不让她拿。”

小拍有点理亏,气焰弱下来噘着嘴说:“这次是我忘了收了,但有

好几次宁宁都偷跑进我房间玩,你也没看住啊。我好多玩具都分享给她了,这个我真的很喜欢,现在还不想分享。”看着眼前委屈巴巴的老大,又想到老二宁宁眼巴巴地望着公主屋的渴望,难道这又贵又占地方的屋子,我还得再买一个?

公主屋的问题还在我脑子里打转,第二天在楼下陪老二和老三玩的

时候,这两个小家伙又因为玩拉拉车争了起来。老二宁宁玩腻了拉拉车放一边后,老三 Lisa捡起来玩。刚走出去几步,宁宁就冲过来抢,边抢还边喊着“扇子扇子给你”,

把扇子往妹妹手里强塞。看到小 Lisa望着扇子一脸懵的样子,觉得无奈又好笑。

哎,如果多娃家庭有个纠纷危机排行榜,我猜“抢玩具”会勇夺榜首。而“分享”这个词,从父母嘴里说出来的频率,也一定名列前茅。从老三 Lisa8个多月变“四脚兽”,开始有了爬行能力起,她就会时不时地动动二姐宁宁的玩具。2岁多的宁宁本能反应自然是上手去抢,甚至打几下妹妹,对这个年龄的孩子讲要“分享和友爱”也基本上是对牛弹琴。她们俩暂时实力悬殊,放任宁宁硬抢肯定不行,那怎么办呢?

我先抓住宁宁打妹妹的小手,指向另一个玩具,让她拿起来跟妹妹说:“我们换一个玩好吗?”刚开始宁宁话还没说完,已经把玩具抢到手了,另一个硬塞到妹妹怀里。但萌呆呆的小 Lisa哭闹反抗已经小了很多,马上就被新玩具转移

了注意力。

反复提醒了好几次后,宁宁发现这招不但可以拿回来玩具,还能得

到妈妈的表扬。

冰雪聪明的宁宁这招越用越顺手,有时想要妹妹正在玩的玩具,她就条件反射般拿一个去交换。语气也渐渐从容起来,虽然还是奶声奶气的一句:“Lisa,我们换一个好不好?这个也好玩哦。”但越来越有小姐姐样了。

家庭教育最难的地方,在于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招数。

宁宁刚纯熟地掌握了“交换”技能,但没多久 Lisa就已经不再是那个愿意随便换的萌妹了。自主意识越来越强的 Lisa,面对二姐塞来的玩具,慢慢学会了拒绝。

这不,宁宁塞来的扇子,她坚决不要,瞥一眼继续往前跑。

我只好赶紧跟宁宁说:“她不想交换,你不能抢她的。”结果宁宁一边叫唤,一边直接跑过去抓住车子不让动。看来接下来宁宁要面临更难的功课是“等待”。但让一个 2岁多的

孩子学会礼貌地等待,显然是不符合她年龄的期待。

我能做的也只是一次次在一旁提醒宁宁,“这个是妈妈买给你们一起玩的,妹妹先拿到了,宁宁等她玩一会儿,我们先去玩别的好吗?”一边趁机把她带远一些转移注意力,并且不停鼓励,“宁宁愿意等妹妹先玩,你做得真好。”一遍一遍地重复,小宁宁一下子懂了,一下子又忘了,当然,偶尔也会冒出来一些暖心瞬间。最近宁宁已经开始主动给馋猫妹妹投食了,更意外的是刚 1岁的小Lisa,竟然也学会了拿别的玩具和姐姐交换。

“分享”这个功课做得越深,就越发现不仅仅是教孩子物品共享,

更是从这个过程中去理解尊重与界限。

那些抢玩具鸡飞狗跳的日子,也是她们不得不面对需求和冲突,一步步学会自己解决的日子。

对孩子来说,“分享”与其说是一种美德,不如说是一种不断去实践、练习后收获的社交能力。

我这个当妈妈的,虽然已经身经百战,但每次面对不同的应激状态,脑袋必须飞速运转,才能避免狼狈收场。

在宁宁又一次去姐姐房间搬弄公主屋时,我扶住她的小手说:“宁宁,这个是姐姐的公主屋,姐姐最喜欢的玩具,她不同意你弄乱,宁宁可以去玩别的吗?”

小人儿的手继续抓着屋子,愣了几秒钟,说:“姐姐不在家,宁宁可以玩,宁宁也最喜欢。这是妈妈买的,不是姐姐的。”

噢,我的二妞还懂得这么多呢。

我于是耐心地对她说:“家里大部分玩具都是妈妈买的,你们都能玩。但每个人又可以有一部分玩具只属于自己,这个就是姐姐的,她不同意你玩,妈妈也没有办法。如果宁宁很喜欢,那妈妈也买一个属于宁宁自己的好吗……”

瞥一眼正沉浸在玩矿泉水瓶的老三,我的小宝贝,拜托你最喜欢的千万别再是公主屋了啊!

孩子打架,父母要怎么管

两个孩子打架,我们做父母的到底要不要管,看来没办法做到一刀切,全然不管,或者从头管到底,还是得根据两个孩子本身的年龄和孩子的年龄差距来判断。

我在宁宁的哺乳期意外怀上 Lisa的时候,其实脑子里涌现很多声音,但最终决定接纳她来到这个家庭,除了对上天赐予的感恩,我也有点小私心。

家里宁宁和小拍两个差了 7岁,宁宁小的时候,其实她们俩互动并不多,不少有经验的妈妈也说,孩子岁数差得多了,就玩不到一起了,做伴的意义就不大了。

我暗自思忖,如果有了老三,跟老二这么近,总能玩到一起了吧。

小拍和宁宁两个差 7岁,而宁宁和 Lisa才相差不到一岁半,很幸运地,我可以观察到年龄差距不同的孩子是如何相处的,以及我这个当妈的,可以做什么。

宁宁 1岁以前,一切都是岁月静好的样子。可等到宁宁进化成“两脚兽”,在家里乱跑乱动之后,矛盾就慢慢显露出来了。

而我这个新手二宝妈,在她们频繁发生的冲突面前,手足无措,很多时候,脑子一热,反而成了引起争端的幕后推手。

某天,我和小拍正在吃晚饭,先吃完的宁宁跑去客厅打开了姐姐的水晶泥,弄得满地都是。小拍发现后气势汹汹地跑过去兴师问罪,宁宁还自顾自地玩,不搭理姐姐。

被气坏的小拍先扯过宁宁就开始打,宁宁马上“哇”的一声大哭,四肢开始乱踢乱打。姐姐更生气了,从后面抱住宁宁的腰上下乱晃。宁宁被姐姐的双手束缚得丝毫不能动弹,加上有些害怕,哭得越来越大声。我冲上去掰开姐姐的手,一边把宁宁抱过来,一边大声数落小拍,“不让玩可以跟妹妹说,不能动手。”

“啊……”小拍开始愤怒地尖叫起来,而每次她那超大分贝的尖叫

声,都会让我变得更加烦躁。“请你停止!”我的声音也越来越大。“这些水晶泥是我和同学一起做的,我们做了好久的……”小拍开

始边说边哭,声调很高。

“我跟你说过很多次了,不想让妹妹玩的东西,就不要放到客厅里,放在你自己房间里,这个水晶泥里有硼砂,是有毒的,妹妹放到嘴里怎么办?”

“她有时候也去我房间里拿东西玩。”“她动你房间里放好的玩具,我会告诉她,或者把她带走,但你放在客厅里,我没办法阻止,也不想阻止。”小拍没再说话,不过情绪还是很激动,坐在沙发上,愤怒地看着我。

我不再说话,拿了抹布,叫宁宁和我一起收拾地上的水晶泥。

可这小家伙不知道是还在生姐姐的气,还是实在对软软乎乎又有弹

力的水晶泥太好奇,竟然又抓起水晶泥抹在头上、裤子上、手上……本想当个和事佬,结果却引发了一场大战。几次下来之后,我慢慢意识到,面对这一对 9岁和 2岁的姐妹,我

的加入通常只会让战争升级。本来两人只是在抢一个玩具,但只要妈妈掺和进来,维护其中一方的利益,另一方必定怒火中烧。

一个孩子的时候我是家长,两个孩子的时候我就成了裁判?那我有没有可能,当一个公平的裁判?我试了好几次,发现几乎做不到。比如妹妹抢姐姐的玩具,姐姐打

妹妹,我要求妹妹放下玩具,这在妹妹看来,就是在帮姐姐。如果要求姐姐不许打妹妹,姐姐感受到的,就是妈妈更偏心妹妹。一旦有人感觉到不公平,战争焦点就会转移并且升级。身为老二,本就不容易,上有姐姐独宠,下有妹妹觊觎,姐妹夹击的

身份不好受,连妈妈也站在姐姐那边,世界简直要崩塌了。除了发脾气、大哭大闹之外,宁宁还有一条发泄的捷径,就是攻击毫无招架能力的老三。

至于老大呢,对多子女家庭来说,拉拢好老大绝对是第一要务。得罪老大,让她感觉到爱被剥夺,简直就是拉响了家里的警报器,冷战、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大哭一场,让家长和孩子都身心疲惫。

我下定决心,只要不是太严重,当小拍和宁宁发生冲突的时候,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

我慢慢发现,小拍已经 9岁多了,她已经从和小朋友们的互动中,

渐渐掌握了很多的社交规则,了解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边界。

来到 9岁这个年龄,也让她在心智上比两个妹妹成熟很多。我暗中观察,发现虽然她也会因为妹妹在她作业本上乱涂乱画朝她吼,会因为妹妹弄散了心爱的乐高而动手打她的屁股,但显然,她下手是有分寸的。

而 2岁多的宁宁呢,是典型的老二性格,见风使舵、拉拢人心最拿手了,吵架的时候,姐姐的手刚碰到她,就哭得比谁都大声;想玩姐姐的玩具、吃姐姐的零食了,立马变脸,鞍前马后,小嘴巴可甜了。

面对她们两个,只要不是太离谱,少干涉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她们自己会在冲突中学会面对和解决问题。

而宁宁和小 Lisa呢,坐视不管的话对 Lisa实在不公平,宁宁常常从她手上抢了玩具就跑,对于还没有行走能力又没学会说话的小 Lisa来说,只能坐在那里大哭或者尖叫。

而 2岁多的宁宁还处于社交摸索阶段,如果不适时引导,可能会让宁宁更嚣张跋扈,从而让最小的 Lisa在欺凌中变成可怜的受气包。

两个孩子打架,我们做父母的到底要不要管,看来没办法做到一刀切,全然不管,或者从头管到底,还是得根据两个孩子本身的年龄和孩子的年龄差距来判断。

10个多月的 Lisa现在已经可以扶着沙发走了。

某天,她抓过玩具架上的长颈鹿,饶有兴致地摆弄起来。刚午睡起来的宁宁手里拿着自己的猫咪玩具,看到 Lisa正在玩长颈鹿,走过去一把就抢了过来。

Lisa被抢走玩具,一下子又失去重心,一屁股坐在爬行垫上,张开嘴,“哇哇”大哭起来。

我赶紧走过去抱住宁宁,对她说:“你抢走了妹妹的长颈鹿,她很

伤心。”拿着长颈鹿的宁宁低头咬着嘴唇不语,我抱住她说:“妹妹先拿到

了,你想玩可以告诉她,或者拿你的玩具和她交换。”她想了想,转身把自己手上的猫咪塞到了 Lisa手里。拿到新玩具,Lisa慢慢止住哭声。没过多久,我发现,宁宁还是会抢妹妹的玩具,只是有时候抢走了

发现妹妹在哭,会马上从旁边随便抓一个玩具塞到妹妹手里。如果合她的意,小 Lisa就不再哭了,但如果玩具不合她的意,或者抢走的是她很喜欢的,她仍旧大哭不止。

有一次,宁宁故技重演,我走过去抱住她,没提她主动开抢的事,只是说:“宁宁想和妹妹交换玩具,要先把你的玩具给妹妹,看她是不是愿意,你这样直接拿走,妹妹会很伤心。”

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知道,她不一定下次就能做到,但是我要尝试去帮助她们双方表达自己的需求。有时候,我会带着宁宁去跟妹妹说:“可以给我玩玩这个玩具吗?”虽然 Lisa不会用语言回应,但是很明显,她能听懂姐姐的意思。即使听不懂,她也能感受到姐姐的尊重,而不是像之前的暴力抢夺。

有一次,阿姨和我分享她的解决办法,她说,宁宁抢走 Lisa的玩具,Lisa大哭的时候,你只要假装打一下宁宁,帮她出口气,她马上就不哭了。这个方法虽然立马见效,但我想,它除了让孩子学会报复,并不能帮助她们解决问题。不管是 9岁的小拍、2岁的宁宁,还是才 10个月的 Lisa,她们之间

是平等的,没有谁应该让着谁。

从决定要做三个孩子的父母那天起,我就要允许,她们之间除了有

呢喃低语、卿卿我我的温情时刻,也注定免不了你追我打、鸡飞狗跳的琐碎日常。

作为父母,我们没办法把自己变成公平的法官,我们也不需要做到

所谓的公平,我们能做的,是给每个孩子独一无二的爱。多用我们的双眼去观察他们的行为,少用嘴巴去评判他们。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句话,咱当妈的也得牢记心头哇。

三个孩子一起生病是什么体验

肚子饿的时候吃到美食是快乐;疲惫的时候挤上地铁,发现还有座位是快乐……偶尔生一场病,出一点小意外,把生活从日常繁忙的轨道上拉开,又慢慢体会到原来日常的点滴是如此珍贵。

常有妈妈问,三胎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十一假期宅在家拍照玩,当时分享了几张三个孩子的照片,引来满满的羡慕。

其实这样的画面,在我们日常里连十分之一都没有,更多的时候就像漫画里吐槽的一样手忙脚乱,鸡零狗碎。

刚刚过去的这一周,过得更是异常艰难,小拍和宁宁都感冒了。以前只有小拍一个孩子的时候,她感冒只要不发烧,没有其他严重症状,我一般也不会刻意处理,鼻涕流几天就好了。

但现在家里有三个孩子,一个感冒,其他两个就很难幸免于难。上个月也是小拍感冒,很快另外两个就陆续被传染,就连还在吃母乳的小Lisa也被传染了,所幸都没什么大问题,一周左右三个孩子自己就好了。

想起小拍和宁宁 1岁以前几乎没得过感冒,而现在 Lisa才 4个多月,就已经感冒了两次,可见手足间的交叉感染实在凶猛。

星期二的下午,宁宁的精神状态不怎么好,晚饭也没怎么吃,我吃

完就带着她跟小拍在**玩。一会儿小拍准备做作业了,我把宁宁抱起来去客厅。刚到客厅爬行垫上放下,宁宁就开始呕吐。我心想,坏了,别是让姐姐传染感冒了。收拾呕吐物,发现主要是下午吃的松子,这孩子吃东西不太喜欢嚼,很多松子还是整颗的,心里又祈祷,希望只是吃得不合适,吐了就好了。结果还没收拾完,宁宁又吐了,一家人手忙脚乱,就这样从 7点半到 10点多,吐了六七次,到后面只喝水也吐。

拍爸在一旁着急地说,这时候就应该禁食,水也不能喝,可看着孩子吐得浑身无力地靠在怀里,嘴唇也很干燥,却哭着要喝水,当妈的哪里忍心不给喝呢?

可每次刚喝完,就立马吐出来。吐的次数太多,怕她脱水,但家里又没有口服补液盐。想起以前一个医生推荐过“宝矿力”,既能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味道也好些,马上让拍爸去买了几瓶。刚开始孩子因为太渴,喝得太快,喝下去马上就吐出来了,后来就用瓶盖一点一点地慢慢喝,才没有吐出来。10点多抱宁宁上床准备睡觉,怕吐到**不好收拾,我在**铺好隔尿垫,把水、温度计放在床边,才抱着她躺下。她也睡不踏实,不停地翻来覆去,哼哼唧唧,当天晚上又吐了三次,每次都得起来换衣服、床单、哄睡,这一夜几乎没合眼。

第二天上午呕吐慢慢停止,到了中午开始发烧。看着孩子耷拉着脑袋,眼睛时睁时闭,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的样子,

多希望此刻的她又能像以前一样活蹦乱跳,拽着我喊妈妈妈妈,拉着我

跟她一起玩沙子、读绘本。

三个孩子的妈了,平时都很淡定,可孩子一烧起来,却急得什么方法都忘到了脑后。以前也看了好多关于孩子发烧要如何处理的文章,这时候照样六神无主。

烧了三天,超过 39摄氏度我就给她喝一次泰诺林,体温慢慢降下来,星期六的早上体温又升到了 39摄氏度,刻不容缓,马上出发去了家附近的诊所。

做了检查,排除了流感,不过医生说,细菌感染很明显,特别是 C反应蛋白指标超高,如果是在大医院,应该会马上要求静脉注射抗生素。

医生最后说:“考虑到孩子体温上升的间隔在拉长,所以先开三天的头孢你们回去吃,如果孩子的状况在好转,三天后复查就可以了,如果吃了头孢还没有好转,建议你们马上去医院静脉输液。”

这是宁宁第一次吃药,虽然是草莓味,但她看着大人的眼神,估计这不是什么好东西,拒绝尝试。想起诊所里给的喂药器,我就把它拿出来,鼓励她,“来,这个很好玩,宁宁可以自己往嘴里喂药。”

她将信将疑,拿过喂药器,往里一推,药就进了嘴里。可能觉得自己很厉害,她马上叫着还要还要,直到把药喝光了还想玩,我就装了水,让她继续玩。

吃了三天的头孢,再去复诊,指标已经基本正常。

谢天谢地,看着孩子慢慢地好转,从躺在怀里一动不动到在家里跑来跑去,从愁眉苦脸到眉开眼笑,从一口不吃到自己扒着碗囫囵下咽,我也长舒了一口气。

每天上班、下班,回到家已疲惫不堪,还要做饭、带孩子,大的要

辅导作业,小的要喂奶哄睡,琐碎的日常生活让我们变得毫无耐心。

看着镜子里越来越明显的皱纹,腰上怎么也甩不去的赘肉,有时甚至怀疑自己生孩子干吗。但就是这样的无常,偶尔生一场病,出一点小意外,把生活从日常

繁忙的轨道上拉开,又慢慢体会到原来日常的点滴是如此珍贵。《次第花开》里说:“什么是快乐呢?痛苦消失就是快乐。”肚子饿的时候吃到美食是快乐;拖着疲惫的身体挤上地铁,发现还

有座位是快乐;大冬天钻进暖暖的被窝、烈日下路旁的一片树荫,都会给人带来快乐。

这样想来,我们真要感谢生活中的这些小意外、小烦恼、小问题,让我们放慢脚步,停下来,细细体味生活的五味杂陈。

过去的不用纠结,未来的无须担心,不是有句话说:“问题如果有办法解决的,就不用担心;如果没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

“生活要有缝隙,阳光才能照进来。”简单平凡的生活,单纯直接的当下就带着淡淡的喜悦,如果我们不是把快乐一味地寄托于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带给人的刺激,那么快乐是可以绵长而恒久的。

一桌一椅一家、一餐一饭一食,就是最大的快乐!

多子女家庭一定要做好“一对一”陪伴

特殊时光中,父母在固定的时间内,怀着格外的热情,给予孩子一对一的关注,由孩子来决定做什么,让亲子关系变得亲密又温柔。

每周四下午放学是小拍的钢琴课时间,从 4点半放学到 5点 45分上钢琴课,还有一个多小时。通常我从学校接上她和宁宁,会陪她们在学校玩一会儿。然后送小拍到小区门口的琴行,陪她等到老师来,我就带上宁宁先回家,下了钢琴课,小拍自己再回来。

某天想起下午要赶稿,早上走的时候,我跟小拍说:“下午你放学,我可能赶不上接你哦。”

她突然提出来:“妈妈,那钢琴课下课了,你要来琴行接我;放学的时候,爸爸来接我也可以。”

我有点摸不着头脑,平常总嫌我陪她不够多,可从放学到上课有一个多小时,她可以不要我在,从琴行到家只要十来分钟,怎么又点名要我接呢?

把我的疑惑一说出来,没想到她来一句,“放学的时候有宁宁一起,那不算你陪我。”我恍然大悟,原来在她眼里,只有和她两个人一对一的单独时间,才叫真正的陪伴。

想起在科恩博士的工作坊上,他说过一段话:“在多子女家庭里,如果其中一个孩子突然表现得叛逆、不合作、情绪不稳定,那可能意味着你需要和他开启一对一的特殊时光。”

其实,以前我曾和小拍约法三章,每天放学回家后一直到吃晚饭前的这段时间,是我们俩的特殊时光。我会请阿姨或拍爸带着两小只在楼下玩,就我和小拍两人在家。有时候是她写作业,我在旁边看书;有时候是她帮着我一起准备晚饭,我们边忙活着手头的事边聊天。

通常是她跟我分享在学校里发生的一些趣事,或者是她新学会的一首歌,甚至是刚听到的一个笑话。

而从这个月宁宁开始上幼儿园之后,每天都是两个人一起接送。

把她们接回来以后,一天没见着宁宁,我也会陪着宁宁玩一会儿,这段饭前的特殊时光就这样渐渐消失了,怪不得小拍会要求钢琴课后我单独去接她。

什么是一对一的特殊时光呢?在科恩博士的课程里,是这样说的:

特殊时光,是一个和孩子建立联结的好方法。在特殊时光中,父母在固定的时间内,怀着格外的热情,给予孩子一对一的关注,由孩子来决定做什么。

如果想让特殊时光发挥功效,一定要留意这五个关键因素;

1.

一对一陪伴:一位家长陪伴一个孩子。

2.

全情投入:尤其是不要看手机。

3.固定时长:可以设一个定时器。10分钟,半小时或者 1小时。一整天行不行?虽然这看上去很美好,但现实中却不太可能,没有人能持续专注地保持热情那么久。

4.让孩子做主:只要不是太昂贵或者危险,让孩子来决定做什么,

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

5.规律地进行:可以是每天放学后 15分钟,或者每周 1小时,让孩子对特殊时光有预期,这让双方都更受益。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点儿头大,又要全情投入,又要固定和规律,还

要让孩子做主,实在太难做到了。不过以我实践了几个月的经验来看,好像一切并没有那么难。我和小拍的特殊时光,并没有严格按照这五个步骤来做,但只要我

们有心去做这件事,一样有收获。

最近这段时间,Lisa的哄睡变得越发困难,半夜也常常醒来哭。貌似 1岁半左右的孩子都有一段特别怕睡觉的时间,抱她进房间玩还好,一旦发现我要准备关灯,进入睡眠程序,她就开始狂哭。

一想到每天的哄睡战争,我就有些焦头烂额,而因为哄睡的时间太长,再加上夜醒,我不得不向小拍告假,“睡前妈妈不能陪你了。”小拍的脸马上晴转阴,“你今天都没陪过我,放学回来你就陪宁宁,现在给她们洗完澡了,又要陪她们睡觉,你根本就不管我。”“Lisa最近睡得不好,妈妈晚上很辛苦,我想早点哄她睡了,妈妈

也能早点睡。”她不吭声,见她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我有点儿生气。“你们个个都要妈妈陪,妈妈也是人,也有自己的需求,你这么大

了,还不体谅妈妈。”被我这样一激,小拍更愤怒了,“你走吧,哼。”我也赌气,愤愤地走出她的房间。

似乎是感受到我的不安和烦躁,老三的哄睡也变得异常艰难。昨晚,

我又硬着头皮走进小拍房间,准备讲一番大道理,意外发现她正在缝十

字绣,很漂亮,我忍不住夸奖起她:缝得真好看。她开始跟我介绍自己的作品,“这五个心形代表我们一家人,大的是爸爸,然后是妈妈和我,最后的一排是宁宁和 Lisa。”

“这是我们一家人生活在一起,英文是我爱我的家人。”听她这么说,我很感动,伸手揽过她的肩,低声和她说对不起。她也一下子柔软下来,说这个十字绣可以做成一个笔袋,之后又邀

请我帮忙,“老师让我们想和马有关的成语,我才想出了七八个,妈妈能不能帮我再想一些?”这可是我的强项,我马上来了劲,一口气想出了十来个,“马首是瞻,千军万马,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后来还去书柜上搬出成语字典,最后竟然想出了近三十个和马有关的成语,两个人都成就感满满。要不是小拍主动提醒我,我都忘了该哄老三睡觉了。

关灯上床,老三照例施展她的尖叫功,我努力保持镇定,边唱催眠曲边哄睡。正当我黔驴技穷,打算就这样静静地看她哭到声嘶力竭时,小拍进来了。她拿着小家伙平时最喜欢的大黄鸭,对妹妹说:“鸭子要睡觉了,Lisa陪她一起睡好吗?”不知道是房间多了个人有些新奇,还是大黄鸭的魔力,Lisa竟然停住不哭了。

我向小拍投去赞许的眼神。她抱着妹妹,“姐姐给你唱歌吧,睡啊宝宝睡,啊睡啊宝宝睡,那金丝鸟儿、小花鹿啊都在梦中陪着你……”这是小时候我哄她睡的时候最爱唱的歌,没想到她现在拿来哄妹妹了。我心里一暖,看小家伙渐渐平静下来,我就抱过她,三个人一起躺在**,我们俩给她唱着歌,就这样,Lisa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记得我曾写过一篇《多子女家庭,先要照顾好老大的情绪》,可生

活中疲于奔命的我却常常把两个妹妹挂在心头。总想着她大了,不能太

耽误我有限的时间,却常常忘了,一个杯子续满的小拍,也能反过来帮我一起搞定老三。那天晚上我付出的不过就是十几分钟全身心和她在一起的时光、欣赏她的十字绣、陪她想和马有关的成语,却让我和她之间的关系有了这么大的转变。

想起十一假期的时候,我曾单独带着小拍回了黄山老家三天,这三天也是我全身心和她在一起的时光。回来之后的那段时间,她变得特别懂事。

拍爸羡慕地说,平常的生活把我们好情绪的杯子慢慢倒空了,这一对一的旅行好啊,马上让两个人都蓄满了爱的杯子;以后我们全家都要开展起来,等两个妹妹长大了,以后我们每年都要跟每个孩子一对一旅行。

小拍开始掐着手指算,妈妈单独陪我一次,然后分别陪宁宁和Lisa,这就三次了;然后爸爸分别陪三个孩子单独旅行,这就六次了。

这是两两组合,还可以每次三个人,比如爸爸妈妈带着我,然后,还可以妈妈带着我和宁宁,然后再带着两个妹妹出去,天哪,这样排列组合下来,我们一家人 365天旅行也不够用啊。

听得我和一旁的拍爸哈哈大笑。

也许每个孩子都自带守护神

不需要担心,不需要焦虑,孩子在一个适合他的环境中,慢慢就会找到自己的节奏,会摸索出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的方式。每个孩子降生在这个世界,都是自带守护神的。

宁宁上幼儿园已经三四个月了,学校离家有 10多分钟车程,家里有老三要带,我还经常要写文章,所以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活儿,都是拍爸一手包揽。

我会时不时通过微信,和老师交流孩子的在校情况。有时候拍爸接孩子回来,我会忍不住问,“老师有没有说我们宁宁最近怎么样,吃饭好不好,中午睡觉有没有尿床,跟小朋友相处得怎么样……”

拍爸通常都是大手一挥,“老师没专门说,就说明一切都很好,如果孩子有什么状况,她会单独找我们沟通的。”

我不依,有时候他出门我就跟在后面唠叨:“跟老师多聊几句嘛。”拍爸就转身回我几个白眼。

宁宁上的是混龄班,3—6岁的孩子都有,刚刚 3岁的宁宁几乎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孩子。我总担心她这么小,会不会被大孩子欺负。

有一次,拍爸下午有事赶不回来,只能我去接她放学。

接孩子的几个妈妈笑着说:“哎哟,稀客来了。”我一听,心里开始内疚起来。

孩子上学这么久,我接的次数实在有限,班上的妈妈们都已经认识好久,打成一团,而我和好几个妈妈都还没打过照面呢。

接到宁宁,看到她和小伙伴们打打闹闹,玩得不亦乐乎,要和老师分别的时候,她紧紧地抱着老师的脖子,两个人亲昵的样子,连我看了都忍不住要吃醋了。

老师笑着说:“别的班老师都说宁宁是我女儿,到哪里她都跟着我,这个小家伙好让人疼。我倒是想有个女儿,就把她当女儿好了。”

回家路上,我问她,老师这么爱你,你是不是好幸福?她笑着说,豆豆也爱我,轩轩也爱我,我寄几也爱我寄几。我被她最后这句逗笑了。

晚上翻班级群里的消息,老师发来几张照片,我才发现宁宁和老师之间真是太有爱了:比如讲故事的时候,直接瘫在老师怀里;比如老师在教小朋友们做风筝,大家都在一边看,她就在老师凳子上,一会儿上一会儿下……

看着这些照片,我心里不由感慨万千,果然每个孩子出生,都是自带守护神的。

怀老三的时候,因为孕吐,10个月的宁宁就被强行断了奶。才 1岁5个月,妈妈的怀抱就被妹妹抢了,对宁宁我一直有愧疚感。而拍爸老家那句“偏大的,疼小的,中间夹着个受罪的”,也总在警示我。

我一再告诉自己,不能因为有小的,就忽视了陪伴宁宁,为此专门立了 flag。

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对我来说,小拍一直都是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她一再说明,妈妈

每天都必须有专门陪伴她的“特殊时光”。

1岁 9个月的老三呢,当然更不可忽视,谁让她最小,还有副大嗓门呢。一言不合她就亮开嗓子大哭,全家都得投降,在她眼里,只要她想要的都是她的,妈妈,当然也必须是她一个人的。

只有宁宁,怎么都行,爸爸陪也行,阿姨带也好,自己也能玩好一会儿,她真的很好带。像宁宁这样自己就能玩好久,对撒泼打滚兴致不高,斗智斗勇也真的很少,我这有限的注意力,自然分配不到她身上。

特别是她上幼儿园之后,拍爸负责接送,晚上姐姐要求必须单独陪她半小时,老三哄睡也让我伤透脑筋,宁宁这样好伺候的孩子,自然就交给拍爸“粗放管理”了。

算下来,我一天陪伴她的时间实在少得可怜。

我以前还会焦虑:“时间久了,宁宁会不会不喜欢我这个妈妈了?”有时候还会瞎琢磨,“哎呀,从小妈妈陪得少,会不会心理上有什么创伤啊?”

特别是最近看了那句话:“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我更是担心自己的精力跟不上,会让孩子感觉不到母爱。

可现实中,我发现,夹在中间的宁宁,虽然平日不声不响的,却能和周围的人都相处得很好。

自己一个人也能玩很久,这可是 10岁的大姐现在都还没掌握的技能。她能独立玩耍半个小时;自己吃饭,还照顾妹妹吃饭,虽然喂着喂着,就把妹妹的饭扒到自己嘴里,还跟妹妹说,看姐姐怎么吃。

她一张小脸上写满认真,对自己当姐姐的身份,似乎也特别享受呢。

想想觉得自己好傻,我在担心什么呢,我 3岁的女儿,她不仅会自

己吃饭、穿衣服,还会照顾妹妹。跟周围的小伙伴相处得很融洽,也有那么爱她的老师,在家里和姐

姐妹妹虽然也会吵架,但玩得开心的时候也不少啊。唯一比别人少一点的,可能就是妈妈陪伴的时间没那么多。可她不是各方面都好好的嘛,从这个角度想,我这个妈不仅多虑,

还很自恋,人家也有自己的世界,妈妈的陪伴,只是一方面而已。

更何况,陪伴的时间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陪伴的质量,每天哪怕我就跟她玩 10分钟,只要我们享受这段时光,对彼此,就是莫大的滋养了。

我越来越相信,每个孩子降生在这个世界,都是自带守护神的。

不需要担心,不需要焦虑,孩子在一个适合他的环境中,慢慢就会找到自己的节奏,会摸索出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