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在最前的,就赏“二两大烟土”(1 / 1)

纵观早些年的战争题材电影,不难发现这样的场景:国民党军队在冲锋的时候,如果长官高呼一声“冲啊!冲上去给二两大烟土”,下面的士兵就会像打了鸡血一样充满斗志,要是长官再大方点喊“冲啊!给三两大烟土”,那士兵估计连命都可以丢掉了。在那个特殊年代里,药品匮乏,烟土便成了战争中的有效“止疼药”与“解乏品”,发“烟土”自然就成了激励士气最有效的方式。

2014年8月19日,任正非在华为人力资源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中也提到了要给“跑到最前面的人二两大烟土”,意思是公司里绩效好、表现突出的奋斗者们,都应及时拿到相应且丰厚的回报。正因为“烟土”管用,加上华为不差“烟土”,所以任正非选择了这样一个最直接也最见效的方式,即等级工资制员工绩效工资实际支付,与当月公司总体业绩完成情况以及员工月度考核成绩挂钩。

等级工资制员工月度考核成绩与月度奖金的关系为:

1.月度考核不称职的员工,免月度奖;

2.连续两次考核不称职者,警告;

3.累积三次考核不称职者,辞退;

4.其他考核等级的享受标准。

华为的薪酬向来在业界都颇具竞争力,此番调整中,任正非提议不再对现有的薪酬标准做变动,而是调整个人职级,原则上以岗定级,但不僵化,脱岗定级也是可以尝试的。比如今后也许存在少部分没岗位的人员,只要够优秀,有使命感,有创造力,也是可以评个人职级的。定个人职级是为了推动“岗位职级循环晋升”。 如原来20级的组织,其中做得优秀的那30%可以转到21级,每三年转一圈,做得好的才动。每年拿30%优秀部门来评价,如果明年这个岗位还在先进名单里,就更先进了,还要涨。落后的没涨,就会去争先进。目的就是逐步拉开优秀员工与一般员工之间的差距,提高优秀人员的待遇,让“雷锋”先富起来,使千百人争做“雷锋”。

奖励跑在最前面的人,其最终目的还是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员工一定想多挣点,所以公司也要为员工跑到前面创造条件,要用差异化的思维来管理不同的岗位,不能用一套标准去量所有的人。那些特殊专业人群,对他们就要采用特殊方式的用工和激励方式。例如:厨师可以拿提成,多劳多得,抢着出单,才能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法务、翻译等人群,可保留和激励自己的骨干作战队伍,也可以临时用社会上的资源,如同声翻译,短期雇用一次,表面上看起来会花不少钱,实际使用起来的总成本还是降低了;文字翻译,只要能及时交付翻译稿件,也可以在家里上班……如果员工在面对“可期望的高薪”时仍旧无动于衷,公司就应该反思一下相应的制度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任正非曾说道:“人力资源工作的阶段性汇报和结构性思想,后续可以定期讨论,下次也要把财务叫过来。财务要告诉我们,利润率到底是否预测准确。只有坚持账实相符,只有实事求是反映情况,公司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你们要找出一个方法,把公司的内部变化、社会的变化、前进的变化结合起来,跑到最前面的人,就要给他‘二两大烟土’。”

还有就是,海外薪酬福利也要逐步向西方市场化管理看齐,尽量做到简单化。薪酬福利是给前线将士们的“烟土”,是对战斗能力的一种肯定。公司发高薪的同时,也要建立一个制约措施,不能让大家比赛浪费,过多的补贴不一定让战斗力增强,反而可能让员工惰怠。如果发下去的“烟土”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就不应该发,或者改成其他的形式发。任正非举了一个例子,当时华为鼓励员工去利比亚、伊拉克、阿富汗等地区,但是很多员工不愿意去。为了保障派往这些地区的人数,华为采取了诸多全球化的限制方案,结果不仅没有把人引向阿富汗,还增加了去其他地区的难度,最终把整个组织都压得喘不过气来。后来,华为为阿富汗、伊拉克等地区专门建立了一套特有的激励待遇体系,以可观的待遇吸引部分员工做出决定,让他们投身阿富汗、伊拉克地区。这些激励体系自成一体,不对其他体系产生影响。经过检测,实际运作效果非常好,那些去了阿富汗、伊拉克的员工很少有想再回来的。如果当时只是发发补贴,根本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给跑在前面的发奖,让更多的人跑在前面,让发的奖有实际效果,这就真正分配好了价值。

任正非曾喊出“我们决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的口号。华为在回报这一点上也做得非常实际,不空洞,因此常有人把华为的口号称为“灰色口号”。不追求华丽,让员工听了很亲切,能实现就行。任正非说:“把这些灰色的口号叠加在一起,就会发现它与国家的精神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比如,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怎么使员工各尽所能呢?关键是要建立公平的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制度,使员工形成合理的预期,他相信各尽所能后你会给他合理的回报。而怎么使价值评价做到公平呢?就是要实行同等贡献,同等报酬原则。不管你是博士,还是硕士、学士,只要做出了同样的贡献,公司就给你同等的报酬,这样就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用最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工作也会给你相应的回报,甚至是加倍的报偿。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对工作的用心不会付诸东流,成长的机会也会不断出现在我们身边。”在什么样的岗位,做什么样的事情,拿什么样的回报,虽然每个公司有自己的个性规定,但总体来说,这个道理是不会变的。

不过,关于回报,任正非也强调了一点:“已经付了报酬,按劳获得了待遇,‘英雄’就不应作为额外索取的名义。为此,职业化管理者是该奉献时就奉献,而不是等待什么机会。我们的价值评价体系也要学会平平静静。如果我们的价值评价体系只习惯热闹,那我们就会导致高层管理者的‘行为英雄化’。”也就是说,华为已经用分级的薪酬制度对做出贡献的“英雄”进行了物质奖励,那么再追求额外的回报,便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

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待遇标准,但从整体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在待遇的发放上基本是做到奉献与待遇持平的。这里需要端正一个观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说法是不对的。这是从人情的角度来考虑的,作为企业管理者,作为一个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员工应该认识到,所谓的“苦劳”,就是自己的努力没有放对地方,从而造成了自己的劳力浪费,也没有给公司创造实际的价值。我们不把这种“苦劳”定义为奉献,因为这不是我们提倡的。公司也不会喜欢这种类型的“奉献”,自然也不会给这种“奉献”发放奖励。所以,很多员工在抱怨企业给自己的待遇不够公正,其实他们首先应该思考一下自己为企业做出的“奉献”是不是有实实在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