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这句话的意思是,做善事是一个人应该做的,并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你在做善事才这样;世上没有一个绝对的善人,每个人的私生活中总有“不善”的地方,但是做坏事不会达到犯法的边缘。这就是说善恶之间恰到好处,一个人不好也不坏。
南先生说,这两句话表面上看着消极、逃避,对人生处世非常滑头,实际上却包含着更加积极的意义。“为善无近名”,说的是做好事并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如果为了做好人而做好事,为了做好事的名声,那就不算是真正的善事。“为恶无近刑”,更不是鼓励我们去做坏事。
在这里,南先生引证孔子的思想来论证这一点。孔子提倡“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并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做人做事不超过道德的原则范围,小地方有时也可以马虎一点。实际上,孔子是讲道德的大原则绝对不能违反,小地方不是叫你可以违反,而是要慎重考虑,小过错也不能犯。
南先生还提到了《聊斋志异》里的一个小故事:一个读书人做梦去参加考试,主考官是关公。关公发下题目,他一挥而就,其中卷子里有几句话: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读书人认为,一个人有心去做好事,表现给别人看,或表现给鬼神看,虽然是好事,也没有什么值得奖励的;又例如一个人在扔掉一把不好用的旧刀时不幸伤了人,他并没有存心要伤害对方,虽然是一件坏事,也不该处罚。关公当场阅卷,拍案叫好。这个故事说的就是“为善无近名”的道理。总而言之,庄子提倡的是人生行为要做到至善,至善无痕。这对我们在做人行事方面不无启示。
一个小镇上有一家菜摊,平时顾客不多,因为这里的人都比较穷,买不起菜。不过,经常有些穷人家的孩子来这里转悠。虽然他们只是玩儿,可店主还是像对待大人一样与他们打招呼:“孩子,今天还好吧?”
“我很好,谢谢。老板,这些马铃薯看起来真不错。”
“可不是嘛!你妈妈身体怎么样?”
“还好,一直在好转。”
“那就好。你想要点什么吗?”
“不,先生。我只是觉得你的马铃薯真新鲜!”
“你要带点儿回家吗?”
“不,先生。我没钱买。”
“用东西交换也可以呀!”
“哦……我只有几颗赢来的玻璃球。”
“真的吗?让我看看。”
“给,你看。这是最好的。”
“看得出来。嗯,只不过这是个蓝色的,我想要个红色的。你家里有红色的吗?”
“应该有吧!”
“这样,你先把这袋马铃薯带回家,下次来的时候让我看看那个红色玻璃球。”
“一定。谢谢你,老板。”
每次店主和这些小顾客交谈时,店主太太就会默默地站在一旁,面带微笑地看着他们。她熟悉这种游戏,也理解丈夫所做的一切。
镇上很多贫困的人家没有钱买菜,也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可以交换。为了帮助他们,他就这样假装着和孩子为一个玻璃球讨价还价。就像刚才的这个孩子,这次他有一个蓝色的玻璃球,可是店主想要红色的;下次他一准儿会带着红色玻璃球来,到时候店主又会让他再换个绿色或橘红色的。当然打发他回家的时候,一定会让他捎上一袋子上好的蔬菜。
许多年过去了,店主因病去世。镇上所有的人都去向他的遗体告别,包括以前那些和他交换东西的孩子。他们都已经成了社会上的成功人士。
店主太太站在丈夫的灵柩前。小伙子们走上前去,逐一拥抱她,亲吻她的面颊,和她小声地说几句话。然后,她泪眼蒙蒙地目视他们在灵柩前停留,看着他们把自己温暖的手放在店主冰冷苍白的手上。
我们很难估量做善事对一个人生命价值的影响。做善事并不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生命需要我们做的是敞开心扉爱他人,真诚地爱他人,宽慰失意的人,安抚受伤的人,激励沮丧的人,至善无痕,让施与心就像玫瑰花一样散发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