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知为时,以德为循。
——《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
在个人道德修养上,老子曾言:“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庄子心中也有“人生宝”,即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知为时,以德为循。
南怀瑾先生对我们说,“以刑为体,以礼为翼”,这两句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光是自己管理得很严格是不够的,必须要了解“礼”的精神。即一个人要做到随时随地的没有杂念,没有恶念,没有妄念,无论何时何地都抱着虔诚恭敬的态度,待人接物,不管做什么,都对自己很严谨,慎独自敬,自尊自重。
一个入定的人看起来好像在想什么东西一样,但实际上没有想,因为他随时在入定的状态。人的心境做到了永远在定中,在清静无为的状态上,根本不需要自己管理自己,不需要像刑法一样来管理这个念头。所以,光是“以刑为体”还不够,还必须“以礼为翼”,以真正的定慧精神辅助自己,然后学会处世之道。
曾有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庙找禅师问道。禅师问:“你到这儿来是干什么的?”那人说:“我是来修佛的。”禅师答:“佛没坏,不用修,先修自己。”所谓“人者心之器”,即人的器官由心灵左右操纵。心可以观看、听闻、行走、站立、欢喜、愤怒、悲哀、快乐、冷酷、仁慈、叹息、恐惧、威严、傲慢、亲切、随和、爱恋、憎恨、羡慕、思索、反省,等等。世上最坚强的人,就是能够驾驭心灵的人。
提到修身自处,想起一则禅宗故事。龙虎寺禅院中的学僧正在寺前的围墙上画一幅龙争虎斗的画像。图中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虽然修改多次,却总认为其中动态不足,适巧无心禅师从外面归来,学僧就请禅师评点一下。无心禅师看后道:“龙和虎的外形画得不错,但龙与虎的特性不甚明了。龙在攻击之前,头必须向后退缩;虎要上扑时,头必然自下压低。龙颈向后的屈度愈大,虎头愈贴近地面,它们也就能冲得更快、跳得更高。”学僧们非常欢喜地受教道:“老师真是一语道破,我们不仅将龙头画得太向前,虎头也太高了,怪不得总觉得动态不足。”无心禅师借机说教道:“为人处世,参禅修道的道理也一样,退一步的准备之后,才能冲得更远,谦卑的反省之后才能爬得更高。”
正是“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龙为兽中之灵,虎为兽中之王,禅者乃人中之贤,以退为进,以谦为尚。从禅理中求道,为人处世,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
庄子下面的话依旧是讲进退有据,高低有时,“知”即智慧的成就,“以知为时”可以引用孔子在《易经·系辞》中所讲的“进退存亡之机”来解释。一个人,天下大事也好,个人做事也罢,要了解自己什么时候该进一步,什么时候该退一步,随时随地知道自处之道。“以德为循”,随时在道德的行为上,知道自己人生的方向和路径。
人贵自知,进退自如,方能智慧处世。你是谁?你在做什么?你要如何生活?你希望到达什么高度?“这世界退立一方,让任何知道自己要往何处的人通过”,人生犹如一张地图,必须找到目前你所在的准确位置并确定最终的目的地所在,才能描绘出一条清晰的生命轨迹。
面对人生的波澜,应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只因上帝特别喜爱某些人的芬芳,所以才对他咬得特别重。生活给予每个人的都不会太少,只要你好好珍惜其中的一二,并不断用心血去打造,就能拥有生命的芬芳和幸福的生活。
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知为时,以德为循。人生如下棋,深谋远虑者胜,只有统筹整盘棋局,走好关键的棋着,才能奠定人生的胜局。关键时刻的进或退、左或右、舍与得、是与非的选择都将影响你的人生格局,而要做出正确的抉择,不仅要靠生活的积累、生命的积淀,更要读懂经营人生的艺术,谙熟进退自如的自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