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是最高深的学问(1 / 1)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说,真正为学问而学问,就会永远觉得自己还不够充实,还有许多进步的空间。南先生进一步解释“学如不及”,求学问要随时感觉到不充实,以这样努力的求学精神,还怕原有的学问修养会退失,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情,懂了一点就心满意足,则会很容易退步。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1920年以后他退出了政治舞台,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在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里,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梁启超的朋友周善培直言不讳地批评他的文章。周说:中国长久睡梦的人心被你一支笔惊醒了,这不待我来恭维你。但是,作文章有两个境界:第一步你已经做到了,第二步是能留人。司马迁死了快两千年,至今《史记》里的许多文章还是百读不厌。你这几十年中,写了若干篇文章,你想想看,不说读百回不容易,就是使人能读两回三回的能有几篇文章?梁启超听了这么刺耳的话,犹如挨了当头一棒。但他毫不生气,而且很虚心地向老朋友请教:你说文章怎样才能留人呢?周善培很认真地回答:文章要留人,必须要言外有无穷之意,使读者反复读了又读,才能得到它的无穷之意,读到九十九回,无穷的还没有穷,还丢不下,所以才不厌百回读。如果一篇文章把所有意思一口气说完了,自己的意思先穷了,谁还肯费力再去搜求,再去读第二回呢?文章开门见山不能动人,一开门就把所有的山全看完,里面没有丘壑,人自然一看之后就掉头而去,谁还入山去搜求丘壑呢?

梁启超觉得周善培分析得透彻精当,很有见地,击中了自己文章的要害。所以,他连声称谢,虚心接受。从此,梁启超写文章更加精益求精,下了一番功夫,果然受益匪浅。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虚心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精益求精,才能够不断进步。如果只是粗通了一点皮毛就骄傲自满,只会阻碍了自己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