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依据南先生的观点,“崇德”即如何把内在的气质培养到崇高的境界。“修慝”是完善内心的修养,平衡自己矛盾的心理,化解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求得平和与安详。“辨惑”是做到有真正明辨的智慧,对于善恶、是非、情势都了如指掌,没有迷惑。
崇德、修慝、辨惑这人生修养的三宝其实都是围绕人的道德品质与智慧思想这两个方面阐述的。孔子说做人做事只要先去做,不问自己的结果利益,以后自然会有成果。孔子告诉樊迟,做人做事先不要考虑自己个人的利益与价值,认为是善的就先做了再说,最后自然会有成果的,这就是德业。
传说,女娲在造人时先捏好两个泥人放在阳光下,随即便斜倚在忘忧树上歇息,听溪流淙淙,看花开花落。两个泥人在吸取了天地光华之后,有了生命,对着他们的母亲提出了自己的不满:“我们软软瘫瘫的,太难看了,更何况,人总该有个壳,来对付冰雹和冷枪暗箭吧?”
女娲怜惜地看着两个小人扭来滚去的样子,有点于心不忍,想了想说:“我这里只有两样,一样是德,能使肉中生骨,让你站立起来;一样是智,能使肉外长甲,帮你对付冷枪暗箭。你们各选一样吧。”于是,两个泥人欢欢喜喜地各选了一样自己想要的。从此天下多了两种人:一种人骨头硬却疏于防卫,常受伤害;另一种人躲在漂亮的甲壳里享福,没有脊梁骨。
这个简短的故事,虽过于直白却折射出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道德品质与智慧思想是一个人的人生之本,是一个人赢得成功所必不可少的元素。一个人的道德和智慧的高度往往决定了他人生的高度。
当然,人并非像寓言中的泥人一样只能在德与智之间选择其一,如果只局限于一种选择,将会像故事中的泥人一样,疏于防卫或缺乏内在,只有培养内心的品德,用理智控制情感,拥有明辨是非的智慧,才能做到先事后得,做事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