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最高境界:见素抱朴(1 / 1)

人需抛弃自己引以为傲的聪明机巧,抛弃自私自利的贪图之心,如果人人皆能如此,便不会有作奸犯科的盗贼,即所谓的“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南怀瑾先生说,如果将绝圣弃智的观念归纳到生命理想中,便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见”指见地,观念、思想谓之见;“素”乃纯洁、干净;“朴”是未经雕刻、质地优良的原木。见素抱朴正是圣人超凡脱俗的生命情操,佳质深藏,光华内敛,一切本自天成,没有后天人工的刻意造作。

“老子主张‘绝仁弃义’,不以圣人为标榜,不以修行为口号,只要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做人,那便是真修道。”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其为人处世之道堪称难得。他常对家人说,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他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个字,将其视作惜福保泰之法,常存冰渊惴惴之心,处处谨言慎行。他的处世原则是:“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奴享受,则当谦退。若一面建功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厚实,二者皆盈满之象,全无谦退之意,则断不能长久。”

关于曾国藩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曾国藩天赋不高,少时在家苦读,一篇文章不知重复多少遍了,还没能诵出。时下有一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他睡觉之后行窃,无奈听他翻来覆去地读同一篇文章,却无法记诵。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还读书做甚?”随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比曾先生聪明,却依旧是个无名小贼,曾国藩以规矩之道为人处世,功成名就又全身而退,实乃真修道之人。

孔子在《论语》中说,“素”如一张白纸,毫不沾染任何颜色,人的思想观念要随时保持纯净无杂,即佛家禅宗所说“不思善,不思恶”。心地胸襟,应该随时怀抱原始天然的朴素,以此态度来待人接物,处理事务。个人拥有这种修养,人生一世便是最大的幸福;如果人人秉有这种生活态度,天下自然太平和谐。

《三字经》里的第一句话是“人之初,性本善”,儒家孟子也提倡“性本善”,曾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见到一个牙牙学语的小孩子摇摇摆摆走向井边,无论何人都会走上前去将他抱开。然而,善性存于心,往往受环境的影响,丧失了原本的善意。对此,荀子持有不同的看法,他在《荀子·性恶》开篇就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意思是说人性本是恶的,其善是人为的,人有为善的可能,就在于后天的学习修为。对于本性的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老子的观点则更为深刻,即本性无善恶。

人性之初,本没有善恶之分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善恶只不过是在周边环境影响下依据本性而产生的,有善恶之分的不是本性而是习惯。本性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平时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却在暗中操控着你。它决定了你的大部分习惯,决定了你的性格,甚至决定了你的人生。人本来生下来都很朴素,很自然的,由于后天的教育,环境的影响,种种原因,把圆满的自然的人性雕琢了,自己刻上了许多的花纹雕饰,反而破坏了原本的朴实。因此,人不要刻意雕琢自己本性的棱角,要保持住生命中最朴素的东西。

大浪淘沙沙去尽,沙尽之时见真金,大多数人都在浮华过后才意识到本色的可贵。质本洁来还洁去,不要让尘世浮华沾染了原本纯洁的心灵。“玉不琢,不成器。”但有时,人应该成为一块拒绝雕琢的“原木”,保留人性中单纯、善良、朴实的东西,不要让外在的雕饰破坏自然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