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不如身教(1 / 1)

圣人以不束缚、不歪曲、不干涉的无为态度来为人处世,以自己具体的无为的行动来影响教化人民,清静无为,以德化民,不施酷法,不用苛政,正己化人,使人民不知不觉地处于浑厚的淳风之中。

南怀瑾先生说,所谓“行不言之教”,是说万事以言教不如身教,光说不做,或做而后说,往往都是徒费唇舌而已。推崇道家、善学老子之教的司马迁,在其自序中,便引用孔子之意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老子认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为上智。不言之教的确是人生智慧的最高境界,但很难做到。唐朝著名的诗人白居易,曾以一首七言绝句,讽喻老子:“言者不如智者默,此语我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智者,如何自著五千文。”南怀瑾先生风趣地说,白居易的这首诗是打趣老子最为诙谐的一个,一语中的。老子既然推崇“不言之教”,为何又洋洋洒洒写了《老子》呢?关于这一点,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老子原本为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后见周朝日趋衰败,不可救药,便抽身离去。他骑着一头青牛,只身前往西域。要到西域去,必须经过一个关口,即函谷关,两面两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对峙,中间有一条深险波折的羊肠小道。守关的长官叫关令尹喜,是一个学识渊博、颇有见地的人。这日,他到城头瞭望,见辽阔碧空中一团紫气自东冉冉而来,尹喜料定今日必定有圣人到来。果然,没过多久,他在关上远望,看见一个人骑着青牛缓缓而来,风度非凡,细看原来是名重一时的伟大思想家老子。

尹喜亲自打开城楼上的大厅,请老子坐下,端茶倒水,忙个不停。 老子不卑不亢地坐下,朝窗外一望,只见黄土平原延伸到天际,苍苍茫茫,没有尽头。函谷关地势险要,路上人来车往,一目了然。尹喜恭敬地对老子说:“我仰慕您的道德学问,想拜您老为师。” 老子道:“我已老了,腹中空空,没有什么学问,怎么好意思开口教人呢?” 尹喜见他推托,便半开玩笑半正经地说:“您满腹经纶,如果不留下些东西来,恐怕很难走出这个函谷关的。” 老子知道无法推托,便接过尹喜递上的笔,一口气在竹简上洋洋洒洒写下了五千个字,这就是后世称为《老子》的一部书。因为这书上篇开卷谈“道”,下篇首章谈“德”,所以又称《道德经》。老子之所以自著五千文,一方面由于守官长官的“胁迫”,另一方面也是知音难觅。尹喜拿起老子写了字的竹简,认真拜读,最后决定放弃官职,与老子一同出走西域,后来人们还看到他们两人一起在流沙里行走。

虽然只是传说,但也可以看出老子著书立说并非为了沽名钓誉,白居易自是错解了圣人了。提及“不言之教”,便又联想到佛经中一个异曲同工的故事——拈花微笑。这个如诗般的动人故事,将心灵修养觉悟妙不可言的境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传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手里拈着一朵花,对着大众微笑,听说就在那拈花示众和微笑之间,已经把所有的佛法都道尽了,把生活的智慧和艺术说得清晰明澈了。然而,会上的大众,都面面相觑,不知道佛祖说的是什么。这时座中有一位叫摩诃迦叶的弟子,却对佛祖报以会心的微笑。师徒之间心领神会,释迦牟尼便对摩诃迦叶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与迦叶。”

这一拈一笑间便传递了一切,也包容了一切,它绽放了心灵的和谐、完美与圆融。觉悟是一种智慧,它是长时间思考后灵感在一瞬间迸发出的光芒,它也是历经人生后那无言的微笑。

世间的道理大多相同。

古代有位宰相的妻子非常重视儿子的前途发展,她每天不辞劳苦地劝告儿子要努力读书、要有礼貌、要讲信用、要忠于国君。而宰相却是早上离开家去上朝,晚上回来就博览群书,处理政务。爱儿心切的夫人终于忍不住说:“你别只顾你的公务和书本,你也该好好地教化指点自己的儿子啊!”宰相眼不离书地说:“我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儿子啊!”言传不如身教,身体力行,更能将自己所要讲述的道理形象深刻地表达出来。

拈花微笑,不言之教,一切尽在不言之中,又何必一字一句地点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