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到头终有报(1 / 1)

因果报应是佛法教义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佛法世界观、人生观的精华所在,但在中国这种思想并不是起源于佛教。南怀瑾先生说,《易经》中很早就有了这种思想,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而孟子在与驺穆公对话时,引用了曾子的话“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都是因果报应的观念。南怀瑾先生认为,古今中外,一切事情都逃不开这个因果定律。

因果,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曾有一则挽救生命得到善报的故事:有一个商人到市场贩卖物品时,看到一只正待出售的小乌龟,泪眼汪汪地注视着自己,他顿生恻隐之心,于是以重金买下乌龟,把它放回池塘。过了一段日子,有一天商人外出经商,途经一段偏僻的山路,不幸遇到盗贼。盗贼抢去了他的钱财,并把他推落湖中,眼看他就要淹死了,突然觉得脚下似有东西托着自己,借着这股力量,商人终于平安地上了岸。商人很好奇,凝望水中,才发现原来是自己过去救过的小乌龟带着它的同伴们前来报恩,他才得以逃过一劫。

佛家提倡善有善报,商人与“龟”为善,在危难时,自己的生命得到了挽救;佛家也同样相信恶有恶报,人若害人,必会反诸己身。

佛祖释迦牟尼开始传教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甚至会受到人身攻击。一次,他走在街上,遇到一个愤怒的婆罗门。那个婆罗门仇视佛教,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他发现释迦牟尼后,心中顿生一计。

他蹑手蹑脚地绕到释迦牟尼身后,趁他不注意,抓起一大把沙土就往他的头上扔去。

就在沙土扔出去的那一瞬间,突然一阵风向婆罗门吹来,沙土撒了他满头满脸,十分狼狈。

他想发作,却无法开口,只能暗自生气,满脸通红。

街上的人目睹刚才发生的一切,都盯着他,并嘲笑他。面对这么多锐利的目光,那个婆罗门羞愧难当,不得不低下头。

这时耳边响起了释迦牟尼平静而洪亮的声音:“如果想污染清静的东西,或者想陷害心无邪念的人,罪恶反而会伤了自己。”

因果报应作为佛法世界观、人生观的精华所在,其与宿命论是截然不同的,它更是人生的一个规律。一个人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命运看似变化莫测,但实际上,我们今天所走的每一步,都已为明天埋下了伏笔。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如同我们随手撒下的一粒种子,在时光的滋润下,那些种子慢慢地生根、发芽、抽枝、开花,最终结出属于自己的果实。

因就是我们所有的思想、言论、行为。这些都会成为因。这个因就如同种子一样。当种子遇到了适宜的土壤、阳光、养分之后就会生长、开花、结果。土壤、阳光、养分,这些能够促成种子生长的因素,就是缘。当我们自己种下的因遇到适合的条件时,就会产生一个结果。

秦穆公在岐山有一个王室牧场,饲养着各种名马。有一天一匹马跑掉了,管理牧场的牧官四处寻找,结果在山下附近的村庄找到了部分疑似马骨的骨头,他心想马一定是被这些农民吃掉了,牧官大为愤怒,把这个村庄的300个农民全部判处死刑,并交给秦穆公定夺。

牧官怕秦穆公震怒,于是带领这些农民向秦穆公报告说,这些农民把王室牧场里的名马吃掉了,因此才判他们死刑。秦穆公听了不但不怒,还说这匹名马就赏赐给他们下酒。结果这300个农民被免除了死刑,高兴地回家了。

几年后,秦穆公与晋惠公交战,战无不胜的秦穆公这次却陷入绝境,士兵被敌军包围,眼看就要被消灭,秦穆公自己也性命堪忧。这时敌军的一角开始崩裂,一群骑马的士兵冲进来,靠近秦穆公的军队协助战斗,这些人非常勇猛,只见晋军节节败退,最后全部撤走了,秦穆公也脱离了险境。到达安全地点后,秦穆公向这些勇敢善战的士兵表达自己的谢意,并问他们是哪里的队伍。他们回答说:“我们是从前吃了大王的名马而被赦免死罪的农民。”

佛语有云: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因果即此理也,一念之善救人救己,人生就是如此。

世间万事都遵循着这一因果规律,古往今来,人类都有战天斗地、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理想,向大自然宣战,以展示自己作为高等生物的强大,结果森林变秃山,荒漠随处见,河流遭污染,星星也看不见了,一切都在威胁着人类。现在人类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要来拯救地球,却感到异常艰难。因果循环,真是报应不爽。

陈毅生前喜欢说一句谚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经历万事,细品人生,自会参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