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与孟子谈治理国家,谈天下归心的大欲,也谈了与邻国交往之道。齐宣王问孟子:“交邻国有道乎?”即与邻国交往有什么好的策略吗?
孟子回答说,当然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勾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这里孟子提出了两个原则:一种是“以大事小”,这是仁者的风范,是顺应“天地万物”的乐天心理,不愿意去欺负弱小,这样可以使天下太平;另一种是“以小事大”,这是明智之举,顺从比自己强大的国家,则可以保护国家臣民的安全。
南怀瑾先生说,这里的“天”,在“天人合一”的哲学上,是包括了人事在内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要注意这一原则。也就是说,在人之上要以人为人,在人之下要以己为人。
首先,居上位时,一定要谦虚,切不可仗势欺人,人生总是盛极而衰的,一个人不可能永远风光无限,繁华过后总会凋零。对于一位真正悟透人生的仁者来说,谦卑才是他们应有的心态,而以恭敬心去尊重和对待每一个人,则是他们的特征。
基督教的经典《圣经·新约》里曾经提到,耶稣说过:“凡自己谦卑得像个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你们里头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为首领的,倒要像服侍人的。”而谦卑的人就是能够以大事小的仁者。
据《桐城县志略》和姚永朴先生的《旧闻随笔》记载:清康熙时,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世居桐城,其府第与一吴姓人家为邻,中间有一条属于张家的空地,向来作为过往通道,后来吴氏建房子想越界占用,张家不服,张吴两家遂发生纠纷,闹到县衙,因两家同为显贵望族,县令左右为难,迟迟不予判决。
张英家人见有理难争,遂驰书京都,向张英告状。张英阅罢,认为事情简单,便提笔在家书上批诗四句:“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得诗,深感愧疚,毫不迟疑地让出三尺地基,吴家见状,觉得张家有权有势,却不仗势欺人,深感不安,于是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三尺,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名曰“六尺巷”。两家此举也成为美谈。
一条六尺巷,一封家书,一句“让他三尺又何妨”,描画出了能够以大事小的仁者张英的形象。张英的宽宏大量,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胸怀,使得邻里之间的关系得以缓和,既利他又利己,值得称道。但有些时候,居人之下,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时,则需要以小事大的智慧。否则就会自身难保。
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统治时期,骄奢**逸,民不聊生。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对朝中大臣们处处防范,疑心很重,尤其对外藩重臣更是顾虑重重。
当时,唐国公李渊曾多次担任朝廷和地方官,每到一处都悉心结纳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许多人都前来归附。因此,大家都替他担心,怕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觐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猜疑之心顿起。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觐见的原因,王氏如实回答,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王氏把这个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自己迟早会为隋炀帝所不容,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继续隐忍,等待时机。于是,他故意广纳贿赂,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听说了李渊的所作所为后,就放松了对他的警惕。不料隋炀帝的这一放松为他带来了灭顶之灾,却成就了日后的大唐帝国。
李渊通过隐忍,从而达到了保全自己的目的,正所谓“尺蠖之曲,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生活中有不少人难忍一时之气,从而与人起了正面冲突,“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最后是两败俱伤。这又何苦呢?毕竟牺牲是一时的,保全却是一世的。牺牲是爆发,保全是维持。牺牲是**,保全是平淡。浓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淡淡地融化在生活中。保全或许也是一种牺牲,牺牲狂热,牺牲内心深处的原始冲动,只是用最小的牺牲来求得更多的平和与幸福。
人生就是如此玄妙,人上人下之间也存在为人处世的大智慧,需要好好琢磨,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