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1 / 1)

南怀瑾先生怀仁慈心,感慨战国时期各国百姓生活得水深火热,从而分析其原因,指出当时各国之所以走富国强兵的道路,大多都是为了雪耻强国。这是战国时代各国间共同的情况,相当于个人的冤冤相报。在循环报复的思想下,绵延了几百年的战乱苦了几代百姓。

确实,在孟子游于魏国时,正值梁惠王“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梁惠王心中所想的就是富国强兵,以雪前耻,根本不去理会孟子“仁者无敌”的主张。这可以说是战国时代各种战乱四起的原因之一。

国家间因仇恨、因“睚眦必报”而兵戎相见,最后受伤害的是百姓。而个人冤冤相报既伤人又害己。

东汉时期,苏不韦的父亲苏谦曾做过司隶校尉。另一个官员李皓和苏谦素有嫌隙,因此怀着私愤把苏谦判了死刑。当时,苏不韦只有18岁,他把父亲的灵柩送回家,草草下葬,又把母亲藏匿在武都山里,自己改名换姓,用家财招募刺客,准备刺杀李皓,以报杀父之仇,但刺杀一直没有成功。很久以后,李皓升为大司农。

苏不韦暗中带人在大司农官署的北墙下开始挖洞,夜里挖,白天则躲藏起来。一个多月后,终于把洞挖到了李皓的寝室下。一天,苏不韦和他的同伙从李皓的床底下冲了出来,恰巧李皓出去了,于是杀了他的妻妾和儿子,留下一封信就离去了。李皓回房后,看到这个场面大吃一惊,以后他每天都在室内布置许多荆棘,晚上也不敢安睡。苏不韦知道李皓已有准备,杀死他已不可能,于是就挖了李家的坟,取了李皓父亲的头拿到集市上去示众。李皓听说此事后,心如刀绞,又气又恨,却不敢声张,没过多久就吐血而死。

苏不韦的一生都生活在仇恨之中,为报仇竭尽心力。李皓只因一点儿私人恩怨,就置人于死地,结果招致老婆孩子被杀,死了的父亲也跟着受辱,自己最终气愤而死,被天下人耻笑,真是愚蠢至极。冤冤相报就是如此,仇恨双方都得不到好处,这是一种“双输”的行为。因此何不将“冤冤相报何时了”变成“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双赢,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仇恨呢?

通慧禅师年幼时,有一次去井边打水,恰好碰到一个卖鱼人。一条鱼不慎跌入他端水的盆中,他顺手将鱼捞起,扔到地上摔死了。

三十年后的某一天,早已做了住持的通慧对弟子说:“三十年前的一桩公案今天应该了结了!”弟子不明白住持的意思,垂手静听下文,可是只见通慧禅师径自闭目打坐,不再言语。

当时,有个统兵张浚是个虔诚向佛的居士,恰好这天带兵路过通慧禅师所住的寺前,刹那间性情大变,暴怒异常,手持弓箭闯入法堂,对通慧禅师怒目而视。

通慧禅师笑道:“我已经等你很久了。”

张浚问道:“我与禅师素不相识,今日一见,为何心中如此愤恨,直欲置你于死地而后快。究竟是什么原因,还请禅师明示。”

通慧禅师便如实讲述了自己在三十年前无心摔死一条鱼的往事。

张浚听后大悟,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劫劫相缠岂偶然。不若与师俱解释,如今立地往西天。”说完便站着往生(佛家指死后去西方极乐世界,亦即“立地成佛”之意)了。

通慧禅师见张浚已往生,便取出纸笔写道:“三十三年飘**,做了几番模样。谁知今日相逢,却是在前变障。”写完,也于座上往生了。

抛却心中仇恨,这既是宽恕了别人,也是原谅了自己。

有人曾经这样说过,消灭敌人最好的办法是把他们变成自己的朋友。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但你大可不必将它们看得太严重,动辄上升到仇恨的地步。多一些宽容,多一份爱心,你的生活会多一点温暖,多一缕阳光。当你用宽容换来内心的豁达,用宽恕换来敌人的微笑时,你难道不是把最好的心情留给了自己吗?宽恕别人的过错,宽容别人的无意冒犯,宽容别人的缺点与不足,同时也等于宽容了自己。

当然,宽容并不是“以德报怨”,这是一种没有原则的宽容。孔子提倡“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体现出了老夫子的睿智,因为宽容也是有条件、有原则的,不可因一味宽容而纵容邪恶,这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古人云:“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是一种宽容,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不拘小节的潇洒,一种伟大的仁慈。自古至今,宽容被圣贤乃至平民百姓尊奉为做人的准则和信念,而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并且视为育人律己的一条光辉典则。宽容也是一种幸福,饶恕别人,不仅给了别人机会,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自己还能与他人和睦相处。

宽容,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