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曾引用过孔子的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即第一个制作陶泥人用来陪葬的人,不会有后代吧!这就是一种行为心理学。因为他虽然没有用活人去陪葬,但所做的陪葬陶泥人和活人一样,在心理上,还是存在以活人陪葬的想法。南怀瑾先生用一个例子来论证这种行为心理学的观点,他说:“许多标榜素食的人,跑到素食馆里,大吃素鸡素鸭。虽然吃到的仍旧是豆腐、豆皮、豆干等,但如果心理上存了吃鸡吃鸭的念头,就和吃荤没有两样。”与前面的“始作俑者”相同,都是意在说明行为是心理的一面镜子。
因为人的心理是行为的依据,通过行为可以很容易捕捉到一个人的心灵品质。
《世说新语》的《德行》篇中载有“管宁割席”的故事。管宁、华歆年轻的时候曾一起到外地访师求学,二人关系很好。有一次,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发现地上有一块金子。对此,管宁无动于衷,依然挥锄不止,就当锄去瓦砾一样;华歆则捡起金子扔到一边。还有一次,他们同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恰好一位达官贵人乘坐华丽的官车从门外经过,前呼后拥,好不热闹,管宁就像没听见一样,仍旧读书,而华歆却跑出去看了一会儿才回来。等华歆回来后,管宁就把坐席割断,并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管宁割席,只因二人的追求不同,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后世人认为管宁是不为荣华所动的君子,而华歆是向往富贵的人,其人品高下自现。
正是行为如镜可观心。只有德馨才能身正,向来具有金玉人品、正直人格的人才是最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也是为人们所传颂、赞扬的人。
清朝光绪年间,孙中山刚刚从日本留学归国。有一次,在路过武昌总督府时,他想见一见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于是就让守门人传一张便条进去。张之洞打开这张便条,只见上面写着:“学者孙中山求见张之洞兄。”张之洞没听过这个人,好奇其有如此大的口气,于是问道:“他是什么人?”
守门人说:“一个书生。”
张之洞非常不高兴,提笔在便条上写道:“持三字帖,见一品官,白衣尚敢称兄弟?”
守门人出来,将便条递给孙中山,孙中山看过之后,从容地在上面写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也可傲王侯。”
守门人又将便条传了进去,张之洞看过之后,连忙说:“请!”
孙中山以一介“布衣”笑傲王侯,可见其充盈天地的浩然正气和不惧怕权贵的精神。同时,当时身在高位的湖广总督能折服于孙中山的气势,也可看出他的器量及识才爱才之心。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孙中山运气好,恰遇君子,否则遇一昏官,早给他吃闭门羹了。
为人处世,需要一颗方正的心。但是有方无圆,则性情太刚,太刚则易折,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人,他们愤世嫉俗,牢骚满腹,自命不凡,却又处处碰壁,遇挫折不会变通,很容易歇斯底里,自暴自弃,并把自己推向极端。有圆无方,则谓之太柔,太柔之人缺筋骨,乏魄力,少大志,在生活中难以有大作为。所以方圆相生才是为人处世之本。
“方”乃做人之根本,“圆”乃立世之道。纵观人的一生,无非是做人与做事两个方面。为什么铜钱是内方外圆?这就是中国辩证哲学的集中体现,做事要方,做人要圆。凡事都在圆中预,方中立,这是古人谋事的原则,也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世间事物都在方圆之中,而方圆是历史和哲学的辩证。
在《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魏文侯攻陷了一座城池,大宴群臣。宴席之上,魏文侯问文武百官:“你们说我是明君呢,还是昏君呢?”百官多是趋炎附势之徒,纷纷说道:“大王是一代明君。”正当魏文侯飘飘然时,问到任座,正直的任座却说:“大王是昏君。”魏文侯如被泼了一盆冷水,问:“何以见得?”任座说:“大王取得了城池,没有按顺序分给您的弟弟,而是分给了您的儿子,可见您是昏君。”魏文侯恼羞成怒,命令手下把任座赶了出去,听候发落。接着问下一个臣子,这位大臣说:“大王是明君。”魏文侯心中暗喜,忙问:“何以见得?”这位大臣说:“臣曾听说明君手下多出直臣。现在大王手下有像任座这样的直臣,可见大王是明君!”魏文侯听罢,觉得有理,急忙命人把任座重新请了进来。
上文中第一种人一心曲意逢迎,为人圆滑却失其德,失其筋骨;而任座过于刚正,险些因之获罪;最后一位大臣,柔中带刚,既使魏文侯喜悦,又救了人,是最上乘的处世之道,即内方外圆之道。
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脊梁;圆是处世之道,是妥妥当当处世的锦囊妙计。只有内方,具有正直的品格,为人处世才能无愧于天地,但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过于刚直则易折,因此凡事要学会变通,要讲究圆融,即外圆。外圆是以万变来处理内方这一不变。懂得这一道理,行走于人世间就会游刃有余了。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凡事要掌握分寸,把握好度,正确运用处世的方法谋略,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让人生之路通达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