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讲话更要善于讲话(1 / 1)

话要说出来,更要说得到位,说到点子上。能说会道的人并不是他敢讲话,而是他善于讲话。不善于讲话的人,即使有胆子说出事实,也未必会招人待见。

东晋时代,清谈流行,贵族们尤其喜欢品评人物。

有人问大将军桓温:你觉得某某人怎样?

桓温刚要评论,又停下来看了看这个人,然后对他说:“你这个人喜欢传闲话,还是不告诉你为好。”

其实,桓大将军位高权重,并不怕这个人传闲话,他这样说或许还有告诫的意思,否则,连这句话都不必说,只回答“今天天气哈哈哈……”就够了。

俗语说“逢人只说三分话”,还有七分话,不必对人说出。你也许以为大丈夫光明磊落,何必只说三分话呢?细察老于世故的人,的确只说三分话,你一定认为他们是狡猾,是不诚实,而那些老于世故者,却认为说话须看对方是什么人。对方不是可以尽言的人,你说三分真话,已不为少。

孔子也说:“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对方倘不是相知的人,你也畅所欲言以快一时,对方的反应会如何呢?你说的话,是属于你自己的事,对方愿意听你的吗?彼此关系浅薄,与之深谈,显出你没有修养。所以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必说、不该说的就不说。老于世故的人,是否事事可以对人言是另一问题,他的只说三分话,是不必说和不该说的关系,绝不是不诚实,也绝不是狡猾。

说话本来有三种限制,一是人,二是时,三是地。非其人不必说;非其时,虽得其人,也不必说;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仍是不必说!非其人,你说三分真话,已是太多;得其人,而非其时,你说三分话,是给他一个暗示,看看他的反应;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你说三分话,正是为了引起他的注意,如有必要,不妨择地作长谈,这叫做通达世故。

有时你的只说三分话,正是你的职业道德。做保密工作的自不必说:做医生的人,面对普通的病人,或者可以对他人提及其病情,对于患花柳病的病人,你是绝对不该对人提及其症状的,这是医生的职业道德;做人事工作的人,掌握工作单位所有人的档案,某某何时得升迁,何时受处分,自然了如指掌,但是决不可随便透露,如果口风不严,就可能授人以柄,陷入麻烦;做银行业务的人,业务大概情形,或者可以对人提及,对于存款人的姓名,你是绝对不该对人提及,这是银行人员的职业道德。依此类推,只说三分话的例子还多着呢。

魏晋时期,有两位特立独行的高人:嵇康和阮籍,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大体相同,可是结果却大不一样。嵇康被司马昭以不守礼教的罪名所杀,阮籍却得以全生,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前者口无遮拦,得罪了很多人,这些人一旦掌权,自然千方百计罗织罪名,将他置于死地;而阮籍懂得“口不臧否人物”,虽也放浪不羁,却没人找他的麻烦。其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关键在于有没有人在暗地里算计你。

所以,真正懂得语言妙处的人,常常是那些知道哪些话该讲、哪些话不该讲的人。他们的心里有分寸,嘴上才有把门的开关。

思路启示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说话的背后往往有很多含义。要让自己讲的话有力度,起作用,就不仅要敢讲,更要思考如何讲,善于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