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可以说就是细节辨人心的很好的例子,有一句经典的话这样说:一样的米养百样的人。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也要学会察言观色。
王熙凤就像一个高明的心理学家,她非常善于察言观色,辨风测向,经常是对方话还没有说出口时,她便已经猜到了;若是对方刚说,她就已经办了,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林黛玉刚进贾府时,王熙凤说她“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林黛玉远来是客,夸奖她是应该的,但是当时迎春姐妹都在场,如果只夸奖黛玉的话,恐怕她们会觉得不快,所以王熙凤一句“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在夸奖黛玉的同时,又肯定了迎春姐妹,使大家都很有面子。
在社交中学会察言观色的本领很重要,因为不同性格的人喜欢听的话和喜欢做的事是不一样的。比如对性格活泼、个性开朗的人可以比较随意地开玩笑;但是对性格内向的人,交谈的时候需要耐心;对于性格耿直的人,可以对他们直言不讳,既不会引起反感还会引起对方的共鸣;而对那些性格多疑、小心眼的人,说话则要小心谨慎,开口前要再三斟酌,注意不要得罪对方。
人的性格往往又是多变的,在不同场景下表现也不同。比如有些以往性格拘谨的人,也会在高兴的时候表现出一瞬间的活跃,如果能把握住这“一瞬间”,向对方提出要求,只要是合理的,对方都可能很容易地答应下来,达到沟通的目的。还有的人平时都温文尔雅,但也可能因为某些事情变得狂躁,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随意讲话,以免触怒了他,自讨没趣。
要学会察言观色就首先要学会聆听,任何一句话,认真去听,都可能听出某些道理,不可能毫无价值。但是,我们常常不在乎这些道理,却斤斤计较于对方表达时的态度和语气。换句话说,我们不认真听对方在讲什么,却十分介意对方是怎么讲的。事实上,愈有道理,愈容易引起听者的反感,愈忠言逆耳,愈要双方认真地听。
同时我们还要会关注对方说话时脸部的表情。表情比言语本身更能表达内心的动态。人类五官之中,眼睛是最敏锐也最诚实的。《孟子·离娄篇》说: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吒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度哉!”意思是,观察人的邪正,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准确的了。眼睛不能遮掩人的恶念。心正,眼睛就明亮,心不正,眼睛就昏味。听了他的话,再看他的眼睛,人的邪正,哪里隐藏得过去呢?
说话的速度、音调、节奏也不能忽略,它能帮助我们揣摩对方的心理。比如,说话的速度常常能反映一个人的心情,说话快的人突然慢下来,那他可能有些不满,而说话慢的人忽然加快语速,他可能在说谎,或者心中怀有愧疚。再比如说话的音调。一般人说谎时,由于害怕事情被揭穿,音调会不自主地提高。同时,为了反对他人的意见,也可能提高自己的音调。说话的节奏也很重要。节奏比较顺畅时,说明他很有信心;若张口结舌、吞吞吐吐,说明他缺乏自信。
要看透一个人仅注意以上几点还是不够的,一些老于世故的人,喜怒不形于色,很难从其表情上看出其内心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平日多做沟通,促进了解,把对方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摸清楚,然后再来评断,通常就比较准确。
要有察言观色的本领一定要学会随机应变。就拿与人交流来说吧,你一定要看对方的反应。在与人交流前,要对交流对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要能找到适合的、对方能接受的话题。一旦发现对方对你的话题没有兴趣,表现出不耐烦时,就应马上想办法转换话题,避免尴尬。
你光会观察别人还不行,还要防人。你要防止别人把你看透,因此不管你心里有多大波涛在起伏,都不要表现出来,而要藏在心里。这样做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你心里的事是你自己的,让别人来一同承受是不公平的。其二,你若都表现出来别人会觉得你这个人太浅薄,没有心计,什么事都沉不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