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才不遇”是一种社会现象。几乎每个地方都有“怀才不遇”的人,有的人是真的怀才不遇,而还有的人是为了生活不得不屈身在自己所在的环境下。无论是哪一种“怀才不遇”,既然遇到了就好好面对,切不可作无谓的“抱怨”。
有才华的人不可能都是这样的“命运”。也许,千里马无缘遇到伯乐,但大部分都是自己造成的。真正以为自己有才华的人常自视过高,看不起有能力、或者学历比自己低的人。但社会上的事情很复杂,并不是你有才能就能如鱼得水,别人在看不惯你的傲气时,就会想办法修理你。而另一种“怀才不遇”的人根本是自我膨胀的庸才,他们之所以无法受到重用,是因为自己的无能,不是环境不好,也不是别人的嫉妒。但他们往往并没有认识到这个事实,反而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到处发牢骚,吐苦水。结果呢?“怀才不遇”感觉越强烈的人,越把自己孤立在小圈子里,无法参与其他人的圈子。其结果或是辞职,或是外调,或者干的还是小职员。当然,也有的人还在原单位继续“怀才不遇”下去。现实生活中,不管你的才干如何,也不要有“有才干无法施展”的念头,这时候你要千万记住:就算有“怀才不遇”的感觉,也不能表现出来,因为这样鲁莽的行为是不智慧的表现,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自我的完善。
1. 自己是否具有核心能力
一个现代化的公司如果没有核心能力,将会逐渐走向倒闭,而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人,也将注定拿死工资,而不会有太大的职业发展,你是否会成为这种人?下面几个问题你不妨作一下回答:
你是否正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行走?
你是否仔细地观察和研究过你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就像木匠仔细研究他的柜子尺码,力求达到尽善尽美?
你是否致力于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为了这个目的,你是否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并认真阅读过相关的专业书籍?
如果对这些问题,你不能给予肯定的答复,那说明你没有做得比别人好,也没有超越他人,从而,你也就明白为什么你比别人聪明却总是得不到升职的机会。看到上面的问题,你就更应反省自己,努力做到完美。
一位企业家说过:“判断一个人的知识,要看他主动地把事情弄清楚的程度。”只有如此,渊深和广博的知识才能促使你更上一层楼,对你的发展起更大的推动作用。
事实上,你应该更深入地探索和学习自己所涉及领域的知识。只是泛泛地了解一些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正如一位出色的企业家说:“‘万事通’在时代的发展上已经逐步出局。”掌握几十种职业技能,还不如只精通其中一两种,什么都只知道泛泛的一点,还不如在某方面懂得深入更实在。如果你不能做得比别人更好,就不能妄想超越他人,从而也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为这种能力会把你和别人区别开来,使你自己在工作中变得不可取代,为你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要获取这种核心能力,需要在职业生涯中做出“正确的抉择”,而这需要一段长时间的训练期,很多生活中的失败者差不多也都干过好几种行业,可如果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在一个行业和方向上发展,相信就足以获得很大的成功。
成功的秘诀之一是: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应精通它。精通自己领域的所有问题,掌握得比别人更熟练、更精通,你就会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升职和更长远的发展。
2. 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
在这个时代,全才不过是天方夜谭。于是,专家出现了。专家其实是对某个细节了解得比别人多一点罢了。既然你已经无法成为全才。那么,不妨试着去了解某些细节吧,越细越好。这样,当别人有疑问时,首先想到的肯定会是你。
张广在一所很普通的大学读计算机专业。大三那年,在父亲朋友的帮助下进入了大城市的一家科研机构实习。刚去的时候他就干坐着,上司看他可怜,就扔给他一个光盘,说:“一个月内完成就行,到时给你出一个实习鉴定。”
结果,张广用了三天的时间完成了这个任务。
到第四天上午,当他告诉上司任务已经完成时,上司吓了一跳,立刻对他刮目相看。而且又给他几个任务,并规定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而他居然都会提前完成。
实习结束,上司没多说什么,但不久却径直到他的学校点名要他。这之前,机构的上级部门很奇怪:我这里有好几个品学兼优的研究生,你都不要,却非要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不是开玩笑吧。
“不是开玩笑,他有专长。”那个领导说。
后来,有一次上级临时借调他去帮忙,结果是这个部门以前的报表都是最后一个交,并且还经常返工,但这一次,张广不仅第一个送上报表,而且一次性顺利通过。
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张广是用什么方式找到一份体面工作的呢?
张广自己总结的经验是: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工作的一个领域,并在这方面强化,找一切机会转化为实践能力。所以,他从大二开始,就不再平均用功,而是开始主攻一个目标:数据库。那是他的兴趣,也是他认为以后用处最广的领域。
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这上面,他几乎在上一个“数据库”研究生班。当然,他既是导师也是学生。这种主攻到了什么地步?有时,老师就让他给同学们讲,而自己在下面微笑着看他。
这样的年轻人有哪个上司不喜欢呢?
无论你目前从事哪一项工作,一定要使自己多掌握一些必要的工作技能。一步一个脚印去做,把自己训练培养成一个适合你期望的职位的人,而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让自己胜任这个职位。在主动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时,你应当明白,自己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金钱上的报酬,而是为了使自己更长久地发展。更重要的是,多掌握一些必要的工作技能,然后才能在自己所选择从事的终身事业中,成为一名杰出的人物。
有人这样告诫自己的孩子:“无论未来从事何种工作,一定要全力以赴,一丝不苟。能做到这一点,就不会为自己的前途操心。因为世界上到处是散漫粗心的人,那些尽心尽力者始终是供不应求的。”工作是人的天职,履行这个天职最为重要的是要有相关的技能,就像猫一定要学会抓老鼠一样,如果没有好的工作技能,就无法履行你的天职,也就无法成为你自己了。
在公司中,如果你掌握了必要的工作技能,就能提升自己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随之,你会频频出现在公司的重要会议上,甚至被委以重任,因为在老板的心目中,你已经变得不可替代了。
3. 100%投入地做好每一件事
任何公司都会要求员工尽最大努力地投入工作,创造效益。其实,这不仅是一种行为准则,更是每个员工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全身心地投入,并尽善尽美地完成一件事,要比虽然懂得十件事,却只知皮毛好得多。美国一位知名人士在做演讲时曾对学生说:“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的是,你们要懂得如何将每一件事情做好。只要你能将本职工作做得完美无缺,就会立于不败之地,至少永远不会失业。”
一个成功的企业管理者说:“如果你能真正制好一枚别针,应该比你制造出粗糙的蒸汽机创造的财富更多。”
很多人都有过同样的迷惑,为什么那些能力不如自己的人,最终取得的成就却远远大于自己?不要对于这个问题你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就是投入程度不同而已。
那些毫无水平的建筑工人,将砖石和木料拼凑在一起来建造房屋,可能在尚未找到买主之前,有些房子就已经被暴风雨摧毁掉了;学术不精的医科学生,懒得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专业知识,结果在给病人做手术时,他们往往手忙脚乱,使病人承担极大的风险;律师如果平时不认真研读法律法规,办起案来就会笨手笨脚,白白浪费当事人的时间和金钱……这些都是缺乏投入精神的结果。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都应谨记这个道理。
曾有人问洛克菲勒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如何完成如此多的工作的?”洛克菲勒的回答是:“我在特定的时间内只集中精力做一件事,而且我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好它。”
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不够了解,业务不够熟练,就不应该在失败之后去责怪别人,怨天尤人,你唯一应该做的就是精通业务。这一点并不是很难,但需要长时间的不断积累。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是在我们周围,好多人随便读几本法律书,就自负地认为自己完全可以解决疑难案件,或者听了几堂医学课,便急着给病人做手术,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不负责任很可能葬送一条宝贵的生命!
很多人之所以在工作中投机取巧,懒懒散散,原因就是在学生时代养成了半途而废、心不在焉、得过且过的坏习惯,他总是寻找机会欺骗老师,蒙混过关。不遵守时间也是这些人的一贯作风,他们也因此屡遭失败。去银行办事如果迟到,人们会拒付他的票据;与人约会迟到,会让人对他失去信任。如果一个人轻视身边的小事,那么他的整个人生必将浑浑噩噩,一事无成,他们工作起来会手足无措,毫无头绪。他们的文件、稿子也会乱堆乱扔,从不进行分类整理,以至于自己的思维都受到干扰,无法正常工作,使别人再也无法相信他。
拥有这样品行的人,他的事业注定要走向失败。老板和同事也只能对他们摇头。最不幸的是,这种人一旦通过某种不正当的手段爬上领导位置,造成的结果就会更严重,因为上梁不正下梁歪,其下属也会受到恶习的影响。如此一来,公司从上到下就会变得混乱,至于公司的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所以,不要因为自己的“怀才不遇”就意志消沉、堕落。你需要做的是振作,并全力以赴的去完成需要完成的事。当你做到了这些,“怀才不遇”的境遇就会离你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