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人,就一定要去做一个外圆内方的人。因为外圆内方是人们的处世哲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外圆内方还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有力法宝。
不可否认,方是对原则的遵循,对道德标准的维护;圆是思路的变通,是手段的灵活。人们处在各种关系之中,方圆之道是其安身立命、杀出重围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与地位较高的人相处时,更要掌握方圆之道。纪晓岚的处世之道就是一例。
其实,清朝才子纪晓岚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样风流倜傥,据史书上记载,纪晓岚“貌寝短视”。所谓“寝”,就是相貌丑陋;所谓“短视”,就是近视眼。另外,跟纪晓岚交游数十年的朱有诗描述纪晓岚:“河间宗伯姹,口吃善著书。沉浸四库间,提要万卷录。”
看来,纪晓岚还有口吃的毛病。当然,纪晓岚既然能通过各层科举考试,其间有审音官通过对话、目测等检查其形体长相以及说话能力,以免上朝时影响朝仪“形象”,应该不至于丑得没法见人,但无论如何,纪晓岚长相不好看,却是无疑的。长得丑、近视眼、口吃,这些生理特点都成为纪晓岚一辈子与乾隆貌合神离、不得乾隆真正信任的重要原因。
为何如此说,其实这与乾隆的用人标准有关,他对身边近臣的标准不但要求这些人机警敏捷、聪明干练,而且要相貌俊秀、年轻漂亮。例如和珅、王杰、于敏中、董诰、梁国治、福长安等人都是数一数二的“美男子”,故而得到重用。而纪晓岚如此之丑,如何能得有此怪癖的皇帝的真正重用呢?因此,有人说,纪晓岚只不过是乾隆的文学词臣而已。但是这位“词臣”却以自己的处事方式在乾隆嘉庆时期走上高位,并将自己的名字刻在中国的史册上,成为文化巨人。
究其原因,这不仅仅是由于纪晓岚主持编著了《四库全书》,或者多年主持着科举考试,对乾隆朝贡献重大,更因为他懂得方圆处世之道,因此能在乾隆帝那对宠臣的怪癖要求中,自在地做事。有一个故事即可证明纪晓岚的这种处事方法。
有一次,乾隆皇帝想开个玩笑以考验纪晓岚的辩才,便问纪晓岚:“纪卿, ‘忠孝’二字作何解释?”
纪晓岚答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为孝。” ,
乾隆立刻说: “那好,朕要你现在就去死。”
“臣领旨!”
“你打算怎么个死法?”
“跳河。”
“好吧!”
乾隆当然知道纪晓岚不可能去死,于是静观其变。不一会儿,纪晓岚回到乾隆皇帝跟前,乾隆笑道:“纪卿何以未死?”
“我碰到屈原了,他不让我死。”纪晓岚回答。
“此话怎讲?”
“我走到河边,正要往下跳时,屈原从水里向我走来,他说: ‘晓岚,你此举大错矣!想当年楚王昏庸,我才不得不死;可如今皇上如此圣明,你为什么要死呢?你应该回去先问问皇上是不是昏君,如果皇上说他跟当年的楚王一样是个昏君,你再死也不迟啊!’”
乾隆听后,放声大笑,连连称赞道: “好一个如簧之舌,真不愧为当今的雄辩之才。”
这就是纪晓岚,这就是纪晓岚的处世智慧,他活到82岁,经雍正、乾隆、嘉庆三朝,60岁以后,五次出掌都察院,三次出任礼部尚书。他逝世以后,筑墓崔尔庄南五里之北村。朝廷特派官员,到北村临穴致祭,嘉庆皇帝还亲自为他写了碑文。
读完这个故事,你是否也在惊叹纪晓岚为官的高妙呢?
一个人有才不是错,但是也要注意在方圆智慧的引导下保全自己。如果因为恃才傲物而给自己引来祸端,这样的教训就太惨重了。
因此,做人一定要懂得外圆内方,可以遵守自己的原则,但不可过于死板。如果你也想做一个圆融且不世故的人,不妨向纪晓岚学学。毕竟,外圆内方,才是人们做人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