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成本经济学 第一节 机会成本:收获都是有代价的(1 / 1)

在讲述机会成本以前,先让我们了解几个事例:

事例一:小汪的父亲开了一家很大的金属加工厂,为方便来往客户,再加上企业优越的地理位置,企业自身拥有一个餐厅以供职工吃饭和兼做对外营业。小汪大学毕业后,他的父亲叫他接手这个餐厅。但是小汪在大学中学的是旅游管理。他见本地的外来游客比较多,想把这个餐厅改为多功能的酒店。预计酒店未来一年内可获利润10万元,但前期投入要7万元,小汪的父亲为了锻炼小汪的经营能力,在这件事上也同意了小汪的计划。餐厅改成了酒店后,小汪运用所学的知识,并结合父亲的管理经验,使该酒店一年就获得了15万元收益,远远超出了原来的预期。

事例二:某私营业主有一笔闲置资金,如果用来购买设备,扩大生产增加商品的产量,预计当年增产可赢利8万元,如果不购买设备,存入银行,每年可得到利息4万元。该私营业主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便将这笔钱投入了扩大生产当中,偏偏不巧,遇到了金融风暴,全球范围内商品销量萎缩。不仅没有获得预期的收益,反而亏本3万元。

事例三:王某有一笔闲钱,想利用该笔资金获得更多的收益。可以选择股票和储蓄存款两种投资方式。他于1999年9月1日用1万元购进某种股票,经过一年的操作,到2000年9月1日,投资股票的净收益为450元。如果当时他将这1万元存入银行,一年期定期储蓄存款的年利率为2.25%,扣除利息税,则有180元的实际利息净收益。

机会成本,指任何决策,必须做出一定的选择,被舍弃掉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即是这次决策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对商业公司来说,可以是利用一定的时间或资源生产一种商品时,失去的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其他最佳替代品的机会就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与资源的稀缺性相联系的概念。由于资源具有稀缺性,所以,当一些资源被用于某种用途时,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将这些资源用于其他用途的机会。显然,资源无论是被用于何种用途,都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如果这些资源不是被用于当前的用途而是被用于别的用途是可能获得的收益。比如上面我们所举的事例,小汪决定将餐厅改为酒店就是放弃了原先餐厅的单一功能。但是小汪将餐厅改为酒店后,又包括了餐厅的功能,并且又引入了其他的功能,在资源的利用上,由单一的资源变成了多种资源,所以获得了较多的收益。而我们的第二个例子中那个私营业主,只选择了一种资源的利用而放弃了其他资源的利用,当遭受到外在的风险时,就失去了取得预期利润的机会。

机会成本泛指一切在作出选择后其中一个最大的损失,机会成本会随付出的代价改变而作出改变,例如被舍弃掉的选项之喜爱程度或价值作出改变时,而得到之价值是不会令机会成本改变的。如果在选择中放弃选择最高价值的选项(首选),那么其机会成本将会是首选。而作出选择时,应该要选择最高价值的选项(机会成本最低的选项),而放弃选择机会成本最高的选项,即失去越少越明智。

在现实中,有很多企业在购进某种生产要素时,这种要素的市场价格较低,一段时间后,价格上扬,这个时候,是按照原来的生产计划再加工这种要素,还是直接出售这种要素呢?如果是选择前者,那么直接销售可能获得的收益就是再加工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和经济利润都可以用来衡量一项决策的经济效益。经济利润区别于会计利润就在于它考虑了机会成本。管理者必须考虑机会成本和经济利润这两个概念。作为决策分析中经常使用的一个特定概念"机会成本",是在决策分析过程中,从多个供选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而放弃次优方案,从而放弃了次优方案所能取得的利益而成为损失。这种由于放弃次优方案而损失的"潜在利益"就是选取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虽然不构成一般意义上的成本,不构成企业的实际支出,也不入账,但它是决策者进行正确决策所必须考虑的现实的因素。忽视了机会成本,往往有可能使投资决策分析发生失误。

"机会成本"的概念告诉我们,任何稀缺资源的使用,不论在实际中是否为之支付代价,总会形成"机会成本",即为了这种使用所牺牲掉的其他使用能够带来的益处。因此,这一概念拓宽和深化了对消耗在一定生产活动中的经济资源的成本的理解。通过对相同的经济资源在不同的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不同收入的比较,将使得经济资源从所得收入相对低的生产用途上,转移到所得收入相对高的生产用途上,否则就是一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