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网络时代下的虚拟经济(1 / 1)

"虚拟"一词有假想、假定、编造、虚伪等含义,并作为现实的对立面。经济学意义的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便是从这里引申出来,并且从虚拟资本开始的。虚拟经济是资本独立化运动的经济。

虚拟经济指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经济活动。虚拟资本一般指以有价证券形式(如债券、股票)存在的未来预期收益的资本化。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自身没有价值,是实体资本的"纸制复制品"。20世纪80年代以来,虚拟资本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资本的虚拟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如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等。虚拟经济是以一定形式对实体经济的反映,它的发展总体上对实体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如果发展过度也会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虚拟资本的积极作用主要有: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促使社会闲散资金转化为生产经营资金、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虚拟资本的消极作用主要是使国民经济发生动**和危机的可能性增大。总体来说,虚拟资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只要控制其消极影响,稳步发展,就能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国内对虚拟经济的研究是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开始的,奠基之作是刘骏民教授1998年著的《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该著作也获得了国内经济学最高奖--第八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虚拟经济的概念由马克思提出的虚拟资本衍生而来。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可以作为商品买卖,可以作为资本增值,但本身并不具有价值;它代表的实际资本已经投入生产领域或消费过程,而其自身却作为可以买卖的资产滞留在市场上。虚拟经济就是从具有信用关系的虚拟资本衍生出来的,并随着信用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发展。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国集团金融峰会期间多次谈到虚拟经济问题。如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时谈到:"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涉及范围之广、造成影响之深、冲击程度之大,几十年来罕见。世界各国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但形势依然严峻。这场金融危机正在从局部向全局蔓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已经给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上再次讲到:"要处理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我们需要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虚拟经济必须与实体经济相协调,绝不能因为虚拟经济出现问题而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

长期从事虚拟经济研究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成思危先生也指出,实体经济是经济中的硬件,虚拟经济是经济中的软件,两者相互依存。目前,虚拟经济的规模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3%左右,国际贸易年增长率在5%左右,国际资本流动的年增长率在25%左右,全球股票总价增加了2.5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数据计算,1997年底全世界虚拟经济总量是140万亿美元,到2000年底是160万亿美元,大体相当于全世界GNP总和的5倍。

全世界虚拟资本每天流动量是2万亿美元左右,大约为世界日平均贸易额的50倍。可以预计,随着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的发展,虚拟经济的规模还会继续膨胀。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随着虚拟经济迅速发展,其规模已超过实体经济,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四个方面。所以面对虚拟经济我们要以辩证的目光来看待。

现代的社会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经济还稍微地落后于虚拟经济。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更多地关注股票、债券、保险等虚拟经济。但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却不断地相脱离。它们的相脱离实际上是一个异化的过程。有关专家曾指出,目前每天的金融交易中,只有2%与实体经济有关。目前世界衍生工具交易总量已超过40兆亿美元。国际外汇市场上每天约有2万亿美元的交易额与实际贸易活动无关。由此可见,虚拟经济过度背离实体经济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不可否认,虚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进步。然而在现代的经济发展运行层面下,我们还是要不断地关注虚拟经济可能产生的危害--虚拟经济的过度繁荣能引发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

当金融资产(包括原生类和衍生类金融资产)的市场均衡被打破,实体经济中的虚拟成分会急剧增加,从而打破其他几种市场,包括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力市场的均衡状态,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过度背离,有可能引发货币危机。

虚拟经济的存在与发展有其必然性,与实体经济发展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个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最大也是最主要的特点是与实体经济相背离,当这种背离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整个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我们在感受虚拟经济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和快捷时也要时刻地警惕虚拟经济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