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覆水难收不必收(1 / 1)

斯蒂格利茨在其《经济学》一书中,认为经济学家与普通人的区别之一在于,经济学家计算机会成本,而普通人不计算机会成本。其实,他认为经济学家与普通人的区别还有一个,即经济学家不计算沉没成本,而普通人计算沉没成本。

小杨周末去商场,小李作陪。值得一提的是,小李是经济学专业高才生,因此小李生平最头痛的是在商店里消磨时光。小杨对一件衣服一见钟情,所以,简单地问了问价钱,看了看衣服,连试穿都没有,小李就拉着小杨交了款拿衣服走人。回到家,小杨一试穿,问题来了:衣服的扣子竟然掉了两个。小杨认为是小李太急才造成的后果,要一起去退货。没有办法,两人硬着头皮到了商店。谁知售货员怎么也不认账,而且商场中同一型号与品牌的衣服也没有货了。最后他们找到商场经理,经协商,商场同意他们再加100元钱,给换一件某著名品牌的夹克,那种夹克的原价是400元。小杨很犹豫,有些舍不得那100元钱,想找两个扣子凑合着行了。小李则痛痛快快地说:"很划算,100元买了400元的衣服,这种好事哪里去找啊!"最后,在小李的极力怂恿下,这笔交易总算完成了。

路上,小杨问小李:"明明那件衣服花了430元钱,怎么能说是100元钱呢?"小李说:"商场不退货,所以,实际上我们先花的330元钱就等于永远不可能再回到我们的口袋了,这在经济学上叫"沉没成本",经济学家是不会把这笔成本计入成本的。"所以,在经济学家眼中,后来那件衣服实际上就只是花了100元钱,因此他会认为这笔交易很值得。而如果将原来的330元钱也计入成本,可能会因此不进行这笔交易,那么,不仅穿不上这件合意的衣服,而且实际上前面330元钱也白扔了,因为凑合着穿不合意的衣服完全有可能使你的主观满足程度(效用)变为零甚至是负数。

不计算沉没成本,其实就是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反正是覆水难收了。尤其是过去所受的苦难,我们更不要去计较,不要让它们成为我们前进的阻碍。经济学从诞生之日始,就具有一种乐观主义的传统,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家都习惯于朝前看,而不回头看。

其实,你想一想自己经历的一些事,你会发觉不计算沉没成本竟也不是经济学家的专利,中国普通百姓也有知道不应该计算"沉没成本"的,尤其是在大事上。比如中国人常讲一句成语,叫"功亏一篑",就是说因为最后一刻没有坚持住,以至于前面所有的付出都化为泡影。我们经常会看到穷困家庭的孩子收到大学通知书时父母坚毅的目光,因为他们的信念是:好不容易已经将孩子送到了大学门槛,如果现在不让他去上大学,那么不仅毁了孩子的前途,而且过去十几年自己所吃的苦也都白吃了。所以,他们宁可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去上大学。

当一项已经付出的投入,无论如何也无法收回时,这种投入就变成了"沉没成本"。

还有一个经典的例子可以说明:

有一个老人特别喜欢收集各种古董,一旦碰到心爱的古董,无论花多少钱都要想方设法地买下来。有一天,他在古董市场上发现了一件向往已久的古代瓷瓶,花了很高的价钱把它买了下来。他把这个宝贝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兴高采烈地骑车回家。谁知由于瓷瓶绑得不牢靠,在途中"咣当"一声从自行车后座上滑落下来,摔得粉碎。这位老人听到清脆的响声后居然连头也没回。这时,路边有位热心人对他大声喊道:"老人家,你的瓷瓶摔碎了!"老人仍然头也没回,说:"摔碎了吗?听声音一定是摔得粉碎,无可挽回了!"不一会儿,老人家的背影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老人的反应是不是很让人惊讶?如果是一般人,肯定会从自行车上跳下来,对着已经化为碎片的瓷瓶捶胸顿足、扼腕痛惜,有的可能会经过好长时间才得以恢复心情。

每一次选择我们都要付出行动,每一次行动我们都要投入。不管我们前期所做的投入还能不能收回,是否真的还有价值,在做出下一个选择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考虑到这些。最终,前期的投入就像坚固的铁链一样,把我们牢牢锁在原来的道路上,无法做出新的选择,而且投入越大,我们便被锁得越结实。可以说,"沉没成本"是路径依赖现象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你的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你的一次求职失败,你的一次恋爱受挫,会不会让你耿耿于怀呢?如果回答是的话,那么有人肯定会笑你,因为时间无法倒流,倾覆之水再难收回,过去的只能让它过去,就像经济学家总是关注机会成本,而不是账面上的会计成本一样,经济学家总是关注于未来,而非过去。这就是经济学家的思维与常人的思维的区别所在,因为机会永远在未来,而不在过去。我们也可以掌握这种思维方式,为自己的未来和现在的选择决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