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熊与鸬鹚
大家好,我是《人生第一次》总导演秦博。
在此之前,我是《人间世》第二季的总导演。当初,央视网找到我们团队,聊起这个项目时,我就觉得,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说起两个项目最大的区别:《人生第一次》像是从“河流”中撷取一个个“断面”;《人间世》则是从“断面”中撷取一条条“河流”。而两者的共同点,则像它们的名字所昭示的那样:都把“人”字放在首位。
具体来说,在拍摄《人间世》时,我们选取的是“医院”这个“横断面”。在这里,交织着一条条命运的“河流”,一处处峭壁林立的急流险滩,它们天然具备大生大死的势能、大开大合的张力。而我们,就像蹲守在大马哈鱼洄游必经之路上的棕熊,不预判、不策划,耐心等待,静静观察。
但《人生第一次》则恰恰相反,它犹如一条波澜不惊的大河,拍摄维度拉得很大:从繁华都市,到大山深处;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耄耋老人;从孔武有力的军人,到重症肌无力的残障人士。相较于急转直下的命运湍流,普通人静水流深的情感生活,其实更难拍。上班、买房,这些事我们都经历过,能不能捕捉到独特的视角,让熟悉的东西展现出不一样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具备鸬鹚般的洞察力和敏锐性,需要我们主动出击、潜入水底,需要我们预判与策划。
比如,画风颇为欢快的《退休》一集,就得益于前期的策划。策划伊始,这集的基调就是奔着幽默去的。老年大学里会有一些好玩儿的点,当时选择拍摄地时,定的就是东北或四川,因为风格会比较欢脱。这集片头,“招生”广告般的剪辑方式瞬间将观众吸引进这所老年版的热血高校;失明老人写下的诗词《念奴娇·共享单车》等故事细节,又让《退休》一集始终带着些对生活的热爱。
预判,需要将策划内容提前;而纪录片最大的魅力,又在于它的未知。未知和预判如何平衡?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人生第一次》时常会有一些围绕“议题”展开的延伸补充,这是我们喜欢的模式,因为它逼近真实。
在12集中,令我感触颇深的是《长大》《当兵》《上班》和《告别》几集。这些大多讲述的是特殊群体的故事,尽管它不是所有人都会经历的事情,但他们所经历的选择和挑战会让人触动。
平凡的生活故事要找寻特殊的视角和方式进行讲述;而特殊群体的故事,则要在拍摄时应对诸多的不确定性。《长大》一集中,大山里的孩子在人生第一次写诗采风后写下自己的第一首诗歌,这是他们对他人打开心扉的一种方式;在军营驻扎三四个月,跨越半年拍摄下的《当兵》的故事,让观众看到了真实的空降兵新兵生活,而这也是12集中拍摄周期最长、难度颇大的一集。
不仅取材要特殊化选取,与画面相得益彰的旁白也要根据素材内容调整构思方向。以残疾人客服群体为拍摄对象的《上班》一集,就在叙事结构和旁白内容上做了不同于其他故事的设计。“我是河南人,看到画面里小镇青年的生活特别有感触。双十一当晚,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屋子里的光线和彩色键盘的光影交织在一起,我看这个素材的时候觉得很魔幻,这就像一个童话里的魔法。于是撰稿时就做了影像化表达,整体内容上把关键性瞬间整合,进行了倒叙处理。”“午夜,他们和正常人之间的那道鸿沟,消失了。”从双十一忙碌的客服场景开场,到引入这些特殊群体的工作和生活,最后又回到双十一的狂欢做收尾,《上班》一集在正常生活秩序和特殊境遇中来回穿梭。镜头的魔幻感源于对这份生命韧劲儿的敬佩,哪怕被电脑另一端的顾客谩骂,可被社会平等对待的他们,就在这里进入了与常人无异的生活轨道。
拍摄普通人的生活,需要有很高的敏感度,这十分考验拍摄者的记录素养。比如,《养老》中的一处细节让人印象深刻。在老人收拾好行李准备前往养老院时,旁白这样念道:“鞋27双,带走了7双;衣服150件,带走了84件;相册38本,带走了8张;荣誉证书10本,都没带。全新又未知的生活,开始了。”比起用对白或是文字描述老人此时的心情,这些发生在人物身上的数字,更能表露出一个人当下的心境。我们特别想记录当那个老人要去养老院的时候,她会带走什么东西,什么对她是重要的、必须的。这些东西,我们有意识地做了一个记录和统计。
《人生第一次》是比较温情的中国人情感表达的纪录片,《出生》《上学》《长大》《当兵》《上班》《结婚》《进城》《买房》《相守》《退休》《养老》《告别》——从哇哇啼哭到坦然写下遗嘱——《人生第一次》完成了对于人生中颇多重要时刻的节点式观察记录。
12集,12个主题,既有宏观群像的展现,也有微观个体故事的讲述。拍摄时要敏感而细腻,讲述时要冷静而客观。在这些信息量的叠加下,纪录片中真实的力量,也就自然被放大了出来。
这是在疫情中完成的平凡人生活记录的纪录片,一个人漫长而又珍贵的一生,就这样在温情中驶过。看纪录片素材时,我恍如隔世,平凡生活中美好的东西,让人倍感珍惜。
纪录片,也发挥了它宁静的力量。
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