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的要素,除了作战人员以外,还有武器。
战国时期,最先崛起的魏国建立了一支被称为“武卒”的军队,魏国凭借着这支“武卒”东向灭中山国,西向夺回河西之地。但是桂陵、马陵两战,魏国皆败于齐国,一代名将庞涓被杀,齐国则凭借“技击”之军成为东方强国。但是他们最终面对秦国军队时都踌躇不前!秦军的战力到底有多强大?这种强大与秦军的武器有多大的关系?兵马俑坑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个答案。
在秦兵马俑一号坑考古报告中公布了东端五个探方的武器数据。青铜兵器剑、铍、戟、戈、矛、金钩、弩机等仅有486件,而大量的为铜镞,其中成束的有280束,每束80~100支,以百支者居多,零散的铜镞有10895件。实际上,与东端1200件陶俑武士相比,这些武器的数量远远不成正比!
但是秦俑坑是劫后的余存,大量的武器很可能已被人拿走,现在的兵器并不是当初配置的实际情况。根据报告的数据,秦俑坑中的武器分为远射兵器、长兵器和短兵器三大类。客观分析一号坑前五方兵器的种类与数量的特征,可以看出一号坑中大量使用了远射弩矢,此外远射兵器与长兵器、短兵器配合使用。
青铜镞是现场发现最多的武器,与之相关,弩的遗迹也发现了132处,铜弩机有158件,这说明远射兵器中的弩是一号坑军阵(仅以前五方为准)配置的主要武器!
兵马俑坑出土的弩形制统一,由弩弓、弓弦和弩臂三部分组成。弩弓一般为木质的,文献记载“南山檀柘”是制弓的好材料,弓干由几层柘木复合而成,外面用皮条层层缠绑,表面再髹漆。弩弓长度达130厘米~144厘米。弓弦出土时基本上已变成了粉末,本来应该为动物的筋或皮革,长度为108厘米~124厘米,粗0.6厘米~0.8厘米。在弩弓的中部垂直方向绑扎着粗壮的弩臂,这是用于发射箭镞的部位,长70厘米~79厘米,弩臂的后端安装铜质的弩机,望山、钩牙在上,下面是发射的悬刀。
一号坑发现的弩机远比战国时期其他各国的要大,而且望山比其他的要长,这有利于瞄准发射,而且弩机的各部件可通用、互换。弩的各部分加大加长,则意味着要用更大的力量才能拉开。古人以“石”来衡量张弓力量的大小,最强的为十二石之弓,一般的则在四五石。秦俑一号坑出土的这种弩虽然没有测量过属于多少石,但是从大小看,应该属于强弩了。
这种弩使用的也是规格较大的重箭,由镞、笴(杆)、羽等组成,但是笴、羽的部分都已朽掉了,仅留下了镞。为了保持箭发射后飞行的平衡,镞、笴要保持一定的比例。也就是说,镞的部分越长,则意味着箭相应地要加大加长,才能保持箭的重心整体平衡。
一号俑坑出土4万多件铜镞,长度在15厘米~16厘米,其中镞首保持1.8厘米、铤长13厘米,与之配套的箭笴、弩就是前述的长达130厘米~144厘米的强弩。
而二号坑发现了大量的比一号坑还要长的镞,有一种通长41厘米、首长4.5厘米、重达100克。这种矢镞多发现于战车旁,发射这种箭矢的弩要比一号坑的弩更为强大,推测应为车弩。在二号坑第一单元弩兵方阵中还发现了一种通长33厘米的镞,首长3.4厘米,有三个倒刺的血槽,底呈九边关形状。这样的矢镞也应该用于重弩发射。
强大的弩如果没有足够的箭矢,作战能力会大打折扣。一号坑第一次发掘时出土了280束箭镞,一般装在笼箙中,这说明秦军在战场上至少要携带100支箭矢,而文献中记载的魏氏武卒携带的箭矢只有50支。所以,仅从这一点上看,秦军可能比魏军在战场上更具杀伤力。
除了弩矢外,秦军的长剑、戟、铍等长、短兵器在战场上也有一定的优势。秦军武器装备的优势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些武器的组合使用,可以让秦军阵列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另外,兵马俑一号坑发现的用于近战的长、短兵器数量相对较少。第一次发掘中,前五方的长兵器,如戈、矛、戟、铍合计仅26件,但是长兵器末端的铜镦有80余件,这说明阵列中还是配有长兵器的。但相较于远射的弩,配置的比例较小,居于次要地位。短兵器的青铜剑仅发现25件左右,金钩则只发现2件。
这些近战兵器的数量与大量的陶俑并不配套,甚至不成比例。如前所述,这应该是劫后余存的结果。虽然这些武器不在了,但是这些陶俑手持武器的势态仍在,根据他们的姿态以及附近的一些考古迹象,将这些武器具体配置到兵马俑军阵中的每一个军吏、士兵手里,并分析这些陶俑的手势,才能解开秦军武器配置之谜,才能体会到秦军在实战中之所以胜出的原因。
除了双手执辔御车的陶俑外,所有兵马俑的手势可分为相交叉和相分离两大类。
相交的手势是秦兵马俑中最不常见的手势。兵马俑坑中发现的10个高级别的军吏俑,除个别外均采用这种手势。传统上认为他们拄一柄青铜长剑,这正是将军俑区别于一般军吏的特别之处。但是目前并没有在这种高级军吏俑身前出土过长剑。另外,这种手势还见于百戏俑,这种俑不可能配有长剑。我更倾向于认为,做这种手势的将军俑正手扶着车轼,这是这种高级别的军吏在指挥车上特有的动作—凭轼。此外,还有一件这样高级别的将军俑双臂是分开的,更说明这类将军并不佩剑。
大量的陶俑双手、双臂分别有着特定的姿势,这些姿势并不基于什么神秘的原因,而是因为所持武器的种类不同。综合考察所有的兵俑手势,有以下四种模式。
第一种是手臂下垂,手掌伸开,掌心面向身体自然伸展,通常拇指与其他的四指分开,也有的前臂和手腕微微抬起,手掌稍向前下方伸出,拇指也不并向其余四指。这种主要见于左臂和左手。这种样式的左手应为扶着长剑的动作。但是有的左手不一定与长剑有直接的接触,仅仅表示佩剑的状态。
《史记》记载,战国早期的秦简公六年(前409),简公下令让国内的官吏开始佩剑;秦惠公七年(前393),惠公下令让全国百姓开始佩剑。这就是说,秦国国人(主要是男子)人人须带剑。既然连国人都人人佩剑了,那么在军队中,这种剑可能就是标准配置了,只不过根据级别、人群的不同,剑的规格、形制或装饰有所不同。
第二种是小臂从肘部前伸,手腕平端,手掌半握,围成圆圈状。拇指的姿势有的是与四指围拢,有的则直立。这种姿势主要见于右手臂。现场发掘的一些陶俑半握拳的手中仍残存长兵器的柄,可见这样的陶俑右手持的是戈、矛、戟等有木柄的长武器。
第三种是前臂自然下垂,手腕垂放,四指多平勾,掌心一般向身体一侧。拇指有的是与四指围拢,有的则直立。左右臂、左右手都有这种情况。这种姿势的陶俑附近多伴有弩,T19方十一号过洞面东的5号俑的右手处出土一较完整的弓弩遗迹,可以确定这是提弩的动作。
第四种是手臂半垂,握手筒状,拳心斜向上。左右臂、左右手都有这种情况。这种半握拳,拳心向斜上方者,其附近多出土长铍,可知其手中持有长铍。
还有几个陶俑的右臂故意扭转,手掌与其余的四指围成圆圈状,掌心翻向上面,可能是持旌旗的木杆。
秦兵马俑右手采用的姿势主要为第二种和第三种,表示手持长兵器和提弩;而左手的姿势四种均有,既有扶剑、提弩,也有持长兵器的手势,左手的长兵器主要是长铍。
回到秦兵马俑的一号坑,我们可以看出,其前锋、两翼和后卫所用武器是以远射程的弩为主,并配以作为近身格刺的短兵器─剑;主力部队的步兵和车兵则是远射(弓、弩)、长兵器(戈、矛、戟)和短兵器(剑)三种武器并用的,也就是说这支军队就像有的文献上说的,“弓弩为表、戟盾为里”“长弩在前、铣戈在后”。
接战时首先以强弩拒敌于百步之外,两兵相接时,秦军以轻装步兵为主,武器配置上长短结合,士兵手持强弩,腰佩长剑,手持长戟或长铍,这样可以机动灵活地有效杀敌。
扩大到三个兵马俑坑,我们可以发现,在战术上,秦军还注重多兵种的协同作战,二号坑的弩兵、车兵、骑兵可以作为机动部队有力地支援一号坑军阵,二者奇正结合。白起指挥的长平之战就是采用这样的奇兵,才突破了赵军的壁垒,击破了赵军的防线。
秦军作战非常勇敢,秦相张仪游说各国时,曾经说:
秦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虎贲之士跿跔科头贯颐奋戟者,至不可胜计。……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贲之与怯夫;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1]
“捐甲徒裼”就是不穿甲胄的意思。但是秦人的奋勇作战,也给人留下了负面的印象。关东人编造了一些故事嘲讽秦人好战到了非常可怕的程度,说他们即使是刚脱离父母怀抱的少儿,连敌人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但是一听说开战了,就赤膊光脚冲上前去,哪怕赤手空拳,也敢赴汤蹈火,毫无惧色。
[1]〔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