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阵:一号坑(1 / 1)

地下秦朝 张卫星 1441 字 2个月前

秦兵马俑的核心在于它的军事内容。通过各种公开材料,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一号坑的相关考古信息。但是由于考古发掘仅有其中的三分之一,兵马俑军阵的本来面目并没有完全显露出来。数十年来,随着材料的不断丰富,它的军事之谜正在一步步地被解开。

虽然没有完全发掘,但根据勘探材料及已发掘区域陶俑的排列规律,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号坑是一个完整的军阵。从排列的规律看,它的四周配有前锋、后卫,两侧配置翼卫,组织严密,结构完整。军阵可分为四个部分,但又不能截然分开,实际上既相对独立,又高度闭合,整个军阵构成了攻守兼备、自主行动的作战整体。仔细分析这支军队的结构、编伍、组合、武器配置、车步站位等内容,无异于让我们置身于两千多年前的一支精锐的秦军之中!

这支秦军有一支相对独立的前锋。前锋部队由3排共210件陶俑武士组成,其中207件着战袍,3件着铠甲。这些武士位于整个军阵最前面,可以称之为阵表。前锋区域的武士以轻装的弩兵为主,携远射的强弩,腰佩长剑。负责指挥这支前锋部队的是两名中级军吏,分别位于南北两端。其附近出土了一种弯刀,但是没有开刃,应该是他们的指挥兵器。前锋区域还出土了大量的弩和箭,少有长兵器。根据出土的这些武器及武士的姿态手势判断,这支部队虽然可以在接战时持长剑搏杀,但是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在远距离以强弩射敌,拒敌于军阵之外。

两侧的陶俑武士位于兵马俑坑南、坑北两个边缘的过洞。每个过洞内都有两列陶俑:一列呈东西向纵队面东排列,在内侧;另一列呈东西向横队,在外侧,分别面南和面北排列。武士配备的兵器以弓和弩为主,也腰佩长剑,可以推测这些士兵以弩兵为主,他们的作战任务同前锋一样,作战方式也以强弩远射为主,近战则以长剑搏杀。

主体部位的陶俑以过洞为单位,基本上是4个陶俑为一排,面东站立。9个过洞也刚好是9个纵向编队。由于是4列,有的也说呈36路纵队。每个过洞内的纵队由多个战车为前导或督后的战斗单元组合而成。

每个战斗单元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战车和乘员组成的指挥机构,是作战中枢。其实这种战车更应该称为指挥车,一般情况下,车上乘有3人,多并排站立,少量是前后排站立。中间的人为战车的驭手,一般戴板冠;左侧为高级军吏俑(常称为将军俑),着鹖冠;右侧为军吏俑,也戴板冠。这种车右俑,也称作戎右,具有一定的级别,所以多数也戴有板冠。

战车上或战车附近出土的鼓和钟,是整个战斗编组中用于指挥的重要器具。指挥车乘员也具备一定的作战经验或拥有自我防护装备。着鹖冠的高级军吏是目前发现的最高指挥官,但是没有发现其所使用的武器,大多数人倾向于认为他们手中会拄着一柄长剑,其实长剑一般插于普通武士的腰间,并没有长剑在将军俑身前出土。所以,根据他们的手部动作以及他们在指挥车上的位置,他们其实是凭轼而立的姿态。着板冠的车右与一般士兵动作相似,应该持有相同的武器,为长柄武器中的戟。

车上的乘员虽然也可以作战,但他们更重要的任务是通过金、鼓、旗语来号令所辖的军吏士兵,并保护战车,所以指挥车的位置以靠后为主,更像是在督战,但也有几组指挥车前面仅有3排士兵作为保护力量,既有指挥,又有冲锋的功能。

战斗单元的主体为徒步作战的士兵,他们受战车上的军吏指挥、统辖。士徒中也分一定的层级,由军吏俑来带领普通士兵。军吏俑有的位于士兵的前列,有的位于士兵中,有的位于编组之后,与一般士兵的区别在于其所戴的冠和身上所着的铠甲与他们不同。

在士兵前列或中间还有持旌旗的特殊士兵。一般的士兵主要有两种装束,身穿袍服的和在袍服外再着铠甲的。据目前的发现,着铠甲的占大多数。身穿战袍的多位于靠前部的位置。

大多数士兵右手提弩、左手扶腰佩的长剑,背负一笼弩箭;还有的右手持长柄的戟、左手扶剑;也有两手都持长兵器或提弩的。一般士兵头上多戴圆帽,称为帻;还有一少部分不戴帻,露出梳理好的椎状发髻或扁平状发髻。这些士兵上身穿袍服,下身穿裤,腿上有的扎行縢,脚穿方口或圆形鞋子。

仔细分析军阵的排列,发现是以中部的六号过洞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结阵排列。其中居中的六号与四号、八号类似,二号与十号类似,三号与九号类似,五号与七号类似。

六号过洞的编队目前修复到原位的徒兵有15排60件,后面可能还有约相同数量的陶俑没有修复。显然这个过洞的陶俑组成了一个大规模的徒兵编队。在编队的后部可能有指挥车一乘。前7排为袍俑,右手提弩,左手扶剑;后8排多为铠甲俑,右手执戟、提弩结合,左侧佩剑。

六号过洞编队以轻装战袍俑为主,强弩远射居前,还可长兵近战、长剑格斗。与六号过洞编队排列相似的,还有与其相隔一个过洞的四号和八号过洞。四号过洞目前复原的陶俑有14排56件,其后还有约相同数量的没有修复。八号过洞编队目前修复到原位的徒兵有13排52件,另有约相同数量的陶俑没有修复。

二号过洞与十号过洞相似,前部3排为步兵,接着为指挥车,车后为20排步兵,然后是另外一乘指挥车再加步兵。整个编队前部3列12件为袍俑,提弩佩剑和执戟佩剑者大约各占一半。车后的20列徒兵多是提弩佩剑,个别双手都提弩或双手都握长铍。这是以重装铠甲俑为主要战力的部队。车前士兵既可强弩远射、长剑格斗,也可执戟近战、长剑格斗。车后徒兵则以强弩远射、长剑格斗为主。

三号与九号过洞编队相似,最前部为3排步兵,每排4件,全为重装铠甲俑。这些武士多执长戟,也有两手都持长兵器的,其中一件可能为长铍,腰间佩剑。接着为一乘指挥车,乘员3人,在车后略呈“一”字形横列。军吏俑居左,御手俑居中,车后俑居右。车后跟随的徒兵全为铠甲俑,有27列,每列4件,共108件。这两个过洞编队可能以重装的铠甲俑为主,以前面3排为前导,由指挥车率领着大批量的铠甲俑为主要编成模式,以强弩远射、长兵近战、长剑格斗方式作战。

五号、七号过洞的编队组合相似,前部为3排步兵,接着为指挥车一乘,后部跟随中等规模的步兵编队。最前面3排为铠甲俑,提弩佩剑;随后为指挥车一乘,乘员3人,位于车后,呈“一”字形排列,军吏俑居左,御手俑居中,车右俑居右。车后9列铠甲俑,执戟与提弩结合排列,执戟的居多。七号过洞前3排陶俑有所变化,为12件袍俑,第1排提弩扶剑,第2、3排则执戟扶剑。总体来说,这两个过洞的士伍编组是以车后的重装铠甲俑为主体,强弩远射、长兵近战、长剑格斗组合。

基于一号坑的结阵形式和结构组成来考察,这个战阵应该是最常用的或是最基本的军阵—方阵。

这样一支规模近万人、整齐划一的军阵在战场上具有超强的气势和冲击力。我们要注意,这支军队最重要的特征是凝固了其临战时的瞬间状态!那么问题是这支军队到底起何作用?如果将陵墓理解为都城的话,这支军队无疑应该会起到守护保卫的作用。陵墓与都城抑或宫城类似,这只是陵墓的多种属性之一,与此相对应的军事属性还需再斟酌。

我们还要注意,军队尤其是编队结阵形式的军队还有其更重要的功能,就是主动出击敌人,这样我们还需要考虑这支军队的作战对象,是地下世界的关东六国军队,还是死后世界的奇异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