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秦始皇陵墙上到底有多少门,门的位置在哪里,这个重大的问题尚没有彻底解决,以至于影响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
此前,大多数学者都认为陵园会有外城北门,但是一直没有相关的发现。大家都期望会发现一个超大规模的北门,这样才能与陵园的规模、地位相匹配。曾有一段时间,在这个区域发现了一处大冲沟,于是很多人又认为外城北门被冲掉了!
2009年的冬天,我们发现,从外城北墙正中向东、西各210米处,墙垣的内外各有一个突出的墙垛,由于这个区域居于这段墙垣的正中,也处于陵园的南北轴线上,于是我们判断这个区域应该就是陵园外城的北门了。外城北门的形制独特,完全不同于已经发现的其他城门。
没有发现令人震惊的大型门址,多少有些令人失望。但考古就是这样,意外的发现往往蕴含着特殊的历史看点,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因为陵园的正方向为东向,所以北门理应规模不大。但是也不至于这么寒酸呀!我后来思考,这个城门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城门,正是因为城门是最后完成的工程,而那个时候周章带领的农民起义军已经快进攻到戏水了,所以只好这样仓促完工了。
2009年前后,两重墙垣上可以确定的门共有9座。所有城门的设置都有明显的规律,其中内外城墙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各设有一门,内城中间东西向隔墙,也设有一门。这些门都位于东西、南北两条轴线上,两门之间的区域还有阙,并且通过一些窄墙将门阙围合起来,形成相对封闭的区域。而以前认为的第十座城门,通过我们的工作,证明了那只是后期山洪在城墙上冲开的豁口。
目前,这些城门遗迹只有内城南门还在地面以上有所保留,当地人原来称为南门圪垯,是一处高于地面两米左右的土堆,断面上暴露出明显的夯层,顶部的木结构部分都已不存在了。其他城门的建筑结构应该都是如此,但是地面以上的部分已经看不到了。
2000年之前,陵园内外也没有发现阙。阙,盛行于汉代,所谓的“汉家陵阙”也就是汉陵的代名词。阙也称为观,一般位于门外侧,也就是阙内会有门,所以它是门前的标志,阙的大小、高低也是等级、地位的标志。2000年之后,我们陆续在西、东、北内城门的外侧和外城门的内侧发现呈“凸”字形的建筑,这就是文献中所说的阙。
其中,在东西内外城间发现一组,在北内外城间发现两组。东西内外城间的阙南北各一个,两两相对。东内外城间的阙有南北两个,南阙南北长46.9米,北阙南北长45.9米。两个阙在平面上有折曲,而且近似三折,对照文献,可能是三出阙。西内外城间的阙与这一组类似。而在北内城间,这样的阙有两组,各东西相对。从这两组排列的位置和间距看,其北侧应该还有一组类似的结构,但是被村民的房屋破坏了,没有留下迹象。所以,北内外城间这个区域应该有三组阙,因此这里的三出阙又表现为另一种形式,表现为三重阙,显然更有意思,或者级别更高。那么,之前认为北门不重要的判断可能就需要修正了。南北外城间的区域,我们经过勘探,只发现了局部有墙的存在,阙的迹象没有找到。这可能也跟洪水的破坏有关。
目前可以确定始皇陵主要的门为台形门。这种门建筑在高台之上,所以称为台门。台门在周礼中为天子、诸侯之制。《礼记·礼器》记载:
天子、诸侯台门。
汉儒何休解释说:
天子外阙两观,诸侯台门。[1]
台门的中间为通道,两侧为门塾。多数为一门两塾,而在宽大的东西门则为两门三塾。
陵园两重城垣相对应的门都由附属的窄墙围起来,形成了洞开之势。这种两两相对的城门设置形式,也是天子制度的一部分。《汉书·董贤传》中说天子之制是“重殿洞门”,颜师古解释:“重殿,谓有前后殿。洞门,谓门门相当也。皆僭天子之制度。”此处的“门门相当”意味着两门相对,所以称为洞门。这都是皇宫建筑中使用的制度。
从门的结构、形制以及设置的空间位置看,秦始皇陵也遵循甚至创新了这种天子制度。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