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司马迁的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始皇帝初即王位是在他13岁那年。这也是开始建造陵墓的时间。始皇帝50岁时,即他在位的第37年去世,但是陵墓当时并没有建完。秦二世二年(前208)的冬天,陈胜的部将周章率数十万农民起义军进攻到陵墓附近,二世命少府章邯率领郦山徒反击周章。这时候才应该是陵墓工程被迫结束的时间。如果是这样的话,始皇帝的陵墓前后修建了38年。虽然长达38年,但并不是38年间始皇陵一直都在大规模的建造中。而且,经过两千多年的变迁,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陵墓建设、破坏的大结局场面。我们需要将这些遗迹置放到时间维度里,来细细追溯陵墓建设的不同时段。
将新的考古发现和文献结合,我们可以确定秦始皇陵的建设有两个关键的节点:一个是始皇十六年(前231),另一个是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尤其是后一个节点,更是秦始皇陵建设的关键节点。当然了,始皇帝死后,陵墓建设还与二世有关。
始皇早期的陵墓营建可能只是例行公事。
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刚当上秦王,按照传统,可能王室就必须开始考虑为新王修建陵墓,所以史书记载“初即位,穿治郦山”。但是,到他当政前甚至当政后一段时间内,陵墓的工程可能只是停留在选址和初步的规划阶段。这一段时间作为丞相的吕不韦可能起到了主要作用。秦王政九年(前238),在他加冠亲政后,由于前期的陵墓建设不一定是他本人的意愿,陵墓建设也就搁置了。
陵墓营建的再次启动是秦王政十六年(前231)。这时,秦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统一六国的战争,首先对积贫积弱的韩国下手。就在大举进攻韩国的同时,始皇帝还做了一件大事—设置郦邑。关于“置郦邑”,史书中只有这三个字的记载。郦邑应该是陵墓建设的指挥、物资保障和人员调配机构。根据司马迁的记载,我们只能推测郦邑的设置也意味着陵墓修建工程开始走上了正轨。
最新发现的简牍材料证实了我们的推测,而且还可能由此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荆州博物馆的人员在胡家草场墓地发掘了西汉早期的M12,这座墓出土了两个竹笥,内盛大批简牍。其中简1538载:
十六年,始为丽邑,作丽山。[1]
这个新发现的记载比司马迁的《史记》更进一步,明确说“始为丽邑,作丽山”。所谓“作”,就是开展工程营建。但是如何“作丽山”呢?这个时期可能主要进行了陵墓的保障工程建设。
秦国之所以大规模向韩国发动进攻,是因为这时候韩国的水工郑国已为秦国完成了著名的引泾水渠,这就是后世所说的郑国渠;而郑国和他所带领的具有治水经验的队伍这时候也可移师郦山陵墓,对这个区域进行治水改造。
经过十年的战争,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国统一了天下。这时陵墓的保障工程可能已基本完成。《史记》记载:
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2]
这里,司马迁的记载有误,因为这段话与前面的记载矛盾。对照其他文献,“七十余万人”应该是始皇三十五年(前212)才征调的,而且同时开工建设了陵墓和阿房宫。因此,这段话指的并不是统一天下后的主要工作。
我们推断,正是因为实现了统一,才有修建陵墓的平稳环境,才有人力、物力与技术的保证,秦始皇陵才有可能开展了大规模的建设,但是进行陵墓建设的同时,始皇帝热衷于求仙,他将所有的寄托都放在了不死药上。在始皇帝“恶言死”的情况下,可想而知,陵墓建设只能是在始皇帝不置可否的状态下缓缓进行。这个时期可能主要在进行陵园保障工程建设,或者进行了墓室开挖的初步工程。
始皇三十五年(前212),秦始皇陵的营建经历了关键的转变。
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秦始皇的求仙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在求仙、做真人的同时,始皇帝也意识到陵墓的作用,因此对陵墓建设进行了重大调整,随即工作进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司马迁记载这个时候人数增加了,“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而且还同时开工建设了阿房宫。
这个时期,郦山陵墓建设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对照前面李斯的上奏,再看陵墓的工程进度,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关键内容应该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首先是墓室建成,扩大了开挖墓室的规模,“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只待皇帝“入住”。在前二十年工程的基础上,这一时期完成了陵墓最核心的内容,在开挖好的空间内部进行棺椁结构的建造。
其次是建设好了那座九层台体建筑,罩在墓室的顶部之上。
同时,在四周修建各种陪葬坑、地面的陵寝建筑等。这些陪葬坑包括兵马俑坑、百戏俑坑、石甲胄坑、铜禽坑等,这些应该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也就是说,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工程建设,“万事俱备,只待东风”,万一始皇帝死亡,他可以随时入葬陵墓。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嬴政死于最后一次东巡的路途中。那一天是七月丙寅。经过沙丘之变,胡亥夺得了大权,被立为太子。胡亥一行携始皇帝的遗体从直道回到咸阳,发丧。紧接着,九月,葬始皇帝于郦山陵墓。
根据文献记载,葬礼最重要的工程就是将始皇帝的棺通过墓道放置于墓室中,同时还要将大量的陪葬品通过墓道入藏地宫,随后封闭墓室。在《史记》的记载中,“徙臧”于墓室的有“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对于“奇器珍怪”藏于墓室,比较容易理解,而“宫观百官”“徙藏”于墓室则令人费解。大多数学者认为,墓室外各种具体而形象的陪葬坑代表着“宫观百官”。但是司马迁又明确记载,“宫观百官”也“徙藏”进了墓室!而这个谜底只有等到墓室的发掘才能最终解开。
葬礼完成后,随着二世的一声令下,墓室墓道被封闭了,并进行陵墓建设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工程—覆土。
覆土工程持续了半年时间。封土周边的陪葬坑都被覆盖上了,连内外城之间已经建设完成的K9901、石甲胄坑等上面也被当作运土的通道。为了保证自己的统治地位,二世还残酷地对待诸公子、大臣,一部分皇室成员,至少包括公子高被埋葬于郦山陵。他还下令残杀后宫未有子者,并葬于陵墓,安葬地点是早已规划好的陵园内城东北区。
二世元年(前209)四月,二世东巡还至咸阳,发布诏书说“郦山事大毕”,因而将大量劳工调至咸阳渭南,重新进行阿房宫的建设。这就说明始皇陵的覆土工程已经完成。
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吴广率先起义。二世二年(前208)冬,陈胜派周章率一支起义军入关,他们进攻到始皇陵的陵邑丽邑所管辖的戏亭附近,而十数里之外就是郦山陵了。这时郦山陵墓应该还有一些外围的收尾工程,主要是修建陵园的墙垣、门阙、礼仪道路等,因为这些建筑只能在大规模的覆土完成后才能建造。此外,陵园外的一些大型陪葬坑,如耗工巨大的兵马俑坑也可能仍在施工建设之中。
当章邯带领这支由劳工组成的秦军反击周章后,郦山陵墓的施工便停止了。陵墓建设在仓促之中被迫完工,草草收场。
[1]李志芳,蒋鲁敬:《湖北荆州市胡家草场西汉墓M12出土简牍概述》,《考古》,2020年第2期。
[2]〔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