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建立后,北京的多数欧美市民努力融入这座城市,想方设法与本地居民融合,在欣赏并保持北京传统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努力以善意和特长帮助城市在一些方面向现代化迈进。北京的本地居民越来越习惯于这些“洋市民”的存在,变得乐于同欧美居民打交道,这并不单单是因为“习惯成自然”,而是不少人认识到了普通中国人和欧美人其实是“性相近,习相远”,既然人性有共同之处,都注重诚信、友善、互助,则交往和良性互动就有了基础。

北京这座古城在“拆”与“存”之间几经折腾终于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城市空间布局,对于中外居民的融合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晚清时期,北京仍保持着由四重城墙来区隔、划分城市空间的格局。由内而外,分别是紫禁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皇城位于内城和紫禁城之间,实际上是在内城之中又划出一定的城市空间,把围绕着紫禁城的一些皇家机构、园林和建筑,如太庙、社稷坛、皇史宬、北海、中海、南海、景山等包围保护起来,形成宫禁,是皇家办公、生活区域。明代,按官方规定,普通百姓不能随便出入。清代虽允许满族官民居住,但八旗兵在皇城内设有官厅,分区驻防,严密布控。皇城在天安门前辟有一个狭长的封闭式宫廷广场,内有千步廊和200余间朝房,这一广场也属于皇城区域。东交民巷就在宫廷广场的东侧,处于皇城和内城之间。它本身又是深墙大院,各种公用、民用建筑都在其内,自给自足、自成一体,基本对外隔绝。欧美人士深居其中,对外面的人与事都戒心重重,中外居民正常交流在空间上就有人为阻隔。此时北京内城的人口结构,满族官民居多,他们并无多少和洋人交往的欲望,偶有来往,也是公事公办。汉族居民多在外城,按律不能居住在内城,商民出入内城也有时间限制,和洋人打交道的几率很低。

民国建立初期,北京官方与民间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都非常迫切,皇城在市民眼中成了专制保守的象征、现代市政建设的障碍。皇城城门、城墙被逐渐拆毁,皇城和内城融为一体,转变为普通市民的公共生活空间。同时内城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汉族居民占了多数;居民职业结构变动明显,官员比例大幅减少,商业、教育、医疗等各行各业的人士居多。欧美市民也减轻了疑惧,很多人走出了东交民巷,搬到内城各处居住,与本地居民为邻,这当然有利于双方的交流与融合。1928年首都南迁,北京丧失了由中央政治权力附带而来的大量资源,不得不依靠自身的区域资源求得生存与发展。市民们认识到了传统建筑是历史文化遗存,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市府与民间协力,有了比较科学的城市规划,北京的城门、城墙、胡同、四合院得以系统保存,这使北京到1949年仍是一座保留了中国传统城市设计规制、具有都市系统布局结构的瑰丽艺术品。

对于这座世界少有的建筑艺术品,从掌握的史料看,大多数欧美市民是发自内心地欣赏热爱。北京传统建筑遭到破坏的消息,常使他们痛心疾首,纷纷撰文抨击、呼吁保留。这份热心,使当时的一些本地居民都感到惊讶。这些久居北京的“洋市民”,是较早认识到文化“民族的即世界的”一些人。由爱一座城市,到真心帮助城市发展,再到真诚与本地市民交往、希望彼此成为朋友,这是多数北京欧美市民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