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本主义哲学的几个问题(1 / 1)

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构成现代西方两种重要的哲学思潮,准确地阐释现代人本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将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刻地认识和把握现代西方哲学的实质和意义。

人本主义,英文为“Humanism”。Humanism一词在古代未出现过,我们从这个词的思想渊源和演变过程来阐释其意义,称为“The humanism tradition in the west”(西方人文主义传统)。Humanism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在古罗马西塞罗时代,它的本意是指人的教育,与希腊文Paidea为对等词,意即通过教育(教化)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与训练。14世纪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文艺复兴运动,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神权统治,歌颂人的伟大、人的创造与人的价值,由此Humanism被赋予新的含义,即“人文主义”;但该词直至19世纪中叶才运用于“文艺复兴”。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从人的“自然权利”阐释自由、平等、博爱的人的本性,故Humanism被称为“人道主义”或“人性论”。19世纪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以人学批判黑格尔思辨理性哲学,以人学取代基督教神学,在他那里,Humanism与Anthropology一词可混用,称为“人本学”或“人本主义”。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虽然也是继承了人学的传统,但由于时代不同了,无论其研究的主题还是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反形而上学的转向

我们知道,传统的主体性哲学,实质就是主体的形而上学,它的特点:第一,二元性,即把世界分裂为二,一是主体,一是客体,两者是分立的。第二,中介性,既然世界分成两个,那么,主体如何认识客体,如何使主体与客体两个世界得以统一,这需要在两者之间有一个由此及彼的桥梁(中介)。第三,实体性,即以追求一种超越经验的“实体”或“本质”为宗旨,因而这个特点又可称为“超验性”。这种形而上学如果要寻“根”的话,那么应该追溯到西方古代的“孔子”——苏格拉底,在他看来,变动不居的具体的现象是不真实的,只有永恒的共相(概念)才是真实的。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并进一步加以发展,提出了“理念论”。到了近代,笛卡尔完全确立了主体性哲学,黑格尔则将其发展到最完备的形式。

现代哲学中,反对主体形而上学几乎成为人本主义哲学家一致的呼声,从意志主义、实用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直到后现代主义哲学,概莫能外。

叔本华指出:作为“表象的世界”,包含了主体与客体“两个半面”,这两个半面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每一个半面都只是由于另一个半面的存在而存在,“存则共存,亡则共亡”。他批判了主客分立的形而上学既反对从客体引出主体的唯物主义,也反对从主体引出客体的唯心主义。尼采认为应该摈弃传统形而上学中关于主体、客体、实体、本质的概念,因为把人引向“实体”、“本质”的概念世界,就是使人变成概念的“木乃伊”。他提倡超越主客二元分立,超越知识论,以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

实用主义大师杜威(J.Dewey)以经验自然主义反对传统形而上学的二元论。他认为:传统哲学把主体与客体、心与物、经验与自然割裂开来,看作彼此独立存在的实体,并将其中一个视为最根本的、最原始的,另一个是派生的,由此产生了哲学史上的二元论,他认为这是一种武断的“理智主义”的错误。在他看来,自然与经验不是仇敌与外人,经验不是把人与自然界隔绝开来的帷幕,而是深入自然心脏、揭露自然的途径与方法。他试图通过“经验”的阐释,论证主体与客体、经验与自然界是密不可分的、相一致的东西。

以胡塞尔为代表的现象学,提出一种“全新的哲学思维”。他指出:传统形而上学以主客分立为基础的二元论是“对象化的思维”、“自然的思维”。自然思维是这样进行的:我们面对着事物,它以不同方式或根据人们的认识自明地被给予我们;我们的判断就是对事物、事物关系或事物变化进行个别或一般的陈述,这是对经验事物进行概括,然后将一般认识运用到个别的认识,或从一般认识再推论出新的一般。这种自然思维尽管在认识史上结出了丰硕成果,但它碰到了“深不可测的困难”——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因为思维主体是内在的,而被认识的客体是外在的,这样便出现一个问题:认识主体如何达到或确定它与被认识的客体的一致?主体如何能够超越自身准确地切中客体?在胡塞尔看来,对这些问题,无论是贝克莱的唯我论还是休谟的心理主义的回答都是不成功的。与自然思维、自然主义认识论不同,胡塞尔提出现象学的思维。现象学是“构造意识的现象学”,现象学的兴趣不在于对客体的存在、对客体存在的真实性的指明,而在于“意识”、“纯粹意识”。现象学认为,客观对象是意识的显现物,这就是说,纯粹意识活动构造意识的对象,意识的活动必定有所指向某个对象,所以纯粹意识活动具有一种意识活动与意识对象相应的结构,这就是现象学重要的“意向性”理论。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反对传统形而上学,主要表现在“基础本体论”关于此在(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上。他首先批判了笛卡尔以来的把此在(人)与世界关系看作“外在”关系的观点,即认为此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两种东西在空间中并列的关系:此在(人)在世界“之中”,是指一个存在者放在另一个存在者“之中”,正如水放到杯子“之中”,衣服放到柜子“之中”。认为形而上学的解释应该是:人首先是一种精神物,然后放进客观世界空间“之中”。正确理解应该是:此在(人)“寓于”世界之中。此在(人)是世界的“显示”、“展示口”,世界是此在(人)的“家园”。此在(人)与世界合而为一。没有此在(人)即没有世界,没有世界即没有此在(人);有此在(人)即有世界,有世界即有此在(人),两者既是不可分,又是没有先后之分。

罗蒂(R.Rorty)从后现代主义哲学出发,更为尖锐地批判了传统形而上学。他称传统哲学为“自然之镜的哲学”,这种哲学认为:心灵是一面巨大的镜子,它可以准确地反映外面的实在;哲学家的工作就是通过审视、修理和磨光这面镜子,获得更为准确的表象。这种“自然之镜的哲学”,在古代以柏拉图的视觉隐喻的知识为蓝本,在他看来,通过“看”、“型”(Idea)再现实在的表象。在近代,笛卡尔“镜式”的认识论转向以内心为基础,心灵是一面映照外在世界的“内在镜子”,通过心灵这面镜子获得实在的准确表象。康德主体性哲学是“自然之镜”的典型形式。罗蒂宣告哲学的终结,是指“自然之镜的哲学”的终结,也就是以主客分立二元论的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

二、非理性主义的转向

从一定意义上说,西方传统哲学也就是理性主义哲学。理性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普遍性,追求普遍性,认普遍性为事物的本质和真理。主张理性至上,知识万能,逻辑思维方法准确无误。理性主义哲学有过光荣的历史和不可磨灭的功绩。但是由于传统哲学片面夸大理性的作用,到了黑格尔那里,把理性加以绝对化、客观化,变成独立“无人身的主体”,在“理性狡计”中,人成为理性的附庸与工具,人失去了个性、自由与创造性,失去了人之为人的现实本性,从而出现了人的危机。呼唤找回失去的人性、自我,把人从抽象的思辨的“理性王国”,重新拉回到现实的人间,成为现代人本主义哲学的共同主题。

叔本华认为人有一种不可遏制的本能欲望的追求,随之而产生的痛苦是人的本质。尼采之所以猛烈抨击苏格拉底的哲学,是因为在他看来苏格拉底的哲学开了理性主义的先河。他要以酒神的艺术形而上学取代传统形而上学,将“酒神”和非理性的本能冲动看作人性的最深刻体现。新黑格尔主义者克洛纳宣称人是一种“最高神秘”,不是理性所能理解的,不能以理性概念来认识,只能靠直观、信仰去把握。法国生命哲学代表人物柏格森“是一个直言不讳的非理性主义者,是在浪漫主义者的著作中、在尼采的思想中和陀思妥耶夫基的思想中所积累起来的反理智趋势的一个代言人”。[1]他认为宇宙最根本的实在不是精神或物质,而是一种永不停息、持续不断的生命冲动,又称“绵延性”(Duration)。这种生命冲动不能通过理性来认识,只能靠直觉式领悟。直觉是进入这座生命大厦的高贵的特权。这种非理性主义思潮在现代人本主义哲学中的确成为一种主要倾向。

但是,不能认为现代人本主义哲学家都是非理性主义者,如解释学(无论是德国还是法国的解释学)对人、对历史、对社会的解释,都摈弃了非理性主义。再如,哲学人类学用语言、文化阐释人和人的本性。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指出:人是“符号的动物”,人通过符号创造了各种文化形式,组成“人的世界”,与动物“世界”根本区别开来。兰德曼(M.Landmann)从文化的角度提出“人是文化的动物”的论断。

这里特别要提到当代人本主义哲学中从非理性到合理性的哲学理论。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的理论》中指出:当今哲学正朝着一种合理性的理论奔去。他既不同意非理性主义,也批判传统理性主义;认为合理性哲学不像传统理性那样把理性认作实体性的结构和逻辑演绎,而是看作构成现实人的理智的东西,是人克服情感做出明智判断与选择的能力。他指出合理性哲学反对理性操纵和决定一切,反对将人作为理性的工具,主张把现实的活生生的人作为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在人自身中寻找合理性的标准与依据。

三、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分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不研究人,而是十分重视人的问题,说马克思主义是“人学的空场”,这是不符合事实的。但是我们哲学工作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研究很少,甚至有一种错误的看法:认为主张研究人,或主张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贬低为西方人本主义。这也是事实。我们认为:现代人本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把人和与人相关的问题的研究放到重要的地位,就此而言,两者是相同的,但是现代人本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人学又有很大的不同,这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得甚为明显:

第一,人的社会性原则。人总是作为“类”与个体而存在,体现在人性上有普遍人性与具体人性。现代西方哲学家一般都只是强调普遍人性、一般人性,他们将人从社会关系中剥离开来,单独去考察“纯粹”的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揭示出人自身的真正本质。例如,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个人与社会关系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人要实现自己的自由,就必须保持人的独立性,把人当作纯粹的主体而存在,在思想和行动上摆脱他人和社会的束缚;个人如果“沉沦”在他人和社会之中,就失去了个性,失去了自由。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与此不同,认为现实的人、具体的人,是处在一种社会关系中的人,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最本质的东西。“‘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作为现实的人、具体的人,我们必须从其所处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阶级关系、伦理关系、血缘关系、思想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中加以综合考察,才能揭示出人之为人的普遍本质。

“人是一个谜”,西方著作中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作为生物的人,这个谜,需要靠自然科学,诸如生物学、医学、人类基因学、遗传学、解剖学等的发展与研究,才能逐渐解开。但要解开作为社会的现实的人这个谜,就必须紧紧掌握“社会关系总和”这把钥匙,这是理解人及其本质的唯一正确的方法。

第二,人的实践性原则。反对传统形而上学成为现代人本主义哲学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主要针对的是传统形而上学主客分立的二元论,反对传统形而上学以普遍性、整体性吞没个体性、多样性,以及传统形而上学追求超验的“实体”。同时,由于现代西方社会出现物统治人的严重现象,现代人本主义哲学注重人的现实生存处境的研究。实用主义在反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同时还重视“实践”问题,提出将“效用”作为评判价值与真理的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同样反对传统形而上学,但它主要是针对形而上学那种脱离现实、抽象思辨的缺陷,主张让哲学走出书斋,为现实服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马克思这句名言最为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原则。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人的理论,首先把自己看作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创立自己的哲学时就明确宣称:在未来人类解放事业中,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其次,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看来,人类实践的深入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类不断地克服认识与改造自然与社会的盲目性,逐步地从必然性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为人的自由与个性的发展创造了充分条件,使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但是我们也必须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否定形而上学的问题,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探讨的关于存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本质与现象的关系问题、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问题、无限与有限的关系问题、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以及世界发展的规律性问题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形而上学性质,尽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些问题与传统形而上学不能完全相提并论。

第三,人的主体性原则。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贯穿着一个重要思想:反对主体主义。这是由于传统哲学强调主体的决定作用,人以世界的主宰自居,视客体自然界为奴隶,一味开发与掠夺,结果伴随而来的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当今出现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就是明显的事例,它正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现代人本主义哲学反对主体主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从而引起了当代哲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的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人学不同意笼统地提出反对主体主义,认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必须把反对主体主义与强调发挥人的主体性、人的主观能动性严格地区别开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什么时候人都要发挥人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今天人类社会之所以出现严重威胁人类自身生存的生态危机问题,并不是由人本身的主体性造成的,而是不认识或不完全认识客观规律性、没有能够使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统一起来的结果。究其根本原因,是人类对客观自然界的认识与改造还具有很大盲目性。解决这个问题同样需要发扬人的主体性,通过人的不断主观努力。人之所以为人,是人具有其他动物所没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性与理性思维能力,所谓人对自然界的“统治”的真正含义,就在于人能够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正确运用客观规律性结合起来。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4]

[1] [美]M.怀特:《分析的时代》,6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27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6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51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