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体仁上台后,就没干过什么好事,制造各种名目,用3尺口径的大管子从官民身上吸血,为自己疯狂敛财,置国计民生于不顾。
东林党失势后,江南士大夫中另一个组织——复社逐渐发展壮大。在张溥、孙淳等人的经营下,复社吸收了江南大户子弟彭宾、周立勋、夏允彝、徐孚远等人。其中徐孚远是扳倒史上巨奸严嵩的徐阶的重侄孙,前锦衣卫指挥徐本高的堂兄弟。
复社表面上是一群文学爱好者凑在一起,谈谈诗歌,聊聊画,其实则不然,他们的目的就是想通过控制乡试和会试,使复社的人进入官场,掌握国家机器,为江南地主阶级谋利。
温体仁全国通吃,根本不分江南江北,严重损害了江南士大夫的利益。这让复社成员很不安。他们必须在中央实权部门寻找一位代言人。
1634年,复社为了让代表他们利益的郑三俊担任吏部尚书四处托关系。但温体仁把这个肥缺让给了山东人谢升。谢升是北方人,自然为北方士绅谋利。
举例证明一下。
明政府为了镇压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必须动用军队。打仗需要钱,钱从哪里来呢?唯有增加税赋。
这种新增的税,摊派到哪里呢?
武生李进向崇祯皇帝建议,应该向江南富户加征。崇祯皇帝拿不定主意,于1636年6月9日,召开朝臣扩大会议,商讨如何摊派增税事宜。
在会上,代表南北士绅利益的朝臣们展开激烈争辩,都不希望新税摊牌到自己代表的利益集团头上。
最后,虽不是复社成员,却是亲复社的社外积极分子阁臣钱士升,说服了崇祯皇帝,否决了李进的建议,把新增赋税落在山东、河南的富户头上。他的理由是,江南现在很稳定,如果新增赋税,稳定的地区也会变得不稳定。
其实不管什么理由,其目的就是避免政府违规不违法的搜刮。钱士升的一句话,就让北方地主替南方士绅承担了这笔额外的、巨大的经济负担。
所以,只要朝中有人,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的合法伤害。复社积极寻找自己的官场代言人的原因,就不难理解了。
铁打的官场流水的官。温体仁被崇祯皇帝信任了10年,干了10年坏事,最后被崇祯皇帝抛弃,灰溜溜地回家去了。
这时,温体仁的死对头周延儒在哪里呢?在家赋闲。尽管周延儒无官无职,但依然与崇祯皇帝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温体仁离职之后,朝中内阁首辅出现空缺。崇祯皇帝征求周延儒的意见,周延儒认为,内阁首辅必须由无党派人士担任,便推荐了薛国观。崇祯皇帝认可周延儒的说法,便让薛国观担任内阁首辅。
无能的薛国观上任后,对内有农民造反、外有后金威胁的时局,也是毫无办法。
当时的兵部尚书杨嗣昌要求再次向老百姓加派赋税,以筹集更多的军饷。薛国观认为,老百姓身上的油水基本被榨干,再加派赋税,只能逼着本不想造反的人,拿起枪杆子与政府对抗。
老百姓造反,总得归置啊,不归置剥削谁啊?归置必然需要归置费,不增加老百姓的赋税,钱从何来?
自从朱元璋从和尚变成皇帝之后,繁衍出一个庞大的子孙群,子孙们靠投胎正确,躺着都能赚钱。当然,不论他们有无能力,是否为国家做贡献,国家都要全额拨款养活他们。
到了崇祯年间,皇亲国戚占有的国有资产和政府拨给他们的抚养费,数目已非常惊人。
薛国观认为,天下是朱家人的天下,现在国家财政遇到困难,朱家人和朱家的亲戚应该主动把自己的闲钱奉献出来,以平国难。
崇祯皇帝觉得薛国观的建议可行,就命皇室贵族积极献资助饷。让习惯往里进银子的人,突然向外掏银子,哪有那么容易?没有一个皇亲国戚愿意为国难捐钱。这些人,还指望靠国难发财呢!
崇祯皇帝认为不动真格的,这群人就不会割肉。于是,他决定先拿孝定太后哥哥的孙子李国瑞开刀。
崇祯皇帝罢免了李国瑞的爵位、没收了他的40万资产,导致他心脏病突发死亡。
皇亲国戚见崇祯皇帝六亲不认,于是全部病倒,不见崇祯皇帝,不理国事。崇祯皇帝以为亲人们中了邪,要不怎么可能一起病倒呢?他赶紧命人找来阴阳先生,又是做法又是捉妖,可是折腾了好几天,那些人的病反而越来越重。
这时的崇祯皇帝,感觉他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他害怕了,马上下旨把李家的财产悉数归还,封李国瑞17岁的孙子为侯。同时,他又把出此馊主意的薛国观免职,轰回老家。
奇怪,所有人身上的神医难治的病,齐刷刷地好了。
薛国观离职,内阁首辅一职出现空缺。复社成员认为,尽管周延儒赋闲在家,但一直和崇祯保持密切的联系。这一次,周延儒出山的机会比较大。于是,他们决定把赌注押在周延儒的身上。
复社的代表找到周延儒,说他们能帮他运作,再次出任内阁首辅。交换条件是,周延儒上任之后,必须严厉打击阉党势力,取消厂、卫的特权,并安排复社骨干成员担任朝廷要职。
两家各取所需,基本双赢,所以一拍即合。
复社人给宦官曹化淳送去6万两白银,要他在崇祯皇帝面前推荐周延儒。崇祯皇帝一直想重新启用周延儒,于是,1641年10月15日,周延儒再次出任内阁首辅。
周延儒掌权之后,积极兑现他对复社的承诺,提拔了一批复社成员,或者亲复社之人。刘宗周、范景文、郑三俊、黄道周、张国维、李邦华和倪元璐等人纷纷入朝为官。尽管这些人没有担任要职,但周延儒确实尽力了。
当然,周延儒也没有忘记用手中的权力搞权钱交易。只是,这次重新上台之后,他的倒官生意做得更隐蔽。
周延儒在自家门口开了一家珠宝店,店里放一些非常便宜的劣质珠宝,派心腹董廷献做掌柜,专门做买官者或买通官府的商人的生意。
买官者花高价买走店里珠宝的同时,把他想办的事写在纸条上,交给周延儒处理。或者把价值连城的珠宝卖给店里,象征性地收点钱,再提出自己的要求。
在崇祯皇帝面前,周延儒把他的特长发挥到极致。崇祯皇帝就欣赏他揣摩圣意的高超技巧。无论崇祯皇帝表达意愿的方式多么隐晦,他都能准确理解。
可是,在涉及和谈一事上,周延儒聪明的大脑突然短路。崇祯皇帝一再暗示,他也毫无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