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作为大明官场的一把手,面对这种混乱局面,不能不管不问。清军一旦攻入北京城,那些大臣,换了服装依然可以坐在原来的位置,待遇不一定比现在差。崇祯皇帝作为明政府打班长,便会随着大明政府的消失而消亡。
明国官场,有事开会,没事也开会;能解决问题的会要开,解决不了问题的会也要开。阿济格在北京城外忙着抢掠,崇祯皇帝在北京城里忙着开会。
在平台,崇祯皇帝与大臣们针对如何对付城外的清军,召开第N+1次会议,希望能讨论出一个可行的办法。
大臣们仍然是陈词滥调,老生常谈。务虚不务实,只提困难,不想办法。作为兵部负责人,张凤翼实在找不到替死鬼,只好硬着头皮,心不甘、情不愿地做出姿态,自请担任各路援军总指挥。
明政府军备弛废,各路援军各有小算盘。他们认为,清军入关,只为抢财物、人口,而不是剿杀明军,占领北京。明军将领有了这样的想法,自然采取能守就守、能躲就躲、能跑就跑的作战策略,绝对不与清军殊死战斗。
正因明军采取这样的作战态度,导致阿济格一路势如破竹,连破房山、安肃、大城。9月,再陷文安、永清,漷县、遂安、雄县。然后,清军有折回来,攻香河,河西务,涿州,克顺义。再绕到京城东北,至怀柔、大安,西陷西和,分兵屯密云、平谷,再返回雄县,向北抢掠。
1637年10月18日,抢足掠够的清军,敲着得胜鼓,唱着凯旋歌,大摇大摆地从冷口出关,像媳妇回娘家一样。最可气的是,清军把抢掠来的汉族美女,打扮得花枝招展,逼着她们坐在马车上,做流动展览。
阿济格在出关前,命人找来一大块木板,上面书写“各官免送”,插在两国边界上。的确,在阿济格入关两个月内,明军除少数将领在某个地方抵抗外,各处守将几乎没有组织起像样的反击,对清政府的虎狼之师,大有迎来送往的意思。
此次清兵入关,发动大小50余战,连陷12城。北京周边各个县城、关口,均遭到重创,损失惨重。
兵部尚书张凤翼,明知袁崇焕被冤枉、拒不援救的宣大总督梁廷栋,感到崇祯皇帝不会轻易放过他们,便先后服毒自杀。
清军主动离去,阉党人就像打了大胜仗一样,纷纷邀功请赏。崇祯皇帝对阉党人,出手也很大方,一一给予褒奖。同时,他也没有追究张凤翼、梁廷栋失职之罪。
不久,崇祯皇帝又翻出老账,后悔没有及时重罚张凤翼、梁廷栋。于是,张凤翼被免职,梁廷栋被处大辟。幸好二人了解他们的领导,及时自杀,否则也难逃重罚。
张凤翼、梁廷栋死后,兵部尚书、宣大总督出现空缺。崇祯皇帝听从结党营私、玩弄权术的高手、内阁首辅温体仁的建议,把在家守制的杨嗣昌调来任兵部尚书,调在湖广前线屡立战功的卢象升为宣大总督,负责守边。
就这样,卢象升便成为宣大总督,主要任务是整殇边备,镇守北京北大门。
1638年6月,卢象升的父亲去世,他请假回老家奔丧、守孝。
清军第四次入关,满朝文武无人可当大任,崇祯皇帝在无奈之下,把在家守孝的卢象升召回京师,命他为“督师”,指挥各地进京勤王的军队抵抗清军。同时,崇祯皇帝又命宣府、大同、山西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京,协助卢象升。
11月9日,崇祯皇帝在武英殿召开战前动员大会,听取卢象升和文武大臣的意见。
会上,卢象升向崇祯帝明确提出主战的基本方针。
卢象升说:“算上这次,建虏已经4次入侵关内。前三次,建虏军利用他们机动性强、转移速度快的优势,重在抢掠财物、人口,对于城池,采取遇弱则攻、遇强则转、占后再弃的原则,如泥鳅一样在我腹地游走。不论我们对建虏军实行追击,还是堵截,都非常困难,因为建虏军根本不想与我们打阵地战。为了彻底解决问题,我们不能再消极防守、被动追击,必须采取关门打狗的策略,集中力量对入关的建虏军进行合围,一举歼之!”
崇祯皇帝觉得卢象升说得有道理,便赐他尚方宝剑,总督天下援兵,命他散会之后,与兵部尚书杨嗣昌、总督中官高起潜商议具体御敌之策。
崇祯浑蛋就浑蛋在这里。卢象升主战,杨嗣昌、高起潜主和,他们政见不一,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让他们在一个灶台上做饭,只能做出夹生饭。
新任兵部尚书杨嗣昌,是个只会当官的官场万金油。他幼稚地认为,明政府真正的敌人,不是皇太极,而是李自成、张献忠。皇太极要明政府的财,李自成、张献忠要明政府的命。按照“欲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镇压农民军才是明政府当局紧要且重要的事。至于对付清军,是重要但不紧要的事。
主战派代表卢象升,主和派代表杨嗣昌、高起潜,3人在兵部因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在与清军战与和上出现严重分歧,双方发生激烈的争吵。
在杨嗣昌、高起潜看来,清军马快、弩硬、人剽悍,将士都是喝人血长大的,是披着人皮的狼,是不讲道理的嗜血魔鬼。以步兵为主、炮兵为辅的明军,与这样的军队硬碰硬,纯属以卵击石,自找难堪。
根据以往清军入关的习惯判断,他们根本不想夺城池,占领土,而是像一股飓风,虽有破坏力,吹过也就算了,刮走的不过是一些身外之物。农民军不同,他们的目标就是推到大明政权,重洗政治牌。现在,明军与农民军在河南、湖广激战,明政府根本无力两面派兵。如果各路勤王大军与清军浪战,即使侥幸获胜,最大的受益者也不是明政府,而是李自成、张献忠。
杨嗣昌、高起潜的主张是通过议和,先把清军稳住,即使赔点银子也无所谓,这样就能腾出手来,把主要精力和兵力用在镇压农民军上。可是崇祯皇帝似乎主战,他们不好违背、不能违背,更不想成为第二个袁崇焕。所以,他们主张对清军采取阻而不打、追而不击、围而不歼的策略,与清军耗时间,耗粮饷。清军长途奔袭,劳师远征,自然耗不过明军,将不战自退。这样,既满足了崇祯皇帝的需要,也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卢象升不同意杨、高二人的看法。他认为,予以清军重创,才是有效防止清军再次入关的办法。让清军轻易获利而不付出高昂的代价,只能助长他们无底洞般的贪欲。
杨嗣昌、高起潜、卢象升3人各持己见,各不相让,结果只能不欢而散。卢象升返回昌平前线,决定以一己之力,与清军周旋到底。
第二天,一贯现用佛、现抱佛腿的崇祯皇帝,派遣中官从国库提出黄金犒劳卢象升麾下的将士,并且赐其军100匹御马、1000匹太仆马和银铁鞭500把。
卢象升误把崇祯皇帝的奖赏看作要与清军决战到底的决心。这让卢象升觉得不能辜负领导的期望和信任,发誓与清军血战到底,收复失地。
卢象升太不了解这位领导了。这位偏听偏信、刚愎自用、极度自卑又极度自负、办事靠心血**、事后推卸责任的领导,只在乎下属说什么,不看下属做什么。像卢象升这种只做不说、又没人帮助说的下属,只能是崇祯皇帝面前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可以盖高楼,也可以砌茅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