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1 / 1)

1.紫萱、欣怡太土?古代重名率也高

紫萱、子轩、欣怡、子涵、雨涵、皓轩……看着满座同学,老师们狂吐槽,80后这届父母给孩子取的名字太琼瑶、太玛丽苏,且重名度太高了!

其实,重名同字这现象岂止现在普遍,好听又寓意美好的字谁都想用呀。取名字本身就与时代风俗风尚相关,中国从古至今的那些热门名字,都可以管中窥豹当时社会人的风貌。

1.先秦取名字太随意

人的名字意义繁多,可能包含了大时代背景,当时的事件,爹妈的希望,以及各种美好的寓意。先秦时期就经常以当时发生的事件而取名,比如周王朝的祖宗生下来被妈丢弃,于是名称就叫弃。楚国的著名总理子文是私生子,生下来也被妈妈丢在山上,老虎见到不忍心,亲自喂养了一段时间,于是这孩子找回来后就叫斗谷于菟。斗是他们家族的氏,谷是乳的意思,于菟是老虎,翻译过来就是:虎娘养的。

典型的还有郑庄公寤生,《左传·隐公元年》记载:“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因为郑庄公出场方式奇特,脚先出来(另一说睡一觉醒孩子生出来了,惊吓了他妈),导致生产不顺利,于是爹妈就给他取名叫难产了。

晋国在取名的时候大多很有故事,晋穆侯在齐国娶了个姜公主,公主为她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仇,小儿子叫成师,原因是“晋穆侯之夫人姜氏以条之役生太子,命之曰仇。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曰成师。”《左传·桓公二年》大儿子出生的时候,晋国被条戎打了一顿,晋穆侯心里恨啊,于是大儿子就叫仇了。小儿子出生的时候,晋国又要打千亩之战,晋穆侯希望出师大捷,就给小儿子叫成师;晋献公叫诡诸,则是因为出生的时候,他爹晋武公正好去打夷人,夷人的首领叫诡诸。打败并抓住了夷人,晋武公就给儿子取名叫了诡诸,意思是:夷狄小子,你就是我儿子。

从这里开始,出现了重名,而春秋时期的贵族不但有名,还有字,字与名相配合,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所以,整个春秋时期,重名重字的比例简直让人看花了眼。

2.春秋热门名字一览,服不服?

有段时间,各国都很喜欢“归”这个字,归字大部分解释都是归还、回家之意,寓意平安,于是郑国有个公子归生,鲁国有公孙归父,蔡国有公孙归生,楚国有斗仲归,齐国也有析归父。恰好,这些人都字“子家”,合起来就是归家的意思。

“喜”字一直很受宠,于是郑国有公子喜,宋国也有司城乐喜,大概由于值得欢喜庆贺的事情总是少数,所以,他俩都字“子罕”。值得一提的是,宋国的子罕有一个著名的事迹——你的宝贝不是我的宝贝。说有一个人得到了一块美玉,算是当世珍宝,但俗话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人考虑到自己出身低微,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就想干脆顺便巴结一下司城大人,于是求见子罕,想把美玉送给他。子罕说:“你把美玉当宝贝,我把不贪当宝贝,现在你把你的宝贝送给我,你的宝贝没了,我的宝贝也没了,还不如各自拿着自己的宝贝。”

敲黑板,这就是历史上的“子罕弗受玉”。当然,最后的结局子罕肯定帮人解决了困难。

言归正传。“嘉”也就是我们提到蕴含美好寓意的字,所以,楚国有个成嘉(若敖嘉),郑国也有个公子嘉,这俩人都字子孔。孔有嘉、美之意,如《诗经·豳风·东山》里就有一句“其新孔嘉”。

接着,“段”字也颇受青睐,郑国一国就有好几个段,郑庄公的同母弟弟名段,家中排行靠后,死在共城,因此被称为共叔段;郑穆公的孙子也叫段,根据公的儿子叫公子,公的孙子称公孙原则,这位段被称作公孙段,又因为他爹叫子丰,丰又变成了他们这一系家族的氏,因此他又叫丰段;郑穆公另一个儿子子印的孩子也叫段,跟前面一样的原则,所以他叫印段;宋国也有个褚师段,是宋共公的儿子。段字通假碫,砺石的意思,所以,这几位段都字子石。

“克”在春秋时期也是各国流窜,周天子家有王子克,楚国有斗克(若敖克),宋国司马的某位家臣也叫克,这几位克都字子仪。晋国还有位郤克,但他只和大家同名,并不同字。

“偃”字有领导之风,所以晋国有中军元帅荀偃,大夫籍偃,郑国有公子偃,吴国有孔子的徒弟言偃,这几位除了荀偃是家中老大,有明确排行,所以字伯游外,其他都字子游。偃有停止、停息的意思,大概,这名字是希望他们乖乖待着,别出去浪了吧。

“黑”字其实不太讨喜,但由于这是人体特征,所以先秦那会儿一堆黑公子。如楚共王有一个儿子叫王子黑肱,鲁成公也叫黑肱,估摸出生时胳膊肘上有黑色胎记;晋成公叫黑臀,屁股上可能有黑痣;郑国有公孙黑,孔子也有一个弟子叫狄黑,这二位应该就是长得很非洲。不过,虽然人家黑,但他们有美好的愿望,都字子晳,也就是告诉大家:哼,我们白着呢!

说到这里还有一则小八卦,著名的《越人歌》里,那位让姑娘“心悦君兮君不知”的男主,据说就是楚国的子皙。浙江姑娘爱慕着一个黑哥,大概,这就是当年的黑马王子?

其余重名同字的还有,晋国有羊舌赤(伯华),鲁国有公西赤(子华),都字华;楚国公子侧,鲁国孟之侧,都字反。侧本身已经是倾斜,又字反,名字瞧着就不正经;鲁国有冉耕,宋国有司马耕,都字牛。耕牛,一目了然,想当老农民;鲁国公子挥,郑国公孙挥都字子羽。挥表示舞动,这俩人大概想起飞,和太阳肩并肩。

3.西汉女子的名字,为啥很多“君”字

看了那么多男名的热门字眼,接下来看看女人的。

春秋时期,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即女人名称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姓,前面则或许是祖国国名,如齐姜、陈妫、卫姬、骊姬、邓曼;或许是家中排行,如孟子(鲁惠公的夫人)、仲子、叔姜、伯姬、伯嬴;或许是丈夫的谥号,如武姜、宣姜、庄姜、定姜、穆姬、怀嬴;自己的谥号,如文姜、哀姜、厉妫、声子、敬姜、贞姜;或许是丈夫国名,如息妫;或许是丈夫的氏,如雍姬、夏姬,等等。所以,这也就是春秋时期为啥那么多姜的缘由,姜是齐、许、纪、向等国的姓,这些国家的公主外嫁,都被称为某姜。

到了战国时期,移风易俗严重,姓氏结构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西汉时才开始稳定地和现代风俗相似。西汉时期男人爱取单名,重名比例别提有多高了。那么女名呢?有人提出疑问,为啥西汉女子的名字那么多带“君”字的?

确实,和亲乌孙的公主叫刘细君,汉武帝的大姨子叫卫君孺,司马相如的老婆叫卓文君,汉昭帝的姑婆叫赵君姁,戾太子史良娣的妈叫贞君,汉宣帝的两任皇后分别叫许平君、霍成君,汉元帝的皇后叫王政君,三个姐妹分别叫君侠、君力、君弟,被誉为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王蔷字昭君……虽然不算广泛,但这些活跃在历史舞台上,被记录下来的就有这么多,可以算是一种风尚了。

想弄清楚缘由,我们先看“君”字的解释,君在先秦时是对统治者和有地位人的尊称,在春秋时期的楚国,君已经成为了一个封号和爵位,如上文提到的鄂君子晳。到战国时,公子和有功劳的人都被封为一地之君,如战国四公子信陵君、春申君、孟尝君、平原君,商君、武安君等等。即是说,君依然是一种地位的象征,是让人羡慕的地主土豪。

再到西汉时期,政治爵位体系又一次转变,男人有了功劳多数被封为王侯,君则更多变成了女性的封号。这些女性对象一般为皇后、皇太后的亲妈,皇帝的奶妈、养母,以及功臣的老婆和老娘。如,汉武帝的外婆臧儿在武帝即位后被封为平原君;汉武帝的母亲王娡在嫁给汉景帝之前,曾在民间和金王孙生了一个女儿,不知道是事情隐藏得太好,还是景帝喜欢呼伦贝尔,总之,这个女儿平安长大了。等汉武帝即位后,知道自己原来还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大姐,赶紧跑去把大姐接到长安,并封为修成君;汉宣帝的时候,刚即位的宣帝四处寻找外婆,找到王媪后封爵博平君。

女性被封君,是女性地位的一次提升,也由此,那些寄希望于闺女将来能富贵的爹妈,给孩子取名为某君,是不是就很好理解了?

4.全县一个名,可怕,可敬

东汉初年,在今天的越南中部有一个九真郡(汉代为象郡),这里的人们都很喜欢、崇拜“任”字。

究其原因,都是循吏的功劳。西汉末东汉初期有一个人名叫任延,是个神童式的人物,12岁当上太学学生,相当于我们今天12岁考上清华北大。19岁的时候,天下大乱,更始帝在位,任延开始当官了,为官期间对人才都很有礼貌,于是名声大噪。

到光武帝即位后,任延不想当官了,到京师递了辞职书,光武帝刘秀当然不同意,人才怎么能放过呢?于是把任延派到了当时的九真郡去当太守,老婆孩子留在京师洛阳。

任延到了当地一看,哎哟这完全是野人区嘛。九真郡的人只知道打猎吃动物,不懂耕地种庄稼,想吃粮食还得去隔壁交趾郡去买,搞得大家都很穷困潦倒。任延于是挽起袖子亲自教导大家造农具,开垦荒地,很快百姓们就种出了各种粮食,家家户户都能自给自足了。

解决了一项困难,难题又来了。任延发现周边有个叫骆越的部落简直还处在原始社会,老百姓没有婚姻礼法观念,繁衍后代基本看心情,譬如今天看见路上哪家姑娘漂亮就抢走搞一夜情,没有固定的老婆,也不懂父子间的人伦。这还了得,任延于是发布文书给底下各县,要求男人在20~50岁之间,女人在15~40岁之间都要按年龄大小匹配结婚,如果没钱出不起聘礼的,官员们有责任自掏腰包拿出俸禄的一部分救助他们。诏令发下去,一时间娶老婆的多达2000多人。过了年,这些人拼命造孩子,于是新生儿的哭声和爹妈的笑声环绕在九真郡内。

体会到了固定夫妻和传宗接代、宗族姓氏的好处,就像新疆民歌里唱的“哇哈哈,哇哈哈,每个人脸上都笑开了花……”一样,大家都很感激任延,表示“让我有孩子,享受天伦之乐的,是任君啊”,任延的名字像神一样在这群野人区传散开,于是,这些孩子的名字都叫“任”了。

另一出全县同名的例子比九真郡悲惨很多,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因为赋税重,老百姓养不起子女,于是经常普遍地出现“生子輒杀”“生儿不复举养,鳏寡不敢娶妻”“世人生女,往往多至淹沒”等溺婴现象,这样又导致人口锐减,朝廷收不上人头税,就只能增收其他赋税的恶性循环。

当然,更多的时候男婴比女婴要幸运很多,男婴只在保不住的时候不保,女婴则在很多时候被选择放弃。一来宗法制度下男孩可以传宗接代延续香火,二来女儿出嫁需要昂贵的陪嫁,才能保证在婆家不受欺负,于是,“女儿赔钱货”这种观念很早就在人们心中产生。汉代甚至有“盗不过五女门”的民间谚语,意思即是说,女儿多的人家肯定穷,盗贼都不会光顾他们家。

有普遍杀女婴的现象,自然就会出现有良心的地方官员,乾隆时期,浙江新昌县令采取刑法手段严令禁止百姓溺杀女婴,于是他在任的九年内存活下来的女孩达到上千人。溺婴本身就是无奈的选择,等女儿养大,看到活泼可爱的孩子,大人们自然也就接受了。于是,到县令离任时,这些女婴的父亲为表感激前去送行,并告诉孩子们,这才是他们真正的爹。

明代浙江严州的遂安人也“生女多不举”,县令袁政加以禁止,于是当地生下来的女儿多取名叫“袁留”以示纪念。

好了,看了这么多同时代的重名原因,尤其是溺婴带来的热门名字的故事,现代重名仅因为叫起来好听、读起来美,是不是已经很幸福啦。而这些被大家嘲讽的紫萱、梓轩、欣怡等00后,将来也会走上社会,成为一代顶梁柱。毕竟,五六十年代的建国、卫国、国强、中华,七八十年代的陈勇、李健、王强,早已占满了中国各大领域。至于外国那些满街跑的卡罗琳、凯瑟琳、伊丽莎白,也没人嘲笑很土啊。

2.周天子后宫编制及侍奉规则

电视剧的习惯用语说,皇帝有后宫佳丽三千,到底有没有三千个老婆呢?

广泛来说,后宫里的女人都是皇帝的,天子拥有全天下最大的**权。这些各类宫女使女歌女加起来,有些朝代后宫甚至不止三千人。比如晋武帝的后宫五千人,灭了东吴后,把吴国五千江南姑娘搬进来,一下变成了一万人。人多了也麻烦,选择困难症的晋武帝经常要坐羊车,让羊选择去哪里留宿。唐玄宗的时候,后宫有四万人。但这些人算不算佳丽,就不一定了。

对于歌女宫女,颜值要求首先没那么高,“佳丽”两个字就不一定靠得上了。皇帝对她们产生兴趣的概率也是极小的,除非偶尔想另寻风趣。另外,宫女、使女都有各自的工作岗位,每天的工作排序得很满,洗衣服、刷马桶一类的低级宫女更难有歇息的时候,得见天颜恐怕都不敢想。最主要的是,皇帝对她们没有义务,只存在极小概率的偶然,而对那些真正有编制的后妃是有义务的。所以,真正能见到皇帝,被皇帝光临的,一朝大约总数不会超过150人。

那么,来看看哪些是属于后宫编制内,对皇帝有陪睡义务,同时皇帝也有光顾义务的。

中国历代的后宫编制是从周朝开始的。

《周礼》和《礼记》分别记载:“王之妃百二十人:后一人、夫人三人、嫔九人、世妇二十七人、女御八十一人”;“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周朝的后宫编制是这样的:王后一个、夫人三个、嫔九个、世妇二十七个、女御八十一个。这些后妃的等级,和朝廷里的官爵刚好对上,《礼记》记载:“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朝廷里,最大的是天子,百官是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

周代这么庞大的后宫编制,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据郑玄注《礼记·檀弓》云:“舜不告而娶。不立正配,但三夫人。夏则因而广之,增九女,则十二人,所增九女者,则九嫔也。”所以郑玄总结:“《春秋》说云,天子娶十二人,夏制。殷增三九二十七人,总三十九人,所增二十七世妇也。周又三二十七人,因为八十一人,则女御也。”

原来,到周朝形成的“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的编制,是自舜帝时期就累积下来的,舜只有三夫人,夏朝增九嫔,商朝增二十七世妇,周朝增八十一御妻,就变成了浩浩****的121个人。

王后为什么称呼后呢?早期的“后”有很多意思,但作为后妃系统里,它的意思是——《曲礼》记载说,这是表示王后的地位在王的后面,仅次于王。

至于三夫人,“夫者,扶也,言扶持於王也”。意思是,她们三个是扶持大王的。九嫔,“嫔,妇人之美称,可宾敬也”。意思嫔是值得尊敬的女子,应该待她如宾客一样。

世妇的意思则是:“妇,服也,言其进以服事君子也。以其犹贵,故加以‘世’言之,亦广世胤也”。妇是服侍君子的,而服侍天子的,则叫世妇。

这套系统内,除了王后是正妻,其他所有王妃都是小妾。

妻子有什么职责?按照郑注《内则》里说:“妻之言齐也。以礼见问,得与夫敌体也。”妻子就是齐,跟丈夫比齐的人,她是跟丈夫同进退、共荣辱的。

妾的意思,按照郑注《内则》里说:“妾之言接也,闻彼有礼,走而往焉,以得接见於君子也”。妾就是可以接见、接待君子的女人。

后来,历代的后宫等级制度都是以此延伸和扩建,有些朝代更把这些笼统的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等编制,填上了职位名称。比如,贵嫔、贵妃、贵姬,是三夫人;昭华、昭仪、昭容、容华、充华等,是九嫔里的;贞范、弘徽、和德、弘猷、茂光、明信、静训等,是二十七世妇里的;婉仪、彭媛、修闲、修静、弘慎、艳光、漪容等,是八十一女御里的。这就像,大家都是编辑的工作岗位,但有的人是文学部编辑,有的人是社科部编辑,有的是少儿编辑,用名称区别开。

2.按什么规则服侍?

那么,这么多女人是按什么秩序服侍大王的呢?不打架么?大家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温婉女子,要等大王召幸的。

以周朝为例,先说说周天子睡觉的所谓“六宫”。

根据《周礼》记载:“王有六寝,一是正寝,余五寝在后,通名燕寝。其一在东北,王春居之。一在西北,王冬居之。一在西南,王秋居之。一在东南,王夏居之。一在中央,六月居之。凡后妃以下更以次序而上御王於五寝之中也”。周天子一共有六个寝宫可以睡觉,一个是自己的正寝,其余五个都在后面,叫燕寝,除了正寝只属于周天子一个人,其他五个都可以召后妃去陪睡。

位于东北的那座宫殿,是周天子春天住的,位于西北的那座,是冬天去睡的,位于西南的那座,是秋天睡的,位于东南的那座,是夏天去睡的。中间的那座是六月份住的。按照这个季节分配,每个宫殿的设施不一样,比如,冬天住的宫殿里摆放的是炭火和棉被,夏天的就是草席一类的了,春夏两季的摆放设施也不一样,一切都按照当时的礼仪布置。妃子们则按照时间秩序分别在这五个寝宫轮流侍寝。

那么,地方搞清楚了,该怎么睡?按照什么规律睡?当然不是像清宫剧里一样翻牌子,想招谁就招谁,前面说了,周天子对纳入后宫的这些女人是有义务的。

《周礼·九嫔》里说:“凡御见之法,月与后妃共象也。卑者宜先,尊者宜后。女御八十一人当九夕,世妇二十七人当三夕,九嫔九人当一夕,三夫人当一夕,后当一夕,亦十五日而遍”。也就是说,周天子临幸后妃,是依照天上月亮来的,每半个月这121个人就可以轮回完一次。

嗯?数学不好?121个人怎么在15天内轮完?

这不是做平均数,周天子也是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呀。

轮流的规则是这样,从每个月的初一开始,卑微的先侍奉,尊贵的后侍奉。所以,首先是女御们,女御81个人,她们一共可以占据周天子的龙床9天。看起来有点像做数学题,81/9=9,周天子一晚上竟然要9个女人同时侍寝?当然不一定是这样,只是在这9天里,周天子的选项里只有81女御。兴趣好了可以多选几个,没兴趣可以只选一个,81选一的自由度还是有的。当然,如果周天子讲究雨露均沾,确实可以在9天内按每晚9人组团的机制,一个轮回下来,81个人都上场了一次,也没有厚此薄彼。

初十开始,就轮到世妇上场了。世妇27个人,占有周天子3天。和女御一样,平均下来依然是每天9人,具体怎么划分,看周天子自由。

十三日当天是嫔的大喜日,嫔总共有9个人,她们也是只能占有周天子的1天。服侍的机制,和上面一样。

十四日是三夫人,夫人地位高,不需要像其他地位低下的妃嫔,要那么多人同一天去献媚于周天子,她们3个人可以享有周天子雨露一天。

最后,每个月的月圆之夜,十五日是王后。王后地位最高,她可以不跟任何人分享周天子,单独跟丈夫腻歪一天。这种分配法则就像学校的住宿,钱多一点的住公寓,2个人一间,钱少一点的住宿舍,4个人一间,再少一点的住普通宿舍,8个人一间。

按照上面的法则,每半个月下来,一百多个妃子几乎都可以见得到周天子一面,真正的雨露均沾。看完这些,看客是否觉得周天子也不容易,每一项工作都有必要的义务,忍不住要心疼他们一秒?别急,一个月后面不是还有15天么?后半个月,周天子是完全自由的,拥有了全天下。

不过,这套后宫规制,后代学者多认为是战国时期的儒家凭空捏造出来的,算是后代“造史”。其实也不然。《礼记》的作者,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是曾子,曾子的知识,来源于孔子,孔子可是真正去到周朝进修过的。一辈子推崇周礼的孔子,没必要传授一些假知识给弟子吧?尽管曾子入学晚,不一定有多少机会亲自聆听老师的教诲,更多的是听师兄弟们讲老师的言论,但这也只可能造成误听或错抄了部分内容,不至于都是杜撰。

真正的问题在于,即使这些礼仪是真的,但规矩只是规矩,规矩就是用来破坏的,拥有全天下的周天子完全可以不遵照这套礼仪来。如果不是特别过分地独宠一人,诸侯、卿大夫们谁还能天天揪着天子怎么睡觉,昨晚和哪位后妃睡来说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