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毒舌预言帝——姜太公和周公姬旦(1 / 1)

时下网络上流行一个词汇——毒舌,所谓毒舌就是说话尖锐、狠毒,一针见血,一语中的,也可以俗称为犀利。预言帝更是有来头,其实预言这种活计中国历史上早有记载,只不过当时没有现在这种流行元素的词汇,“预言帝”真正红火起来是在2010年的世界杯之际,章鱼保罗对各国球赛的预言,几乎一说一个准,名声大噪,被人奉为预言帝。

本文所说的中国第一毒舌预言帝,是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两大功臣姜太公和周公姬旦。这两大功臣的知名度不用细说,姜太公早就在明朝时期的《封神演义》一书中被传得神乎其神,几乎无一遗策;而周公姬旦,相传他亲自著写了《周礼》(据学者推测应当是战国儒生整理而成),《周礼》的内容极其丰富,包括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蛇虫鼠蚁,大至国家政法、礼乐兵刑,小至农商医卜、膳食衣饰,民间工艺等内容。可以说,少了他们俩,中华文明就像被砍掉了头,中国的历史也要缩水一大半,周王朝更不可能有800年文明的历史。

在周武王讨伐商王朝建立了大周后,分封了家族兄弟亲眷以及一些有功劳的人们作为诸侯,为周王朝守护领土,于是渐渐形成了浩浩****的许多国家,据说当时的封国有200多家。整个中国被分成这么多国家,可想而知,有些小国家可能就是现在一个村子那么大而已,国家跟国家之间打架,估计也就是一些村斗一样的情景。

周公姬旦和姜太公望的封地分别为鲁国和齐国。在分封两个人的是时候,周武王可谓是煞费苦心。周公和姜太公都是周朝的首要功臣,假如他们以后发展强大,齐、鲁相隔很近,可以互相牵制、制衡。另一方面,齐、鲁周边靠水,又有东夷,这是周朝人民的一大威胁,把两个强大的封国放在那,既可以为国家抵御敌人,又不怕他们自己发展独大。果然,后来齐鲁在整个春秋时期互相对干了几百年,表面上是姻亲,背地里时时刻刻都在互相防御着、斗争着。

话说回来,得到封地后,周公与姜太公心情都很复杂,既担忧身上的远大责任,又喜悦政治抱负得以施展。两人均是辅佐周王室的大功臣,经常要见面探讨一下自己的想法,在一次元首会面时期,二人针对如何治理、发展国家,进行了一场十分著名的讨论。

由于太著名,原文摘录如下:

吕太公望封於齐,周公旦封於鲁,二君者甚相善也。相谓曰:“何以治国”?太公望曰:“尊贤上功。”周公旦曰:“亲亲上恩。”太公望曰:“鲁自此削矣。”周公旦曰:“鲁虽削,有齐者亦必非吕氏也。”其後齐日以大,至於霸,二十四世而田成子有齐国;鲁日以削,至於觐存,三十四世而亡。

翻译下来是这样的意思:

姜太公被封在齐国,周公姬旦被封在鲁国,俩人都倍感荣耀,且深有压力。有一天他们俩见了面,开始讨论应该怎么样治理好国家,与周王室一起将祖国发展得更加强大。

姜太公首先发表自己的观点,“我打算我们齐国以后的治国方针就是尊贤上功”。意思就是说,齐国将来治理国家的套路就是用人以贤,多用人才,尊崇有功劳的人,这种尊崇,不看中国籍和学历,没有老少的区分,不管来的白猫还是黑猫,只要有贤才,只要能抓老鼠、为我所用,都可以来齐国发展抱负,并且都可以得到合适的职位。

周公姬旦对姜太公的治国方针不以为然,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他打从开始就想到了怎么管理鲁国。“呵呵,你的说法我不认同喔,我要用‘亲亲上恩’的手段来治理鲁国”,意思就是说,鲁国将来的治国方针就是任用亲人,鼓励他们好好发展祖国,多施与一些恩德。至于外来的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呀,当然不能用。

姜太公听完周公的话以后相当惊讶,如果按照周公的说法做,他似乎都能预见鲁国的未来了,“这样,鲁国恐怕就要衰弱了。”姜太公只说了一句,因为周公是聪明人,点一句就可以,何必指指点点?

周公姬旦马上就听明白了,大家都是聪明人。他其实心里也知道只任用亲人会将很多人才绝之门外,但他对姜太公的治国方针却也不认可,不仅不认可,他也看见了齐国的未来。所以,他当即就回话:“呵呵,鲁国这样的政策方针可能会使国家衰弱,但是,齐国以后的国君可能就不是你们吕氏家族了。”

到这里为止,谈话完毕。

两个人的对话是不是颇有点闹脾气的味道?是不是有点互相毒舌的味道?你说我的国家将来要不行,我就说你的国家以后要被篡位。听起来,两人像是故意杠上了。其实,周公姬旦和姜太公望不是在毒舌,后来的历史证明了,他们那段对话是在预言。两人的观点都没有错,如果只任用亲人而不广招贤能之士,国家自然会衰弱,如果只招揽贤能的人辅助祖国,公族一点实际权力也没有,等他们开始壮大以后,国家不被篡,几乎不可能。

周公和太公俩人也许都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这段对话基本上给中国历史画了一个大圈,可以说,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也一直都在他们所讨论的这个怪圈里重叠,用贤的被篡位,用亲的必定衰弱。同时,这也是历代君王选择继承人、用人的一大难题,那么问题来了,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

三国时期,司马家篡了曹魏,曹家的兄弟们都没有兵权,无能为力,于是,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晋武帝司马炎一上位,首先就是将公族兄弟们一一分封,让他们各自掌握兵权,守卫自己家族的政权。历史证明,分封不仅衰弱,照样会乱国,后来,晋朝发生了著名的八王之乱,将西晋王朝搞得一团糟,被外族五胡趁虚而入,使中国历史进入了最黑暗的一段时期。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中的一大转弯点。

回过头来,再看看周公和太公的齐、鲁两国各自的发展。

齐国按照姜太公的那套方针,广招贤才治理祖国,在齐桓公的时候,这条政策得到了最大的推广。齐桓公广泛地任用外来人才,依照仲父管仲的策略,将齐国发挥到了鼎盛。齐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匡扶周王室、援助诸侯各国,中原各路诸侯都主动尊崇齐国为大哥。一时间齐国成为了最耀眼的明显,首都临淄吸引了各地的贸易商和游客,成为当时诸侯各国的国际大都市、第一经济之城,无论是列国诸侯还是王宫贵胄都纷纷赶来参观,那盛况,大概就像今天的北京和上海。各国的普通小老百姓提起临淄来都十分向往,就像今天的人民想去纽约、华盛顿一样。

但是,物极必反,盛况下的后遗症也来了——正是因为齐国的政策不约束外族,齐国本土的国、高两家公族势力薄弱,而其他国家的人才不断涌进齐国,就在不断涌进的人才中,出现了一个让齐国未来发生天翻地覆的人的始祖——陈国公子完。

陈国的公子完在父亲陈厉公被杀,祖国一片混乱的情况下,投奔到了齐桓公手下。按照当时的国际惯例,这种情况属于政治避难,齐国有义务收纳公子完。齐桓公预备给公子完一个卿的地位,让他在齐国好吃好住免费玩着,等他祖国问题解决,依然可以回去做公子。但是,公子完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他认为自己是在避难,不该享受这种待遇,所以来到齐国后,他十分低调,情愿给齐桓公当小弟。齐桓公也不好强人所难,分封了一些田地给公子完,并让他做了管理百工的官,公子完也因此改姓为田。

最终,历史缓步前进,齐桓公去世,公子完也在齐国落地生根,齐国不复当初盛况后,终于被田完的后裔取代,到了战国,齐国的君主变为田姓,完成了周公姬旦的预言。姜氏齐国只传了二十四世。

鲁国按照周公姬旦的意思,开始任用亲人为主。传到鲁庄公的时候,发生了著名的庆父之乱,庆父是鲁庄公的亲弟弟,由于鲁国任人唯亲,所以庆父的官职及权力都很大,历史上著名的“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说的就是鲁庄公的弟弟庆父在鲁庄公死后,联合了鲁庄公的妻子哀姜发动的叛乱。庆父之乱持续时间很长,将鲁国内部弄得一塌糊涂,包括鲁庄公的二弟叔牙也参与其中,一连杀了鲁国好几个即将成为国君的孩子,最终鲁庄公最贤能的小弟弟季友也无能为力,逃亡去了其他国家,还是诸侯首领的齐桓公出兵协助鲁国平叛,这场庆父之乱才终结。

鲁国内乱平定,季友回到鲁国后,开始重新组建领导的团队。他首先做的,就是按照先祖周公姬旦的意思,分封庆父以及叔牙的后人继续为鲁国掌管朝政。虽然之前在庆父之乱的时候,季友一心想除掉两位哥哥,可是困难之后,亲人毕竟是亲人,还是按照鲁国一贯的“亲亲上恩”政策,加以重任。后来也就是他们三人的后裔,形成了鲁国的“三桓”,由于庆父、叔牙、季友都是鲁桓公的儿子,这些人都是鲁桓公的直系后代,因此他们被称为“三桓”。“三桓”骄横跋扈,赶跑了许多鲁国的人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是其中一个。

鲁国的思想观念和治国方针比较保守,在春秋历史的大潮流中,他们的国力越来越衰弱,再也挤不上一流国家的地位,只能在各国争霸之际跟着各个霸主混日子。齐国强大的时候跟着齐国混,晋国强大的时候,又随着晋国,过着墙头草一样的生活。鲁国虽然是姬姓家族传了三十四世,但始终没能抬头挺胸地生存,想起他们的开国君主周公的德行和能力以及跟周王室的关系来说,实在是太可惜了。

现在,再来看看周公姬旦和姜太公当初的那段对话,齐鲁两国的历史发展果然被他们预言对了,一个虽然当了霸主,却被人取代,江山改姓;一个虽然没有被取代,传世也比较久,但始终只在夹缝中生存,作为周王室最亲近的诸侯国,难免有些憋屈。

如此看来,周公姬旦和姜太公,可以算是中国第一例预言帝加毒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