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家族另一支脉中的赵旃[zhān]也想做晋国的卿,但卿的位置坑少萝卜多,论资排辈也轮不上他。于是,赵旃最先想到的也是前去挑战楚国,他也希望战争赶紧打起来,并且,也要让晋国失败。
赵旃以魏锜同样的理由来到了楚国军营中,在大营外,赵旃铺开席子坐着,一副谁也看不起的姿态,接着又派手下的人进去挑衅,楚庄王本是个好脾气,此时此刻也被气得暴跳如雷,赵旃说完话还没走远,不等战车准备好,楚庄王就忍不住自己驾着车子追出来了,要亲手杀死赵旃。
有了赵旃这样的破坏大王,战争很快就要打起来了。
其实,晋国军中也知道赵旃和魏锜的目的,大家都心知肚明派他们两人去做使者的后果,于是,赵氏兄弟中最小的赵婴齐二话不说,带着自己的部分军队跑到黄河边占着船只,只要稍有晋国战败的消息传来,他们的部队第一时间全面撤退。
此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楚庄王追着赵旃,赵旃拼命逃跑,晋国人看见后都去营救赵旃,而楚国人都跑去保护楚庄王,于是,磕磕碰碰中战争真的开始了,有点好笑,更让人有点措手不及。楚国令尹孙叔敖见状当机立断,命令三军前进出击,宁可自己靠近敌人,也不能让敌人逼近自己,于是,楚国战车奔驰,步兵奔跑,瞬间将部分晋军围困了起来,晋国本来就没打算打仗,中军和下军不由地四面溃败,乱成了一团。只有上军的士会早有准备,损失最少。
其他阵营中,赵婴齐得知战争打起的消息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带着自己的部队率先渡河逃跑去了。主帅荀林父看见军队乱作一团,生怕再待下去会死伤更多,马上派人击鼓大声广播:“大家快跑,跑去渡河回家,跑得快的人有奖!”三军统帅都说叫大家跑了,哪里还有人肯卖命?于是,大家一哄而上,都往黄河岸边跑。
到了黄河那边才发现,原来中军跟下军都在逃跑,而船只被赵婴齐弄走了一批,现在所剩不多了。此时此刻,中军和下军也顾不上对方是不是一国同胞了,彼此都抢着上船,十分激烈。先上船的人准备走,后面的人都用手拉着船不让走。紧急时刻,船上的人也顾不了那么多,抓着船不让走,大家都跑不了,不是同归于尽么?于是,船上的人不约而同地做出了一个举措——砍手!船上的人拿着刀出来一顿乱剁,扒着船的手全部断了,可就算是这样,后面逃命的人还是蜂拥而至,拉着船不让走,跟剁手比起来,毕竟保命更要紧。最后的结果是,船里到处都是断掉的手指头,随手一抓可以捧起来无数个。
这是黄河岸边的情形,其他战场上也到处都是晋国中军和下军的逃兵,于是,发生了相当有趣的一幕——晋国人在前面跑,楚国人在后面追,跑着跑着,晋国人的战车忽然不小心掉到坑里去了,怎么样也上不来,眼看着楚国的追兵很快就要追上,司机吓得浑身大汗。
果然,不一会儿楚国的追兵就赶上来了,按理说,此时楚军应该赶紧下车去抓晋国的俘虏才符合逻辑,可是,如果事情按照常理发展,这和普通战争就没区别了。楚国追击的人看见晋国士兵的马车陷在坑里出不来,竟然一个个跳下车去检测情况,一边发出技术性的教导:“你这样驾车不行,这样车子出不来。”晋国人愣了,没想明白这是咋回事。楚国人继续说:“我看,你们得把车前面横着的那个木头抽出来,车子才可以开出坑呢!”
死马当活马医,晋国人照做,果然车子出来了。楚国人露出救世主般的微笑,晋国人二话不说驾起马车就跑,生怕跑得慢了楚国人反应过来又要抓他们。结果,跑出去没多久,马车又出故障了,这会儿不是掉进坑里,而是马车根本不在往前面跑,而是原地打转。
楚国人在不远的后面看见这一幕,又追了上来,帮忙看了看战车:“兄弟,你们把那个大旗拔掉,再将车辕头上的横木丢了,这样车子才能走。”
有了上一次的经历,晋国人又照办了,果然,车子正常向前跑了。和上次一样,车子正常以后,晋国人驾车马车又跑了,不过,这次他们边跑边掉过头说了一句话:“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还是你们逃跑有经验的,知道逃跑的路数,知道怎么对付战车遇到的各种艰险。我们晋国不如你们啊,你们是逃跑中的冠军!
晋国人逃走以后,楚国人是什么反应,史书没有继续记载。不过话说回来,楚国其实比较强硬,前期打的都是胜仗,就算是失败也会拼死打到底,很少逃跑,所以,狡猾的晋国人说话还真是气死人不偿命。
另一边,赵旃低估了自己招人厌的程度,因为,他已经跑了很久,而每次回头看,不是楚庄王亲自驾着马车在追赶他,就是楚国的士兵仍对他紧追不舍,只好加紧逃命。跑出一阵后,赵旃忽然看见自己的哥哥和叔叔也在逃跑,跑得丢盔弃甲,战车也丢了,此时此刻,赵旃又想体现一番家族亲情,于是招呼哥哥和叔叔上了自己的战车,自己则在战乱中找了一辆被丢又不致残废的战车驾驶。跑出一段后,仍然甩不掉后面的楚军,赵旃只好把车子丢了,跑进了树林。如此一来,追击的战车要进入树林至少要花费一些时间。赵旃在树林里奔跑,忽然看见前面逢大夫驾着车也在逃跑,赵旃赶紧向逢大夫呼救,然而,逢大夫头也不回,继续赶马车。
逢大夫不是没听见赵旃的呼声,而是,他的马车满员了——车上还载着自己两个年轻的儿子。于是,逢大夫装作没听见,顺便叮嘱儿子别回头。可好奇害死猫,两个儿子听爹这么一说,本能反应地回过头去看,还跟逢大夫说:“赵老头在后面。”
逢大夫气得一口血吐儿子脸上,不回头,可以装作自己没听见,可儿子们已经回头了,还怎么充耳不闻?何况,按照等级算,赵旃还是他的上司。于是,逢大夫恼怒地对两个儿子说:“你们下去,让他上来,明天我在这里来给你们收尸。”逢大夫指着旁边的树,把两个儿子赶下了车。第二天,果然在原地找到了儿子的尸体,赵旃倒是躲过了一劫。
另一边战场,楚国的大将熊负羁活捉了下军大夫荀首的儿子荀罃,也就是荀林父的亲侄子,荀首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也顾不上大局,带着自己的部队就赶去救援儿子。来回战斗好几个轮回后,双方比起了射箭本领,荀首连发数箭,射中了两个重要的人,终于扳回了一点谈判资本。这俩人中,其中一个公子谷臣是楚庄王的儿子,以大王的儿子换自己的儿子,这筹码应该够了。
这场战争最后落脚地是邲地,因此在历史上被称为“邲之战”。但是……这还算战争吗?
《史记》原文:楚已服郑,欲饮马于河为名而去。楚与晋军大战。郑新附楚,畏之,反助楚攻晋。晋军败,走河,争度,船中人指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