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分布十分密集,一个山东境内,就挤了十几个诸侯,许多小国国君就相当于一个村长,大家都能看到这场流星雨,为何只有杞国人始终悬着心?
这还要说到杞国在春秋时期的尴尬处境。杞国在春秋时真实的操作,也确实让人无比操心。
上面说过,杞国从河南到山东,就和齐鲁成了邻居,到了新的地方,自然要结交好四邻——弱国可以吃掉,强国必须结交——于是,杞人首先和鲁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按春秋时期的诸侯朝拜礼,凡是结盟了的国家,每五年小国就要向大国朝见一次。于是,鲁桓公二年,杞人来了,带着自己独有的仪式感来了……《左传》记载:“秋七月,杞侯来朝,不敬,杞侯归,乃谋伐之。”
尽管杞侯按规则来朝见,但是他表现的很不礼敬,杞侯前脚走,鲁国马上商量着打他们一顿教训教训。从谋划到实施仅两个月,“九月,入杞,讨不敬也”,鲁国就打到杞国都城了。
《春秋》对军事行动有多种描述方法,比如有:克、入、伐、取、侵、灭、平、获,等等。此处的“入”字,按解读《左传》的大师杜预注解说,“造其国都曰‘入’,弗地曰‘入’。”意思是只进入了国都烧抢了一番,没有打别的地方。鲁国也就跑来教训一下杞人的不礼貌而已。
但杞人不懂了,我好好朝见你,你怎么派兵打我?无奈打不赢鲁国,只好在第二年继续低头,向鲁国寻求和平。鲁国以为教训目的达到,接受和平申请,过了几年,两国还缔结姻缘,鲁国嫁了一位伯姬给杞国。
看到这里,你会觉得,杞国人很懂事、很善于委曲求全保护自己呀。
可问题是,过了79年,鲁僖公二十七年,杞国依然我行我素表演了一次同样的操作:“杞桓公来朝,用夷礼,故曰子。公卑杞,杞不共也。”
这会儿鲁国已经换了四代国君,杞国的桓公到鲁国朝见,表现得还是不礼貌、不恭敬。一场觥筹交错下来,鲁僖公气得饱饱的,转身秋天就又去打杞国了,“秋,入杞,责无礼也。”
到底为什么,杞侯来一次挨一次打?杞人的不恭敬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这种细枝末节的事,史书没有记载,不过我们可想而知。
杞国虽是正宗夏人后代,算是华夏文明圈的一员,但一来因为夏礼本就和周礼不同,二来杞国所居住的地方靠近淮夷,久而久之也就沾染融合了一些当地的风俗习惯,于是,他们无论怎么行礼,一举一动,在鲁国人那里都含有不恭敬的感觉。
举个栗子,南方部分地区的人认为“窝心”是温暖的意思,而北方则认为“窝心”是表示很恶心人,如果杞人不断说,“鲁侯真是让人窝心啊”,鲁僖公听了会怎么想?
礼仪的不同,风俗的差异,造成了两国国君的话不投机。
杞国很莫名,愣是没有反省出问题的原因,只能一次比一次乖,在强邻环伺的环境里,永远跟着大哥、二哥、三哥们走。既要被霸主调度得东奔西走,参加各种联合国活动,又得小心翼翼侍奉周边的齐、鲁、莒等国,日子过得畏畏缩缩,很是辛酸。
生怕一个不小心,天就塌下来,只砸杞国这一方领土。
不过,杞人有幸熬过了春秋,在战国初年被楚国所灭。磕磕碰碰了多年的齐鲁都没吃到这块兔子肉,反而被老远来的狼叼走了。从此以后,杞人没空忧天了。
《史记》原文: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後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後,得东楼公,封之於杞,以奉夏后氏祀。……楚惠王之四十四年,灭杞。杞後陈亡三十四年。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