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超实用的妈妈情绪管理清单(1 / 1)

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发火,并不是因为他犯了多大的错,而是我们的心太累了。

当今社会对女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在事业上打拼,又要在家庭中承担起管孩子的主要角色。男人回到家一般是玩手机和打游戏,或者一边假装陪娃一边偷瞄手机。

涵涵爸在这点做得很好,只要他有时间,就会帮我看娃和做家务。但因为工作性质的不同,照顾孩子的任务大部分还是由我来承担。

昨天吃晚饭的时候,涵涵跟我说:“妈妈,你的优点是非常爱我,缺点是老跟我发火,你得注意下了!”

一句话把我给逗笑了,但也让我揪心不已,不禁引起了我的反思:因为忙工作、写公众号,再加上准备搬家,很多事情需要处理,我实在是分身乏术,火气也就跟着见长了。

其实,我一直挺注重情绪管理的,可一忙起来爱发脾气的坏毛病就犯了。所以,我特意把自己到目前为止了解到的关于控制情绪的经验和方法分享给大家。

01 降低期望值

想想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觉得只要健康就好,但随着小家伙渐渐长大,咱的要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而耐心却越来越少。因为我们总想着,孩子都这么大了,应该……

其实,“应该”后面的种种,只是我们对孩子的期望而已。当现实不符合我们的期待时,我们一般情况下会有所失望,累的时候就是怒火冲天了。

可是冷静下来想想,孩子才三四岁,我们小时候未必有他这么乖呢,然后就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于是,我们经常在发脾气——自责——发脾气这样的怪圈里周而复始着。

与其这样,倒不如降低期望值,扬长避短,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努力发现他身上与众不同的亮点,并及时给予鼓励,让亮点更亮,至于短板嘛,只要不阻碍人生的发展就好。

02 建立预期心理

自己带娃的妈妈对孩子都是很了解的。孩子在什么情况下比较乖,在什么情况下喜欢无理取闹。比如孩子犯困的时候喜欢胡搅蛮缠,肚子饿的时候容易脾气暴躁,等等,这些都是有规律的。

如果我们能够无条件接纳孩子的这些负面情绪,并在考虑过所有的可能性之后,建立预期心理,也就是做好心理准备,就不至于怒火中烧了。

为什么那么多孩子喜欢《大卫,不可以》里面的大卫?因为那不正是孩子自己吗。还有《别让鸽子开巴士》里面的鸽子——爱捣蛋,喜欢尝试各种新奇事物,把家里弄得一团糟。这就是孩子的天性呀。

如果突然有一天孩子不闹不捣蛋了,安安静静地依偎在我们的怀里,我们没准会更难受,因为孩子十有八九是生病了。

所以,看到孩子各种闹腾,我们忍不住要发火时,请静下心来默念三遍:“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孩子本来就是这样的!

03 用有趣的语言跟孩子沟通

每天晚上是妈妈们最容易发火的时候,因为工作一天,已经很累了,孩子还磨叽着就是不肯洗漱,我们肯定会绷不住。

其实,孩子不听话,很多时候是因为沟通方式不对。孩子都喜欢逗趣的互动和好玩的语言。比如涵涵爸喊:“涵涵,来洗澡!”涵涵直接回答:“不要!”我接着问:“涵涵,玩水不?”小丫头会愉悦地说:“玩!”

之前涵涵爸每次让娃刷牙,叫上八百遍也叫不到跟前,后来他现学现用,喊上一句“涵涵,爸爸帮你挤牙膏了啊”,孩子绝对会麻溜地跑过来说“我来挤”。

孩子最不喜欢听到“禁止××”“不能××”……其实,不光是孩子,我们大人也不喜欢听呀,所以现在公共场所的标语都换成了“请××”,而不是“禁止××”。

别再威胁或命令孩子听话了,我们不妨换一种孩子感兴趣的说话方式,沟通效果绝对会好很多。沟通无障碍了,我们的脾气自然就小了。

04 让不发火成为一种习惯

心理学研究发现,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二十一天,所以,一个行为或思想重复二十一天就会成为习惯,一种潜意识的惯性。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被惰性困扰着,懒得改变。

当我们下定决心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并制定了二十一天不对孩子发脾气的目标,不妨预设一个奖励:每天做到了就奖励自己一个贴纸,集齐二十一个就送自己一个心仪已久的包包或者其他物品。

二十一天之后,你会发现,温和而坚定竟然变得这么容易,因为它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当然,现实生活中很难坚持二十一天,但这种有意识的约束行为,的确会减少我们发火的次数。

咱们都是凡人,偶尔发火是正常的,与其自责,不如真诚给孩子道个歉。让他明白,你不是不喜欢他,而是不喜欢他做的这件事。

05 让家人管管娃

很多时候不是队友不给力,而是我们自己不肯放手。

前段时间,我周末要去上课,涵涵爸周末要加班,老家有事奶奶需要回去一趟。我的建议是,涵涵爸带着娃去加班,但他却认为我过于保护,不愿放手,明明涵涵跟着奶奶回老家是最好的选择。我们问涵涵的意见,她也想回老家。最后,我选择了妥协。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涵涵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依赖与黏人,没有妈妈在身边,她也能玩得很开心。

人生最重要的事便是开心快乐,其他都是细枝末节。当我们的心太累时,不妨给心放个假,排空一下不良情绪,这样才能愉快前行。

要知道,我们心底最真实的愿望以及最初的期望是孩子健康快乐。在做父母的修行之路上,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