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转战台湾,继续成长 绽放优雅:赵雅芝的人生轨迹(1 / 1)

《京华烟云》把姚木兰演到极致

“若为女儿身,必做姚木兰。”很多人迷上赵雅芝,就是从她饰演的姚木兰开始的。

《京华烟云》是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的经典名著,被称为当代《红楼梦》,描写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文明相互冲击的时代背景下,三大家族的兴衰史。可以说,它是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在林语堂先生心目中,姚木兰是最接近理想女子的形象。她大方、理性、宽容、坚韧、顽强又充满仁慈,简直堪称中国传统女性智慧的代表,从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女性是如何操持家务,处理困难,帮助一家人成功度过危机的。

1987年,33岁的赵雅芝在经过权衡后,最终接演姚木兰一角。她虽已不算年轻,却仍保持姣好的容貌,婀娜的身段,而演戏多年的经验,也帮助她在这部戏中,成功地塑造了从年轻到年老的姚木兰丰富多彩、曲折坎坷的一生。此时的赵雅芝经历过一段失败的婚姻,重新走入一段婚姻,为人妻,为人母,可以说,她在情感上已完成了天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因此对姚木兰的处境更能有感同身受的理解,也就不难想象,她演起这个角色有多得心应手。

林语堂先生之所以将女主角的名字取为“木兰”,寓意为外柔内刚。木兰小时候,在一次逃难中,不幸被人贩子拐了去。因缘际会,后被曾家救下,对她的救命恩人,姚木兰可以说是毕生尊敬,一辈子都在衔草结环。而在木兰找到她的亲生父母后,又在父母的要求下,对曾家多了一份顺从。可是她的悲剧,也从这里开始。

木兰的父亲姚思安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可能因为深受其父影响,姚木兰虽有自己的心上人,却最终没有反抗地按照家里的安排,嫁给了并无感情的曾荪亚。同时又因为她骨子里的顽强,嫁过去之后她并没有消极地认命,而是想用自己的智慧,让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也正是因为曾家父母看到了木兰身上的这种特点,所以才做主一定要荪亚娶了木兰。

在曾家,不管丈夫给自己多少难堪,她始终对曾家二老言听计从,孝顺有加。在她身上,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恩图报,深明大义。

木兰苦心经营着自己的小家,却无奈丈夫为了反抗这桩婚事,背着她找了第三者。面对丈夫的一次次挑衅,姚木兰内心自然是伤痛的,但她并没有仗着自己理直,就随便去大吵大闹,而是一次次淡定地用情感劝说丈夫回头,甚至不顾惜脸面,找到小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希望她能回头。可惜,这两个人非但不听木兰的劝告,反而用相爱来向她示威。木兰独自一人承受着婚姻破裂的心碎。一想到这是她放弃爱情换来的婚姻,如今却变得这样糟糕,心怎能不痛……

或许是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赵雅芝演起这个阶段的姚木兰,简直是手到擒来。那一颦一笑,一皱眉一落泪,皆把小说中对姚木兰的刻画捕捉得丝丝入扣。精湛的表演俘获了观众的心。

真正的隐忍从这里开始了。尽管木兰也曾想过放弃,但最终,她坚韧的性格还是令她决定包容两人的胡作非为。为了顾全大局,她答应了婆婆苦口婆心的请求,顽强地维持着这段破碎的婚姻,并竭尽全力唤醒荪亚浪子回头。

虽然,“宽容”这个词,我们今天都在讲它,但若真正做到宽容,却是极难的。宽容不但要求一个人要能从表面对别人客气,更要做到从内心深处接纳别人,甚至是接纳他们为人处世的原则。只有如此,人与人之间才能够和平相处,社会也才能够真正地和谐。

讲到这里其实可以看出,姚木兰身上这个“度”,其实并不好把握。演得太过,则显得不大气;演得不够,则显得不真诚。而赵雅芝很好地表演了姚木兰的坚贞勇敢,并且把容忍婚外情的一个度,演到了极致,多一分则过,少一分则不达。这正是她成功的地方。

《京华烟云》的时代背景,还不是很开放的年代,原著中说:“倘若当年有由男女自行选择的婚姻制度,木兰大概会嫁给立夫,莫愁会嫁给荪亚。木兰会公开告诉人说她正在和某青年男子热恋。倘若木兰的热恋发生于今日,她会和曾家解除婚约,但当时的制度还屹立不摇,她的一片芳心虽然私属立夫,但还不敢把这种违背礼教的事情坦然承认,同时,她对荪亚的喜欢,她也向来没有怀疑过,所以,对立夫的爱,她只能深深藏在内心的角落里。”于是,在电视剧中,姚木兰承袭了这个不够开放的传统,她身上流淌着的古老的传统美德,令她只能嫁给荪亚。

虽然没能嫁给自己最爱的男人,但姚木兰仍旧凭借一身的智慧,很好地处理了丈夫的婚外情,并且井井有条地打理着整个家族上下,获得了一致的好口碑。而她个人的幸福,也终于等到了。

这部剧获得当年的“金钟奖”最佳戏剧奖,赵雅芝也因成功地饰演了深具内涵的姚木兰一角,而被中国观众喜欢,甚至获林语堂家人称赞,林语堂女儿林如斯就曾说:“赵雅芝的姚木兰就是家父林语堂笔下的那个完美女性。”

赵雅芝版的姚木兰,是这部剧史上不可超越的经典。也是从这部戏开始,赵雅芝对演戏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她懂得一个演员,是应当要把自己深刻的人生体验融进角色之中的,因此,可以说,这部《京华烟云》是赵雅芝演技臻于成熟的标志。

《戏说乾隆》之真情沈芳

“山川载不动太多悲哀,岁月经不起太长的等待。春花最爱向风中摇摆,黄沙偏要将痴和怨掩埋……”每当听到这一曲《问情》,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一部戏《戏说乾隆》。这部戏是1991年赵雅芝与郑少秋合作拍摄的。

到这部戏,两个人在演技方面已经磨合许多,甚至对彼此性格、心性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赵雅芝在这部电视剧中,一共出现了三次,分别饰演沈芳、程淮秀和金无箴。三女性格迥异,且看赵雅芝如何分别诠释,抓人特点。

沈芳初出江湖,就怀着深刻的家仇,她对报仇有一种执念,性格倔强,爱憎分明。初相遇,四爷是在河边看到她打马经过,那幽然的身影,像一束兰花飘入他的眼底。兴许是赶路赶累了,她在河边抬手擦着汗,如此娇俏可爱,不需言语多形容一分。尔后,他们又在蒙古包巧遇,粲然一笑,他邀她一同走走;尔后,又在集市遇到,他笑着对她说句“好巧”……如若不是这种种的巧遇,或许两个人不会产生深厚的情谊。

四爷自然是风流不羁的皇家公子,而沈芳也是出自名门,养在深闺的天之骄女。一个独一无二,一个举世无双,在这正当好的年纪相遇,又共同看着正当好的风景,两颗心,越走越近。

可后来是什么拉开他们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只能天各一方呢?这要从沈芳的性格说起。她是小女儿的心性,心有家仇,但未必有国恨。她或许懂得男女情长,却不懂得世事沧桑。在她倔强的身体里,流淌着的是一股非黑即白的认知,连爱情在她眼前也是如此,爱便是爱,不爱便是不爱,哪里知道,其实很多时候,不是不爱,而是不能爱。

这种偏执,使她注定无法跟四爷共度一生。因为这个男人是属于天下的,心怀的也是天下。

如若不是因为一桩错案,她想必还是那个风光的大家闺秀,过着锦衣玉食不识仇恨为何滋味的逍遥生活。但出了事,她骨子里的血性也被召唤出来,她非要去弄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冤枉事,一股深深的恨意,令她顽强地等到了四爷出现在她的生命中。

四爷见过多少奇女子啊,可他还是被这样偏执的沈芳给感动了。他对她生出一股自然的怜悯与同情,姑且将这认为是爱吧,因为爱情的本质,就是有所牵挂。所以,他日夜兼程赶去承德寻她。

但当他明白她心里的冤情后,对她开始多了一层愧疚。毕竟,她这可怜的身世,竟是因他而起。默默付出所有去守候沈芳的四爷,终于感化了沈芳。那一夜,就着天上的明月,孤傲的沈芳对四爷吐露真情:“其实伤人最深的不是血债,而是情,血债有得讨,而情债却无从说起。”

说出这番话,她便是动了心。再看饰演沈芳的赵雅芝,一双眉目饱含春情,可因心底有心事,这眉目又多出几分犹豫,她真是将一个小女子的爱恨情仇,在那一刹那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四爷呢?他听了这番动情的表白,几乎就要对她说出自己的身份了。但他终究忍下了,因为他不确定,说出口之后,他们的感情是否会比现在更加复杂。

沈芳要四爷相助,帮她一起寻皇帝的血债,四爷爱到心痛,几乎是含泪答应。可当他给她答复时,她却不见了——原来,为了避免可能会出现的被拒绝,她先拒绝了他。这多像《东邪西毒》里的欧阳锋。可正是这一“逃”,也反映了她小女子的心性,因为爱到怕失去,所以主动放弃。真是傻乎乎,真到不能再真的沈芳。

可以想象,为何四爷会如此爱沈芳,只是因为他在她面前,感受到了那股自己早已失去的“真诚”!在沈芳面前,自己好像是一个满腹算计的复杂人,已经活得不那么畅快淋漓,沈芳就像一面镜子,照进他内心深处,照出他的脆弱。

沈芳终究是爱四爷的,可因为他的身份,这场爱,注定万劫不复。赵雅芝将一个心情复杂的江湖小女子,演绎得栩栩如生,她在四爷面前总是满腹的心事,但仍然由着性子对感情直来直去,一点都不做作。这份真,俘虏了很多网友的心:“沈芳,怎一个真字了得!”“沈芳说,桑间蒲上,两情相悦,这种事可以生死相许,高高提起,也可以淡然一笑,轻轻放下。她豁达,她洒脱,她‘不是那种要说法的俗人’,四爷对于她,应该是忘不掉,但放得下的吧。”更有人总结:“紫禁城不适合沈芳,大漠孤烟直才是好归宿。”

到最后,她终于还是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几乎是使出浑身的力气,她朝他刺去一剑,这一剑,不为置他于死地,而是要给自己一个交代,这么多年,她苟且地活着就是为了等这一天。而他呢,以手接剑,剑锋划破手掌,同时也彻底刺痛她的心。

好在沈封来了,她给了自己一个不必报仇的完美理由:报不了仇。但其实谁人不知,她心里根本就不想要报这个仇。

最后,她说:“我们以后都不会相见了吧?”不等他回答,她又说:“天涯海角我会记得你的,四爷。”

回到京城的四爷,坐在金銮殿提起沈芳时说:“我欠沈芳的。”——他不只欠了她血债,更欠了一份情债。

相见不如不见。

赵雅芝,演活了一个初出江湖的年轻女子,偏执,刚烈,就像十几岁时的我们。

《戏说乾隆》之洒脱程淮秀

在这部戏里,再次见到赵雅芝,是由她饰演的盐帮帮主程淮秀,侠肝义胆又柔情似水,身上既有不输男儿的豪气,亦有女儿该有的温柔。这样的女子,四爷当然会爱。

竹林初遇,程淮秀露得好身手,让四爷惊呼江南竟有如此英姿飒爽的女子;夜下救人,他又见识到她骨血里的侠肝义胆……如果爱是一场博弈,那么几个回合下来,四爷已是程淮秀囊中之物。

相比沈芳,程淮秀是心怀盐帮的大女子。她胸中不只有自己的儿女情长,更有盐帮的兴衰。她出身江湖草莽,发誓身许盐帮,纵然爱上了四爷这样雄伟的男子,也照样回一句“有缘自会相会”,淡定从容之间,有不拘小节的男儿气度。

在名园,他终于得机会见识到她的真面目,嗬,没想到竟是这样清秀迷人的红颜,那一刻,好感骤增。

她到底是怎样一个女子呢?凭着一身高强的武艺,一颗侠义之心行走江湖,她是答案,也是谜语。在旱湖,他故意要探她的虚实,与她谈起酒,没想到她侃侃而谈,令自己也无从出口。那一刻,他终于忍不住地向她表白。

可该怎么在一起呢?初相识他还只是一个四爷,可再相遇他已经是万人之上的皇帝,她知自己是断然不会进宫的。而四爷何尝没有想过他们的结局,在曹大人提议“进,淮秀进宫;退,相忘于江湖”时,他因为知道她的脾气,也只能叹息地说:“相忘于江湖,不好。”但他终究不能就此放弃,于是时时惦记着,要带程淮秀进宫,并且把自己贴身的玉佩相赠,作为定情的信物。

但这个女子太清醒了,她知道自己要什么,当她寻到京城,看到心爱之人就坐在高高的宝座上,她当即领悟:“眼前的四爷,已经不是在江南时的四爷。”最后分别时,她对他说:“皇上,你生于宫殿,长于宫殿,从宫殿出来再回到宫殿里。而淮秀呢,生于草莽,长于草莽,从草莽出来自然要回草莽里去。”是咬定了他们不管多相爱,也只能“相忘于江湖”。

他留在紫禁城,在雕梁画栋的屋子里继续做皇帝;她则回了江南,在腥风血雨的江湖继续当帮主。从此,“刘郎已恨蓬山远,更恨蓬山一万重”。

一个大气的女子和一个小气的女子当如何区分?功夫就在细节里,赵雅芝全演活了,甚至很多人因为程淮秀,也深深地爱上了秋官,以及故事里这一对未能成双的璧人——迷上秋芝,是如此猝不及防的事。

如果再看这部电视剧,想必此时已经长大的我,已能够懂得这一对璧人相互之间的心情。我们不该因为出生晚,而错过那个年代的一部好戏。或许只有认真体味,才能领悟歌词中所唱的“爱到不能爱,聚到终须散”,究竟是一种怎样无奈的心境。

忘不了盐帮大堂旁那送别的小屋,淮秀秀眉轻蹙,面带娇羞却目光坚定:“旱湖之约,终生不悔”;忘不了在京城街市上,四爷的失魂落魄,声嘶力竭地叫着“淮秀,淮秀”;忘不了告别之后,一个留守殿堂,一个相忘江湖,一段情就此结束……纵使帝王又如何?坐拥江山,万民敬仰,但他却得不到一份想要的爱情。

《戏说乾隆》之淡泊金无箴

金无箴,赵雅芝在这部戏的最后一个角色:聪慧、冷静、有胆识,柔软、正义、有心计,她有大家闺秀的举止谈吐,即便被抓到土匪窝也还是满口斯文;又没有死板的教条规则,不但能接纳土匪的存在,更能私下里交朋友,简直有些《神雕侠侣》里“小东邪”的意味。

在一个深夜里,已经做了皇帝的四爷来天牢看金无箴,他胜券在握地问了她几个问题,而她每个回答都让他意外。他没想到这个女囚,不但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还懂得世俗的道理。这一问一答,彼此的情感得到升华。但问着问着,更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她竟然对他说“不能说”——这个不能并非不愿,而是有苦衷。这样的回答,是有智慧的交流,也是有诚意的交谈。

这倒勾起了乾隆的好奇心,问她:“怎么才能讲呢?用刑吗?”她却又满不在乎地像开着玩笑:“不妨一试。”到此,乾隆彻底见识到这个女子的孤傲与坚持。

他走了,出乎意料地带着对一个女人的爱离开天牢。短短一个时辰的交谈,她已用智慧和美丽,打动他的君心。

她来到皇宫,甚至跟乾隆发生纠葛,也只是因为想要搭救岑九。虽然她喜欢皇帝,也深知皇帝喜欢自己,但她更清楚后宫佳丽三千,皇帝不可能只忠于一人。所以,如果不是因为岑九,她决然不会让自己留在深宫。

对于女人来说,究竟应该选一个爱自己的还是自己爱的?金无箴给了世人一个很好的答案。她太聪明了,聪明到知道乾隆因为喜欢她,可以饶她不死;而岑九却可以为她付出生命。两种程度的爱,她选了后者。

虽然岑九只是一个大字不识,粗鲁又不懂江湖规矩的粗人,但金无箴还是将他当作知己,就因为她“知世俗而不世俗”,既懂入世也懂出世,眼里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这样的金无箴,才是真正做到了潇洒。

那么,乾隆皇帝知不知道这点呢?他心思缜密,当然不可能不懂得。

说到底,岑九是为了金无箴才投案自首的,他的举动感动了金无箴,也震撼了乾隆。在这段爱情里,没有身份地位的悬殊,而只存在两个男人之间的较量。岑九可以为了金无箴舍弃生命,乾隆呢,走到这一步,胜负已定。

或许是考虑到江山社稷的稳定,或许是考虑到皇族的颜面,或许仅仅为了金无箴,乾隆最终释放了岑九。这一放,他明白自己也将彻底失去金无箴。

纵然金无箴这样心大的女子,也不敢选个帝王**人。她要的是江湖上的逍遥,要的是一份破釜沉舟的深爱。她与乾隆皇帝,注定只能是分别的结局。

值得探究的是,在拍《戏说乾隆》时,是赵雅芝主动要求一人分饰三角的,她说:“要么三个都演,要么就都不演。”这三个角色,她最喜欢的就是金无箴,理由是:“她没那么多心思,专心自己的刺绣,忠于爱情就选择了自己的爱情。其他两个,有太多无奈了。”

赵雅芝一人演活了三个角色,沈芳是“真”,程淮秀是“洒脱”,而金无箴是淡泊宁静。仅凭一己之力,赵雅芝将三个女性不同的特点完美地呈现在荧幕上,塑造出女子三种截然不同的个性,她的功力,实属深厚。更难得的是,三个角色分别“笼络”住三份人心:有人喜欢沈芳的敢爱敢恨;有人喜欢程淮秀的潇洒如一;有人偏爱金无箴的出世入世,宁静致远。明明是一个人演的,却能够有不同受众喜爱——这,是赵雅芝的厉害之处。

荧屏倩影,三花生香

《帝女花》,又名《乱世不了情》,是根据广东同名大戏改编而成,由赖建国执导,赵雅芝、叶童等主演的古装爱情电视剧。

该剧讲述明朝皇帝崇祯为六女长平公主选驸马,最终选中了左都尉之子周世显。孰料,其间发生政变,当周世显进宫时,只见遍地尸骸,公主下落不明……

赵雅芝在这部剧中饰演长平公主。在网上找出她当年的剧照来看,柔而不魅的眼神,优雅华贵的古典气质——不得不说,赵雅芝实在太适合公主的扮相。

这位公主,是位心高气傲的公主。不但长相颇美,性情亦十分坚韧。生逢乱世,国破家亡,又遭父王赐死,却仍然顽强地存活下来。赵雅芝以深厚的演技,将这种历劫九难十八劫的转变展现得很到位,又将公主对驸马的误会与深情,那种撕心裂肺的纠结,演绎得十分动人。

复杂、戏剧性极强的人物非常难演,要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间做足戏码。赵雅芝可谓是成功地塑造了这一角色。

正所谓“去国离乡整十年,于今衣锦返家园。采得百花成蜜后,香魂一缕上青天”。这是一个十足悲伤的故事。长平公主虽为女流之辈,却心怀家国。她早已决定在了却自己的心愿后,以身殉国,奈何放不下心中深爱的驸马。可她不懂,驸马早已看懂她的心事,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痛后,他的心中早无苟活于世的打算,于是决定与妻双双殉国。

到今天,对那场两人于洞房花烛夜殉情的桥段非常深刻。赵雅芝将一个走投无路不舍情郎却又淡定赴死的公主形象,演绎得活灵活现。一句“合卺交杯墓穴作新房,待千秋歌赞注驸马在灵台上”,将两人的感情道尽,也让身为观众的我们心碎。

印象中同样深刻的,还有任剑辉、白雪仙合作的《帝女花之香夭》,两位粤剧的老戏骨,将这段词唱出了低调而绵长的悲伤,令我第一次听的时候就爱上了。“泉台上再设新房,地府阴司里再觅那平阳巷。”双双赴死的情节,既看出公主的决心,也看出驸马的爱意,唱词铿锵有力、抑扬顿挫。

值得一提的是,叶童在这部剧中,首次女扮男装,饰演驸马爷。丰神俊秀的外貌,令人遐想。

最后,长平死了,她在自己的新婚之夜,自杀身亡。这是她的宿命——她是前朝的公主。赵雅芝演绎了长平十年的成长路,小时候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长大后是极度落魄为新朝廷追杀的公主,最后是死在自己手上的公主。三种完全不同的神态,她演起来栩栩如生,把握住了每个阶段公主所应有的状态。

《帝女花》是“三花”系列的第一部,在第二部《状元花》中,赵雅芝也有不俗的表现。

北宋末年,富商庄宝贵的原配梅芳和妾室巧珍,同时生下两个男孩。算命先生断言,原配梅芳的儿子以后乞丐命,妾室巧珍的儿子贵祥以后状元命。

妾室喜欢搬弄是非,将家里搅得鸡犬不宁。参将李沂的女儿娇红秉性聪慧,续弦李氏的女儿月娥嫉妒泼辣,两个人原本相安无事,却在李氏的挑拨下,不断发生纠纷,令乖巧的娇红受尽委屈……故事就在这庄家的两个男孩和李家的两个女孩之间展开了……

赵雅芝在里面饰演乖巧聪慧的娇红,她外柔内刚的性格也非常适合这一角色。叶童仍然女扮男装,饰演娇红日后的夫君。要是想看芝童经典组合的,这部剧当然不能错过。

《状元花》是“三花”系列中唯一的一部大团圆,两段姻缘啼笑皆非,是这部戏非常重要的看点。虽然是20年前的老剧,但剧情和对白却一点儿不过时,诸如大众食堂就是现在的自助餐模式,里面的很多设定也都很正能量,和现在的一些电视剧可相媲美。

因为是非常欢喜的节奏,所以这部剧看起来比较轻松。

“三花”系列的最后一部,就是根据《王魁传》所改编的《孽海花》。

南宋年间,忠臣都统王师松遭奸相崔贵陷害,以通敌叛国之罪被判满门抄斩。次子王仲平侥幸逃脱,逃难过程中幸得花魁焦桂英相救,后在桂英的帮助下,勤学武艺,要为王、焦两家报仇。两人日久生情,拜堂成亲。

仲平为报仇,化名王魁,后金榜题名与相国千金完婚。就在这时,桂英撞见仲平与相国女儿出游,几番误会对峙后,桂英终与仲平渐行渐远,最终对簿公堂。眼见情感无望,伤心的桂英跑到两人曾共同起誓的海神庙内,悬梁自尽……

叶童所饰演的仲平是这部剧里的悲情人物。自小身负杀父之仇,他活得并不快乐。遇见美丽而善良的桂英,黑暗的人生才绽放出一丝的光华。可是为了完成复仇的使命,他不得不离开妻子,去巴结更高的权贵。

可能是上天有眼,一举金榜题名后,他被相国的千金看上了。相国的千金并不知道他的打算,只是无缘由地深爱着他。可是桂英呢,一次次误会了他的感情,最终两个人对簿公堂。无奈之下,伤心的女子在当初两人发誓的寺庙,自尽身亡。

桂英死后,仲平的悲剧才真正开始。他从此活在难言的伤痛与恐惧之中,夜夜笙歌,纵情声色,用这种醉生梦死的生活来麻痹自己的心。然而,他却是孤独而绝望的,他痛恨命运为什么把属于自己生命里的最后一道阳光都夺走,这样想着,恨着,他终于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

倘若,因为桂英的出现,他能忘掉灭门的惨案,一门心思地厮守与桂英的小日子,或许,他的命运,就不会如此悲惨。

“三花”系列,是非常不错的电视剧,赵雅芝的表演也越发炉火纯青,芝童的合作,成为不可忽视的经典。其中,对手戏最好看的,便是这部《孽海花》。但很多观众不知道《新白娘子传奇》之前,芝童还有如此多的合作,想要回顾两人经典的,大可以看看“三花”系列。

风雨江山阿房女

对秦始皇和阿房宫的记忆,来源于上学时背诵的《阿房宫赋》。阿房女长什么样子并不知晓,直到看过赵雅芝与刘德凯合作的这部《秦始皇与阿房女》。

“公元前221年,嬴政初并天下,立为皇帝,分土三十六郡,东及朝鲜,西至临洮,南趋越南,北抵东辽,版图一统,底定华夏。”是这部戏的结局,又是一个红颜拦不住君王要称霸的故事。

忽而想起那首歌“爱江山,更爱美人”,但现实也有很多人,是更爱江山的。38岁的“高龄”,赵雅芝去演了一个玉质天成的少女。她拖着长长的红裙,自宫殿下方拾级而上,芙蓉面,柳叶眉,露出一抹娇嫩的笑——这样的美人,让众生失色。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在杜牧文章里出现的这个建筑物,名字叫作阿房宫。气贯长虹的背后,却流传着一段“阿房,阿房,亡始皇”的历史传说。

一切还要从邯郸街头那对“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少男少女说起。这对异国的男女,因为街头的一次邂逅,彼此为对方留下惊鸿一瞥的身影。那时的爱情,一如十几年前我们所能望见的天空,纯情而不掺一丝杂质,令人回味无穷。

如果嬴政一直都是那个不需要做皇帝的小木匠,那么阿房的一辈子,注定简单而快乐。可是,后来,在她进宫以后,她明白了。她的小木匠已经不复存在,或者说,根本从来没有存在过——那不过是少年秦王用来掩饰身份的一个托词。他现在的事业是要称霸六国,一统江山。再也不能像个无赖,围着闹着逗她笑。但她心头忘不了的,是那个儿时的伙伴,她也曾对秦王说:“在邯郸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都不曾离开过我的记忆。”

这段感情终是不被承认的。太后不喜欢阿房。阿房自己也在留恋她的小木匠。于是,这段感情躲躲藏藏,纠纠缠缠,终于还是分崩离析。她向往的是民间的欢乐,普通情侣的简单的快乐。而宫里的勾心斗角令她害怕,于是不得不出逃。她甚至想要嬴政忘掉自己,重新开始属于他的生活。

没办法,阿房知道自己生来不属帝王家,芸芸众生,她要的只是一个可以栖身的家园。38岁的赵雅芝,将一个年轻的采药女,面对爱情的那种纠结与痛心,演得丝丝入扣,十分逼真。很难想象她已为人母,对小女孩的爱情竟还保持着如此灵敏的反应,我想,或许是第二段婚姻滋润了她吧,让她面对爱情时,可以保持一份纯净的感觉。

而秦王呢,他的内心想必也很痛苦。统一六国是他的夙愿,和阿房相守一生也是。面对命运的安排,他只能要江山。但在他心灵深处,其实一直都深藏着一个小木匠的梦。在战场上,他曾放了一个曾经当过木匠的男人。看着他怜惜地拥着自己的妻子离去,他的眼里充满了悲悯,那一刻,他一定想到了自己最心爱的女人阿房!

可她最终还是死了。临别的时候,她对他说:“血路之上,尸骨累累,多我一个又何妨?”她的心思那么缜密,已经明白此时的秦国已是一辆不可阻挡的战车。纵然嬴政爱她,可自古江山与美人不可两全。与其说她的死是为成全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决心,不如说她是看穿了这段感情的无望,用死去寻求下一份感情的圆满吧。任她的男人多么渴望一展宏图,实现天下的统一,她始终都是那个渴望获得爱情,有自己小家的小女人。

诗经有云,“美目盼兮,巧笑倩兮”,这句话适合这部剧里的赵雅芝。